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以及辯證能力還有待提升,同時缺乏一定的生活以及學習經驗,因此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之中難以真正地掌握數學學習的精神以及核心。為了能夠有效突破這一不足,許多小學數學老師開始站在學生的角度,真正地將生活與教學相結合,通過生活化教學來積極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個人的引導之下充分地發揮個人的想象力。本文立足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分析生活和教學的具體途徑以及相關策略,以期為落實我國的素質教育以及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途徑和策略
一、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作用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能夠為生活提供更多的服務,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之中必須要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有效結合,通過積極開展各種教學活動來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生活和學習情境,保證小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學習之中,在掌握一定學科基礎知識的前提之上充分地調動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參與積極性。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得我國許多老師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忽略了教學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最終導致學生無法將所學習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之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較低,因此許多學生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積極性。要想突破這一不足,小學數學老師必須要注重生活化教學,保證學生能夠實現學以致用。
(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涉及的內容較為簡單、教學難度較低,因此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之中,數學老師需要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主,保障學生能夠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結合本文的實踐調查可以看出,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以形象直觀為重要的思維特點,老師需要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之中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真正地將生活實踐與教學內容相結合,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生活化教學能夠以生活經驗以及生活實踐為例,真正地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結合,實現數學知識的客觀化以及直觀化,這一點對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好奇心有重要的作用。
(二) 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落實素質教育的過程之中,我國積極進行課程改革,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我國的教育事業面臨著機遇以及諸多挑戰。為此,小學數學生活化必須要注重生活與教學之間的緊密結合,通過常識以及生活內容的深入分析來鼓勵學生探索生活之中的各類問題,立足于已有的數學經驗尋求有效的解決辦法,真正提高個人的自主學習能力、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在實踐之中對各種數學知識進行有效的運用。
(三) 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水平為主,作為一門與生活實踐緊密相連的學科,小學數學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要求較高。其中生活化教學能夠立足于數學教學的實質要求,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操作的機會,將數學知識的傳授與各類生活情景相結合,保障學生能夠對現有的知識有一個更加感性的認識,從而在生活實踐的過程之中采取有效的方法促進問題的解決。由此可以看出,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
(一) 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我國素質教育對學生的個人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學生除了需要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之外,還需要不斷地提高個人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小學數學老師需要結合我國素質教育的核心以及內涵,真正地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突破傳統應試教育的桎梏,保障學生能夠結合日常生活的實質要求針對性地學習各類數學知識。
數學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實際情況,通過課后練習題的布置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水平,鼓勵和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習到的知識對各類生活之中的數學問題進行解決,通過這種形式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比如在學習物體長度、高度這一板塊的知識之后,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不同的量尺對家中的一些物品進行長度高度以及寬度的測量,這種布置課后習題的形式不僅能夠有效地對學生知識接受水平進行檢驗,還能夠保障學生對知識形成深刻的印象,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
數學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各類數學知識來更好地解決生活實踐之中的各類數學問題。因此要想真正地實現生活化教學,小學數學老師需要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通過課堂講授以及布置習題的形式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并在此基礎之上鼓勵學生參與第二課堂,在第二課堂之中提高個人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通過理論聯系實際來利用現有的數學知識解決實踐問題。例如,在學習與錢幣相關的知識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去菜市場,通過自主買菜的形式來了解錢幣的大小以及相互之間的兌換關系,這種在生活實踐中學習數學知識的形式不僅能夠有效地發揮數學知識的作用,還能夠讓學生形成深刻的印象。
(三) 注重生活情景的創設
情境教學作為一種創造性的教學形式,在實踐的過程之中受到了許多小學數學老師的好評,不可否認,生活情境的科學創設能夠有效地促進數學課堂效率的提升。在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之中,數學老師需要結合實際的數學知識,保障相關情境的創設能夠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效地鼓勵學生進行思考以及判斷。其次,生活化情境教學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讓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對各類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及思考,這一點對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課堂效率以及水平的提升有著關鍵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情境創設的過程之中,小學數學老師需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分析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思維水平,保障情境創設的科學性以及簡單化。
參考文獻:
[1]陳賢純.淺析在新課改背景之下如何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M].新課程教學,2013.
[2]張志勇.試論如何讓數學教學走進小學生的現實生活[J].教材教法研究,2009(24):106
[3]黃燕云.淺談如何創建生活化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D].數學學習與研究,2009.
[4]鐘燕.素質教育之中小學生的生活化教學的策略以及理論分析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8.
作者簡介:
張瓏,福建省南安市,南安市洪瀨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