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敏
摘 要: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初中班主任對學生實施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徑,也提高了初中學生思想教育的針對性,使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得以提升。因此,加強初中生情感和心靈上的關懷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價值最大化的體現。
關鍵詞:人文關懷;心理疏導;思想教育
從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觀念來看,初中班主任實施以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為前提的管教方式,更體現了對初中生個體的尊重以及關懷,通過學生本身接受的方式和需求對初中生進行人文關懷教育指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主導意識、使學生能全方位發展。而心理疏導則側重于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教育,通過教師和學生間的溝通,來了解學生的思想活動和情感變化,將學生對班主任教育的抵觸降到最低,注重學生心理和精神的需求來給予學生幫助,進而使初中班主任對于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實施能夠更有效。
一、人文關懷和心理教育的疏導是傳統思想教育改革的關鍵所在
有關數據表明,我國相當一部分青少年有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而這種問題的起因也不盡相同,有的是因為家庭原因,父母離異,或者忙于工作疏于對孩子的管教,有的則是受互聯網信息的影響等因素造成學生的心理問題,而這些問題已經對學生的成長造成了很大影響,學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尤其是寄宿制學校,學生在校時間會更長,而這也說明了初中班主任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教育疏導的勢在必行。
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初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引導中學生的主體意識,加強學生主導性
初中生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的主要對象,而教師在實施教育的同時,要銘記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為前提,以相互平等的地位來進行教育指導,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借此來調動中學生在學校學習和生活中的積極性,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同時要關注學生從心理和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學生可以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主動發揮自己的長處,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體現,進而得到全面發展。
(二)加強學生心理疏導,使其能健康發展
中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力,但是每一個決斷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面對學生的心理問題,教師不能一味講大道理,而是要有耐心地進行心理疏導,借此來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和情感變化,面對心理問題較嚴重的學生要及時求助心理醫生,來進行問題化解。學校也可組織人文實踐活動,加強學生和外界的接觸,增強學生間、學生和社會間的交流,使得學生能健康
發展。
(三)始終秉承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實則以學生為根本,一切為了學生的利益和實際出發,這也是我國現階段構建和諧校園的一個重要目標,也是落實學校得以持續發展的最關鍵一點。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不僅僅是班主任在對中學生實施管教時運用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方法,還是對中學生人格的塑造,素質跨越式提高的表現。再者,班主任和學生間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是師生關系,還是相互的朋友。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和諧校園的構建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所以,中學班主任要有效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構建和諧校園,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勢必要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長期執行下去。
(四)幫助學生制定目標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確立目標,給自己一個定位。學生要對自己一學期的學習有一個計劃。很多學生對于定目標這件事覺得無所謂,有的覺得離中考還很遙遠。殊不知,中考成績也正是這三年來每一天的知識積累得到的一個結果,所以要讓學生重視起來。教師要幫助學生制定每一學科的近期目標以及遠期目標,并實時進行監督。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還可以對學生各學科成績都有所了解,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在心靈上感受到教師的關懷,使初中班主任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教育模式得以順利進行。
總而言之,人文關懷和心思疏導機制的構建,是初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關鍵,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機制的順利開展,對于學生的管理和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素質都有極大幫助,使學生能夠正確對待班主任的管教,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學會做人的同時能夠正確處理各種人際關系,最終成為高素質、高水準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歡歡.論人文關懷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報,2010,8(2):22-24.
[2]王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7(23):81-83.
?誗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