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加強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英語專業素質、英語實踐能力及英語綜合能力,最終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推動高中英語教學發展,足以見得核心素養培養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提高和高中英語教學發展的重要性。對此,本文作者根據自己對核心素養重要性的認識,先簡單分析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然后簡要分析了核心素養在高中英語閱讀中培養的必要性,最后分析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核心素養的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培養策略
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發展過程中應該擁有并能夠幫助學生長期健康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必要品質以及相襯的能力,包含的方面比較多,有知識、技能、情感、價值等等多方面的集中體現。在最新《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有過明確指定,英語課程的核心素養要從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想品德與學習能力入手。同時也要求將核心素養的培育放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在英語教學中常用的方式叫做閱讀教學,像這種方式就可以作為全面提升高中學生核心素養的方式。
一、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對學生的英語閱讀要求低且目標簡單
通常來說,高中英語的閱讀課都是將重點指向某一模塊,對文章的理解只要求有一個大致、淺顯的認識,這也與教師課前布置的作業有關,學生閱讀文章時,都會去找與答案有關的東西,在課上也同樣如此,讀完課文,將問題解決,然后布置適當的課后作業,對學生閱讀量并不限定,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教師為學生安排所有的閱讀任務,在高三英語問題尤其突出,教師一切都在以高考為主,讓學生模擬大量的歷史考題,然后挑選歷史的閱讀資料,以此鍛煉學生答題的正確率。
(二) 英語閱讀課教學方法單一且模式化
第一,部分老師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對英語教材過于依賴,只是按部就班地進行閱讀教學,并沒有在現有閱讀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和創新,導致學生失去英語閱讀興趣;第二,學生自身的英語基礎能力有限,對于英語閱讀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難以解決,而老師也沒有具體的幫助學生解決閱讀中遇到的難題,打擊了學生的英語閱讀積極性;第三,老師沒有對現有的英語閱讀內容進行豐富,也沒有做好備課工作,導致閱讀教學中具體的解答學生所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影響了學生的閱讀主動性,同時還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及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 老師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第一,很多老師因受傳統教學模式——灌輸式及滿堂式的影響,使英語閱讀教學呈現出老師單方面的教學,學生被動式學習的狀況,影響了學生英語閱讀主動性和積極性;第二,部分老師出現“差別性”對待的行為,即對待成績優越的學生,態度很好,而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態度冷淡,打擊了部分學生的英語閱讀積極性,例如對待同一個問題,成績好的學生提問部分老師會詳細解說,而對于成績不好的學生則簡單說或直接不說;第三,并沒有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實際來制定具有針對性英語閱讀教學方案,導致所制定的英語閱讀方案不適用,其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四) 英語閱讀信息量和輸入量嚴重不足
英語閱讀與英語聽力和英語寫作是息息相關的,大量的英語閱讀不僅能夠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還能夠提高英語聽力水平和英語寫作能力,但實際英語閱讀教學中很多老師和學生并沒有意識到英語閱讀的重要性,所以只是進行了少量的閱讀,影響學生英語能力和核心素養的提高。
二、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的作用
第一,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學習動力,使他們的英語語言能力及閱讀水平都得到有效提高;第二,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專業素養及英語綜合能力,因為在進行核心素養培訓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英語閱讀能力方面的培養,還需要進行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等進行培養,故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第三,能夠使學生將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有機整合在一起,使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及創新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并陶冶學生的性格,使學生成為一個高素質人才。第四,能夠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的重視度,使學生能夠從更深的層次去理解英語閱讀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及思維能力等。
三、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措施
(一) 不斷擴展英語閱讀面
第一,老師要站在學生現有詞匯量和英語閱讀能力的角度,制定英語閱讀目標,并確定英語閱讀的范圍及方向,以保證學生英語閱讀的針對性及有效性,從而提高學生英語閱讀專業素養;第二,老師要在英語閱讀教材的基礎上,收集相關閱讀材料,并從閱讀材料中的重難點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以針對性地擴展閱讀面;第三,要盡可能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英語閱讀材料,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從而加強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例如,在對高中英語教材(人教版)《必修一》Unit 4 Earthquakes進行教學時,老師可以選擇世界具有代表性的地震高發性國家相關文章作為閱讀內容,如“我國四川”(Sichuan in China),并在收集相關資料讓學生了解地震中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如樓房坍塌、地面崩裂等,另外還需要講解地震中感人的事件(如豬堅強等),讓學生學習新英語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堅強面對困難的精神,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學結束后,老師還需要將關鍵語句羅列出來,讓學生學會使用這些關鍵句型,如That|which|who|whose引導的定語從句等。
(二) 指導學生將“英語泛讀”和“英語精讀”結合起來
第一,老師要引導學生先對英語文章進行大體的閱覽,并將閱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羅列出來,向老師提出疑問,以加深對英語閱讀內容理解的同時,幫助學生養成勤奮好學、敢于提出疑問的良好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第二,老師要鼓勵學生多閱讀自己喜歡的英語小說,并對小說中的具體情節進行了解,以精讀的形式來加深對英語閱讀文章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第三,要對學生的英語文章鑒賞能力進行培養,使學生在日常閱讀學習中找到自己喜歡的英語閱讀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英語思考能力,使學生的英語創新意識得到提高,最終整體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endprint
(三) 改進閱讀課的教學方法
1. 引進問題教學法
第一,老師要提前對所教學的內容進行了解,然后結合學生實際設置問題,并在課堂開始階段將問題導入,以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英語閱讀注意力;第二,在課堂上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實際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使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習新的英語知識,進而提高學生們的問題分析能力及解決能力,最終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綜合能力;第三,對于課本上好的閱讀文章,老師可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以啟迪學生的思維,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意圖和文章的思想。
2. 把閱讀和寫作相結合
教師在學生閱讀之后,再讓學生根據閱讀內容進行寫作,是一種很好的掌握閱讀內容和深入理解閱讀的方法。例如,在對高中英語教材(人教版)《必修四》Unit 5的主題是“Theme parks”,學生通過閱讀這個模塊的文章了解了“每個城市社區都有一個主題公園,主題公園能夠為社區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閑娛樂場所”。
3. 閱讀內容與實際相結合
結合實地考察是對閱讀內容的拓展學習。例如,在對高中英語教材(人教版)《選修七》Unit 2 Robots進行閱讀教學時,老師可以先利用視頻展示“機器人”以此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這篇文章,來實現對“機器人”的進一步了解。
四、 結語
說起教學的最終使命,我國著名作家葉圣陶曾這樣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句話道出了教學的真正含義,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同樣是這樣,要求教師借助閱讀材料,為學生灌輸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教學的真正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學習知識感悟人生真諦,懂得做人。知識最重要的不是一層層積累,而是借助知識的力量讓學生從精神上獲得提升與凈化。文章內容都是當代才俊與歷史先賢留下的寶貴財富,里面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做人的原則,學習精神、學習做人最后才是學習知識。讓學生全面發展就要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胡志清.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初探[J].才智,2017,(24):151.
[2]鄭丹丹.基于核心素養框架下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思考[J].知識經濟,2017,(15):109-110.
[3]李蕾蕾.探究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英語廣場,2017,(07):160-161.
[4]范愛筠.對于通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思考[J].海外英語,2017,(12):29-30.
[5]周牛美.核心素養在高中英語閱讀中的培養策略研究[J].英語教師,2017,17(10):112-115.
[6]章策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英語教師,2016,16(22):132-134,143.
作者簡介:
孟慶平,吉林省白山市,吉林省白山市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