摘要:學生在學習階段除了學習書本上面的知識,還必須要學習德育全面發展。高中的學生們更是需要學習德育,他們正處于身心需要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對于他們德育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老師需要多加關注的地方。學生們的德育情操的提升離不開學校的長期培養,也離不開老師的耐心教導,更離不開學生們自身的努力。
關鍵詞:高中教育;德育教育;集體活動
德育教育通過實踐活動來加深學生們自身的道德修養和高尚情操,它是學生們個體的道德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源泉。只有把握德育教育的特性,加倍做好基礎的、客觀性的認真實踐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因此,我們應該通過引導學生們加強自我教育的方式來提升他們對德育學習的積極性。
一、 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基礎和原則
1. 高中學生們的德育教育要與他們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作為高中德育教育的終極目的不是為了建立一套所謂的道德學習理論課,而是要讓學生們學習的一種道德行為準則、道德規范,這是觀察老師的德育教育工作是不是成功的基本要素。也因此,如果我們希望了解某些人們的道德行為,就需要去分析人們產生這種道德行為的動機是什么,也就是人們需要什么。這種結果的條件是了解學生們的個人因素還要了解其家庭、社會因素。所以我們在關注高中學生的個人需要條件時,還要去分析他們這些需求的心理因素,通過掌握學生們的心理活動才能有效地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積極的思想道德規范。
2. 高中學生們的德育教育要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教育觀點相結合。道德教育的結果是協調人和人、人和事、人和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準則,是人們成長生活規范的必須要掌握的基礎技能知識。如今的高中學生們由于要迎接人生最重要的時刻,高考的來臨讓他們感到壓力巨大,從而降低了對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理論的實踐要求,因此他們對這些思想理論所蘊藏的科學性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理解相對比較淺薄,這樣對學生們來講,如何把先賢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轉化為自己的認識,并根據這些理論建立的個人認知就顯得有些不足之處。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應作為一個道德教育規范來講對學生們的道德、思想教育的有待根本性的提高,這對于他們有重要的學習意義。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不能靠死記硬背這些理論知識,而是要充分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科學方法來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 高中學生們的德育教育要跟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教育相互結合。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不僅包含了堅持實事求是、追求真理和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還包含了關于價值的人文精神。這些理論的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個人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與此同時還幫助學生們了解到馬列的世界觀是科學性的世界觀,并通過這個世界觀來了解其中對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對人類發展所起到的積極性作用,這就是要鼓勵人們敢于追求創新精神,創新才是硬道理,創新是鼓勵人們對提高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增強劑。
4. 高中學生們的德育教育要與學生們的情感生活相結合。在高中,老師應該把握時機集中性地對學生們加強德育教育工作,老師要有針對性的去教育他們。這就需要老師們的耐心和信心,當學生們遇到困難的問題和心中存在疑問時,老師要及時地想辦法幫助他們去解開心中的疑惑,讓學生們懂得怎么樣去做一個正確的自己,從而使他們形成一個全新的人生觀。在這樣針對性的教育之下,學生們的道德素質水平一定會有跨越性的提升。
二、 德育教育的實施和成果
1. 集體活動促進德育教育的發展。教育存在于活動中。精彩的校園活動對高中學生們的德育發展有促進加強的作用。豐富的活動可以實現寓教于樂的教育精神,鼓勵學生們多多參與其中。德育的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說客套話,也不能僅限于課堂之上,而是要讓學生們去親身體驗,去獨立完成。
2. 現實生活加強德育教育的成果。德育教育的特點是不僅在學校中有所體現,而在現實生活當中更是磨煉學生們的學習成果的好場所。在現實社會中,人與人的交往不僅體現在人的能力上面,還能從接觸中很好的展現出一個人的道德素養,這是學校課堂上所沒有的。只有讓學生們在社會中經過真實的實踐才會使他們的道德素養逐步形成,然后慢慢提高,才能真真正正地去改善和創造屬于他們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高中學生即將成長到成年人,老師們要多鼓勵他們走出課堂的搖籃,多去接觸外面的社會世界,只有經過社會環境的鍛煉才能使他們成為一個真正擁有道德教育的人才。
總之,學校課堂的德育教育只是德育之行的開始,老師和學校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德育環境場所,讓他們在學校學習期間把老師傳授的德育理論知識充分地掌握好,記牢了,才能在社會中精彩的展現,也只有在社會的磨煉中才能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素養,才能實現真正的德育教育水平。只有這樣才能讓老師的德育教育工作完成得更有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道致.淺析如何增強高中德育工作的實效性[J].時代教育,2013-11-23.
[2]周洵.淺談加強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實效性的具體途徑[J].亞太教育,2016-03-15.
[3]付廣娟.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的整合[D].東北師范大學,2006.
作者簡介:
楊喜,重慶市,重慶市茄子溪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