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在課堂中追求高效教學逐漸成為了教育教學關注的焦點?!昂诵乃仞B”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課堂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多元交流、發展智慧的生命歷程,應注意把握有效引入,有效引導,有效生成。這樣的課堂學習才會走向發展,走向高效之路。
關鍵詞:核心素養;全面發展;提高;追求;有效;高效教學
在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在課堂中追求高效教學逐漸成為教育教學關注的焦點?!昂诵乃仞B”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昂诵乃仞B”以培養“全面發展人”為核心,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從“傳授知識”轉變為“發展智慧”。
一、 有效引入是前提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的心靈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創設一個有效的、新穎的、獨特的導入,對于一節課而言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好的導入能激發興趣,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新知識的學習中,讓課堂教學變得更有效。
(一) 創設情境,實現高效教學
教學時緊扣教材重點創設問題情境,使整節課的教學內容都圍繞學生發自內心的想法去探索問題的答案,學生的學習就會變得主動。如在教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的《郵票齒孔的故事》一課。我的做法是:觀察實物引發思考,動手操作產生疑問。首先展示兩張不同郵票(一張沒有齒孔,一張有齒孔),學生觀察發現問題:有齒孔郵票和沒齒孔郵票哪個更方便撕開呢?動手操作引發探究:是誰發明的?怎么發明的呢?從學生的表現看,在觀察、操作和交流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出了自己的判斷,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了發展與提升。提出的這些問題,不僅讓學生更深刻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而且更好地了解文章內涵。這樣的問題引入才是有效的。
(二) 設疑激趣,實現高效教學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材料有內在興趣,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巧設懸念,以疑激趣”,促使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識,引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例如在教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掌聲》一課,在引導學生體會第一次掌聲的句子:“就在英子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驟然間響起掌聲?!毕纫龑W生理解“驟然間”是什么意思?再質疑:掌聲為什么會“驟然間”響起?順勢引導學生找到:描寫英子走上講臺時動作神態的句子“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是紅紅的?!蔽易魅缦略O計:A你們有過“眼圈紅紅的”這種經歷嗎?B從英子“眼圈紅紅的”體會到她當時是一種怎樣的心理?文中哪個詞能體現她這種心理?C英子為什么會猶豫呢?你能讀出英子的這種心理嗎?D引讀:在猶豫、害怕中,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生讀“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在痛苦、無奈交織中,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生讀“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步子和她的心情一樣沉重,但是在全班的注視下,她終于——(生讀“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像這樣抓住教學中關鍵性的問題,然后積極地引導學生思考,從而達到啟發心智,活躍思維,實現高效教學。
二、 有效引導是關鍵
語文課堂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形成與發展,應著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學生永遠是課堂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教師的有效引導顯得尤為重要。教師的引導貫穿整個課堂,精妙的引導可以促進學生積極的思維,甚至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最吸引學生的教學情節、語言,再現情境,讓學生深切體會、領悟作者的“景語”“情語”。例如教學四年級語文上冊《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課前,我先播放關于“維和警察”執行任務的視頻,視頻播放展現出失去親人后的哭天喊地,屋倒墻塌后的無家可歸的畫面,揭示了戰爭的罪惡,一幕幕的血腥讓人慘不忍睹。如此一段視頻,此時此刻,(師)我想呼吁:“制止——(生:戰爭),維護——(生:和平)”(師)這是一個在戰爭中,痛失了父親的中國孩子悲痛欲絕的呼聲:(生齊讀)“制止戰爭,維護和平”。(師)這也是無數個深受戰爭災難的人民的共同呼聲:(生齊讀)制止戰爭,維護和平。(師)這更是所有愛好和平、渴望和平的人的共同呼聲:(生大聲齊讀)制止戰爭,維護和平。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油然升起不要戰爭、痛恨戰爭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維護和平”的氛圍之中。
由此可見,通過“景語”“情語”的創設不僅是為學生營造了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同時更是為學生提供很好的展示平臺,能力得到鍛煉,也讓學生敢說、會說,讓學生走進文本。
三、 有效生成是根本
“生成性”是課程改革倡導的一個核心理念。“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是當前語文《課程標準》下一個十分重要的理念。那什么是“生成性課堂”?它以教學活動中師生間、生生間、師生與文本間,對話互動,交流彼此的思考和見解的多重組合。是教學環境的不斷變動和教師及時處理多種反饋來推進教學過程,從而構建起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新模式。如在教學《麻雀》一課,課文最后一句“獵狗愣住了,它可能沒料到老麻雀會有這么大的勇氣,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睆倪@句話中體會到什么?有的學生體會到獵狗被老麻雀的模樣嚇退了;有的學生體會到老麻雀的力量強大,不可戰勝;還有的學生體會到母愛的偉大,了不起。此時,(師因勢利導,促進有效生成。)追問:“有沒有這么一種可能,獵狗感動了呢?”頓時,課堂活躍起來。有的學生說:“獵狗感動老麻雀偉大的母愛,感動它拼死地救自己的幼兒?!庇械膶W生說:“獵狗忽然生起了同情心,不忍心去傷害它們?!痹诶蠋煹拿翡J捕捉和誘導下,學生的思維予以點燃,促進了課堂教學的“有效生成”。
總之,高效課堂是開放的課堂,快樂的課堂,智慧的課堂。要不斷地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著、快樂著、感動著、收獲著;讓學生在課堂上放飛夢想、張揚個性、形成能力。這樣,才能讓語文核心素養在教學中落葉歸根;這樣,課堂學習才會走向發展,走向高效之路。
作者簡介:
李小琴,福建省龍巖市,長汀師范附屬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