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今天,高中數學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是能夠提升他們自身文化素質的重要科目,也是可以推動其進入名校的關鍵科目。所以高中教師要倍加重視,提高他們對于數學學習的熱愛與激情。利用微課這種特殊方式,減少他們在高中時期學習數學的壓力,將微課與課堂融合,使得學生提高自身數學素養,減輕有些學生對于高中數學的畏難和厭惡心理。
關鍵詞:微課;高中數學;深度融合
當下,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來說,可以用微課來創設教學情境,利用微課突破教學的重難點等。微課教學不僅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也為學生以后的自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微課與高中數學教學
微課課堂教學,教學效果顯著。微課,是時下非常流行的新型教學手段。微課在課堂教學中能大大集中學生關注度,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更加熱愛數學。用微課創設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欲望,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數學的探究過程中來,從而讓他們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樣做,符合學生對于數學的認知規律。并且這樣的學習能夠加深學生對已學知識的印象,使學生更能接受所學的知識,對所學知識也記得更加牢固,同時它還能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通過思維的改變,來啟發學生的聯想學習,只有這樣,對于數學的學習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達到我們老師所要求的教學效果。
例如,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集合問題講解的時候,可以在課堂上先利用微課,將集合的知識點為學生清晰地展示出來,以便讓學生更加熟悉與運用,把集合知識的重難點都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而且集合知識點是學生進入高中后所學習的第一個知識點,利用微課,可以有效地加強學生對于數學課堂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來鞏固學生對于集合知識的基礎和運用。通過微課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還可以加強他們自身的數學素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微課與創設情境
用微課來創設教學情境,通過情境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的學科,學生對其充滿了未知性,這樣使得學生對它充滿了畏懼心理。但是要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動力和興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就要求老師利用微課進行恰當適宜的情境創設,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積極性也就得到了有效提高。用微課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是一種理想的、正確的選擇,在微課的課件中,可以引入許多數學知識點。而在高中微課教學之中,老師還可以利用微課模擬真實的數學應用情境,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得到有效吸收。并且,微課模擬真實的數學應用情境,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課堂的教學引入到教學內容的正題上來,從而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動力,使學生能夠感覺到他們所學知識是有用的,也使他們感受到進步的快感,從而提升他們對于數學知識的獲得感。
比如,在講解立體幾何問題時,特別是剛開始講三視圖時,很多學生對于組合體的三視圖理解比較困難,或者對熟悉的立體圖形,通過不同視角去觀察時,三視圖有了很大變化。雖然老師用精確的語言描述了幾何關系,但是學生在沒有感性認識的情況下,無法想象相應的幾何圖形和相互關系。這樣的教學當然不利于學生空間立體的思維建立,以及空間概念的形成。但是,如果老師利用微課制作這些圖形的三視圖,再通過不同視角去觀察,通過感官認知,在白紙上建立直觀感性認識,就可以為后面立體幾何學習奠定圖形基礎。教師在進行立體幾何教學時,利用微課,通過微課中的多媒體手段來展示出一些立體圖形的各種關系,讓學生能夠真實感受到空間中立體圖形的存在,讓學生能夠清楚地明白點、線、面之間的關系。所以,微課能夠加強學生自身的數學素養,為他們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三、微課與重難點
數學教學課堂上,利用微課教學可以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手段,它有著清晰的教學思路,明確的教學目標,非常突出的教學重點。在之前課堂上,會出現學生聽不懂,班上安靜,全班陷入一潭死寂的情況,通過微課的教學,可以形象地描述學生不懂的、抽象的問題,能夠樹立學生作為教學的主導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攻克抽象的、學生不懂的難關,讓學生在課外的學習之中,積極地去預習、復習、鞏固。微課教學,能夠養成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同時,它也把教學中的重難點區分開來,方便各個擊破,利用微課程短小精悍的特點,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便于學生學習自己所不懂的問題。對于教師而言,選擇一些優質的視頻來促進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通過這些視頻開闊學生的認知范圍,展開素質型教學,擴展學生的課外知識,都是積極有益的。
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微課作為現代教學手段,已經深入到高中數學教學各個章節之中。所以說,若要體現學生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通過微課來提高他們對于數學學習的專注度,從而很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也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微課課堂,越來越多的師生正走在路上。
參考文獻:
于慶國.高中數學課堂利用微課進行高效教學的設計與反思[J].華夏教師,201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