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道亮
摘 要:新課標強調要實現有效性教學,初中數學課堂合作式學習是有效性教學的重要體現,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分析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此,文章以北師大版初中數學教學為例,具體分析怎樣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實現合作式學習。
關鍵詞:初中數學;合作式學習;實踐
初中數學課堂合作式學習是指教師結合初中數學課程內容和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讓學生以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來思考、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合作式學習方式是對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體現,是適應教育改革發展要求的一種表現,對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和學生數學素養有著重要的現實
意義。
一、創設合理的數學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引導下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為此,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比如在北師大版初中七年級下冊《摸到紅球的概率》的學習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以講故事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開始時,教師說道:“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了解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是確定的,但是也存在很多不確定的事件,下面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來說明不確定事件!保羅和賭徒賭錢,每人拿出六枚金幣,擲篩子,誰先取得三局的勝利誰……”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再比如學習北師大版九年級數學《一元二次方程根和系數關系》這一課的時候,教師首先可以列舉一些一元二次方程,之后采取競賽的方式來和學生共同計算方程根的和以及方程根的積。經過多次試驗之后,發現不管怎樣,教師都會比學生先說出問題的答案。其次,在學生心生疑惑的情況下教師順勢引導出這樣一個問題“在計算一元二次方程根和積的時候,是否存在一個快速的方式?”最后,教師讓學生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并以小組的形式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在討論的時候,教師需要對每個小組的表現情況予以相應的指導,通過指導讓學生有效解決問題。
二、教師擺正自己在合作學習中的角色
為了充分發揮出合作式學習對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作用,在開展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需要找準自己的定位。在合作式學習中,教師扮演的是一個組織者、指導者、評價者的角色。為此,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對自己的身份明確定位,為學生的數學學習留有足夠的空間、時間,從而讓學生在相對寬松的學習氛圍中開展有效的數學學習。比如在北師大版初中數學“三角形全等的判斷”的學習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組織作用,引導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進行思考、討論。在學生就某一問題開展激烈討論的時候,教師要發揮自身的正向引導作用,使學生通過自身探究來及時解決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三、明確小組內部各成員的責任和目標
大多數的初中生自制力較差,如果缺乏適當的監督很難發揮出合作學習的重要作用。為此,在開展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時候,首先,需要各小組成員明確自己的學習責任和目標,帶著問題積極投入小組合作交流、討論中。在開展合作學習的時候要求教師做好學生的分組工作,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人數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一般情況下,每組成員在2~4人之間。其次,小組的分配要盡可能保證每名成員擁有不同的學習能力,讓數學成績不理想的同學通過小組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讓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提升自己的合作精神。最后,教師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通過有效的引導加強各小組成員之間的團結合作,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留有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比如在北師大版初中數學“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的學習中,在給出兩個因式分解式子之后,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思考時間,思考之后組織學生就某一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說出自己對因式分解的想法,最后得出有關因式分解的結論。
綜上所述,合作式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實現了對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的革新,激發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充分發揮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初中數學合作式學習的實現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體現,對加強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發揮了重要作用,營造了和諧的師生關系。為此,在新課改的深入推進下,有關教育人員需要在深入分析合作式學習模式的基礎上,結合初中數學教學內容和初中生數學學習認知特點,將合作式學習模式有效地融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打造高效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王旭波.對初中數學互助式學習模式的探索[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3(11):11.
[2]紀海軍.初中數學教學課堂合作式學習有效性的探討[J].家教世界,2013(20):200.
?誗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