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偉
摘 要:初中階段本就是學生養成自主、探究、合作等精神的初步時期,而新課標對初中教師的要求正是培養學生合作能力,所以,在課堂開展小組合作,讓學生自主探究已經成為初中教學的大勢所趨,這也成為眾多初中教師授課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
關鍵詞: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實施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是讓學生以小組或團體為單位,共同為一個目標出謀劃策,齊心協力完成任務的過程。不管是成功后有名氣的人,還是沒有名氣成功了的人,他們的成功都不是一個人努力的結果,往往背后都有一個強大的團隊來支撐,可見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對于數學來講,這種合作精神更是不可或缺的。
一、過去小組合作效果不顯著的原因
(一)混淆合作學習和小組討論
所謂小組討論,就是學生在一起討論問題,各自表達各自的意見,在這個過程中正在思考的學生的思路受正在表達的學生思路干擾,這樣一來,學生自主思考的效率降低,自己的表達內容與前者沒有不同,每個學生的學習效率都比較低,這樣的課堂在表面看甚是熱鬧,好像每個小組合作得不錯,其實就像沒有規矩的軍隊一樣,非常散。
(二)學生之間沒有真正合作
體驗過課堂小組合作的人都知道,在讓學生合作探究問題時,總會發現,只有幾個同學善于發言,將自己組解決不了的問題與教師溝通,有些問題是真的解決不了,而有些問題是同組其他同學能解決,活潑的同學總是忽視這些同學,導致這些同學慢慢地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意見,所以,過去的小組合作實質是教師與部分同學的合作。
(三)教師沒有擺正角色
作為一名在初中進行過所謂的小組合作學習的人,深有體會,教師在這個過程的角色就是,在教室走來走去,每看到一個小組氣氛比較歡快時,停下來問問解決了多少問題或這個練習中有多少題解決不了,教師不能過于參與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過程,但是,也不能一點都不參與,所以,教師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要擺正自己的角色,要經常鼓勵學生,明白學生小組合作不僅是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也是學生與教師之間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
二、正確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一)合理分組、分工
合理分組就是根據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進行分組,還要根據班級總人數、小組有幾個人效率更好來分組,還要遵循取長補短的前提,這樣學習效率會很好,學生受益度更大;合理分工就是利用每個學生的長處來公平分配任務,讓小組中某方面薄弱的學生來學習,這樣就達到了利人利己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投影與視圖》時,有的教師會將這一章在一節課講完,如果教師讓學生結成小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這就能發揮不同學生的優勢,對投影預習得好的或感興趣的,就可以為其他同學講解,解決其他同學的難點,對視圖感興趣的同學,就可以告訴其他同學這部分自己是如何學的,也許會有兩部分都感興趣的,就可以補充別人沒有說到的點,這樣就達到了共贏的效果。
(二)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現在的孩子個個都是家長的寶,再夸張點就是“含著怕化了,捧著怕掉了”,從小的寵愛,讓學生形成“唯我獨尊”的思想,這時,就需要教師起到引導作用,通過積極開展戶外活動或體育課上的活動,來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并慢慢地將這種精神引導到數學教學中去,讓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體會合作精神帶來的益處。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勾股定理”時,a2+b2=c2,這個式子不難記,可是有些同學不能靈活運用,這時就需要教師和同學的幫助,一般來說,教師的講解比較古板,讓不能理解的學生更是一頭霧水,所以,同學接地氣的講解還是最有效果的辦法,這就體現了學生合作的精神。
(三)合作學習與生活事例結合
初中生對生活中的現象觀察能力已經達到了中級階段,將生活中的事例與合作學習結合起來更能讓學生接受,而且對于剛剛實施合作學習的學校來說,這種方法比一上來就特別認真嚴肅地跑去問學生什么是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步驟以及合作學習的注意點更有效率。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時,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就是正方形和矩形,在學習之前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一起發現矩形和正方形并總結矩形和正方形的特點,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可以提升合作學習的精神,與生活結合,讓學生在樂趣中發現合作學習的真諦。
綜上所述,更好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教師改變原來對合作學習的理解,慢慢地改變原來那種小組討論式的合作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讓小組合作學習與學生更能理解的事例結合,這樣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想必比原來的效果提高很多。
參考文獻:
[1]許梅.小組合作的方式使學困生找回了自信[J].中學教學參考(下旬),2010.
[2]李麗.如何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數學[J].軟件(電子版),2015(7).
?誗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