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支架”既可以是一種教學策略或工具,也可以是一種教學方法或手段。在教學中運用支架,可以促進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能力的發展,還可將新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新能力,其功能就是老師幫助學生加速地發展。
關鍵詞:數學課堂;支架式教學;教學模式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和探索學習更是被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學生不應是被動的旁聽者,也不是教師滔滔不絕演講下的只會順從的觀眾,而是主動參與的學習者和積極的建構者。所以,我們老師的職責不再是簡單的“傳道、授業、解惑”,而必須給自己角色的定位……所以,為研究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途徑,在教學中可以運用支架式教學模式。
一、 數學支架式教學模式的分析
(一) 支架式教學設計的策略
在上課之前,需要老師設計好相應的教學策略,用到的策略一般可分為:
1. 教學設計策略:教學設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環節,對教學實施起決定性的作用。備課時就應該根據學情、學法和教法分析以及教學大綱等,制定出合理的流程。
2. 教學肢體語言調控策略:上課過程中,光有老師的語言授課是遠遠不夠的,不光語言要抑揚頓挫,肢體語言也可以協助老師更好地講解知識點;合適、形象的肢體語言也能喚起學生聽課的興趣。
3. 學生興趣調控策略: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生發展數學智力的基礎,沒有興趣,數學的發展就很艱難。上課過程中,老師要積極調動學生聽課的興趣,使他們認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
4. 媒體運用策略:媒體也是教學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一種教學輔助行為。多媒體既可以支撐教學、豐富教學的形式,又可以使課堂的內容更加完整、生動,有助于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認識與理解。
5. 課堂實施策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利用好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更要重視支架的搭建,在課堂教授過程中還要根據學生的狀態及時調整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教學的有效效率達到最大化。
(二) 數學支架式教學設計的實施步驟
根據以上的策略分析,簡單歸納了數學支架式教學設計的實施步驟,主要分五大步。
1. 教學目標分析
備課時,要明確好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分清楚教學目的和教學目的。
其次,由于支架式教學下的數學學習實質是要求學生主動建構數學對象,故而必須充分了解學生,就是進行這節課的學生特征分析。學習任務可以為教學提供合適的起點,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和結構的穩定與否則有利于新知識點的建構的發生與穩固。剩下的非智力因素也會對教學效果產生重要影響。
所以,搭好支架的前提就是“備教材”和“備學生”。
2. 搭建支架
情景創設不僅僅要根據學習內容進行創設,還要創設好“任務”,等待學生的學習和操作??梢砸詫嶋H問題作為背景,從實際出發來設置情景,或者以學生認知結構里的矛盾沖突作為問題設置等等,都可以作為進入情景的方法,選擇合適的情景,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和聯想,喚醒記憶中的相關數學知識。
3. 獨立探索
在情景引入以后,老師利用不同種類的支架,激發學生進入學習狀態,使得他們沿著不同的支架攀升。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逐漸放手讓學生們在給定的時間內獨立探索,由于每個人的最近發展區不一樣,對問題的理解也不一樣,有個別學生發現困難時,老師可以適當的協助他們。這時,老師的作用是“主導”。
4. 協作學習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由于學生的數學認知水平參差不齊,學生的數學知識建構不僅要建立在自我的獨立探索基礎上,還要依賴于小組的合作學習。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啟發,使原來不一樣的意見會變得統一起來。協作學習的方式有多種,比如問題解決、自學討論、小組匯報、成果展示等等。如果學生們出現冷場或爭執,老師則要積極調控課堂和他們的情緒,保證課堂的順利進行。
5. 效果評價
數學課堂上運用最多的是小組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單元測試或學案、導學等,這是對支架式教學效果最直接的評價。課后,老師通過教學評價進行自我反思,反思實施過程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反思教學是否能提高課堂的效率,以促進老師的不斷進步和學生的發展。
因此,支架式教學要圍著之前確定的“主題”,并遵循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建立相關的概念框架,把學生的認知水平從一個階段發展到另外一個階段,像沿著支架一樣一步一步攀爬向上,最終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的。
二、 數學支架式教學模式的運用
如果所學的數學內容不易于教學,選擇合適的支架輔助教學引入新知識,幫助學生進入最近發展區。通過支架的支撐作用,學生的數學認知不斷提升,就可以穿越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常見的有情景設置。在構建過程中,搭建支架要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沒有他們的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就不能完成數學知識的建構,這是一個學習主動、體驗式的過程。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我們所需搭建的“支架”竟不相同。
重視支架的搭建就是為了在教學中突顯出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為了促進學生從實際水平轉化到潛在水平,為了教學的順利實施,為了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更是為了真正做到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教學的引導地位。支架的搭建在初等數學的教學中適用,同樣在數學的教學中更適用,因為可以搭建和專業相關的知識點,來凸顯數學為專業的服務作用,使學生能增強在專業領域運用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吳和貴,朱維宗,陳靜安.新課標下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的優化[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下旬),2007(3).
[2]Aaboe A.Episodes from the Early History of Mathematics[J].New York Random House and L.W.Singer.1964.
[3]佟元之.支架式有效教學的調控策略[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3(10-11).
[4]左廣蘭.最近發展區理論指導下的高中解析幾何教學[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7.
[5]單文經.教學引導[M].上海:上??萍冀逃霭嫔?,2003.
作者簡介:
姚玨,江蘇省溧陽市,江蘇省溧陽中等專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