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進一步加強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本文通過對部分高職院校師生的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到大學生對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認同度較高,各院校對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緊迫性認識更清晰,在此基礎上,提出輔導員職業能力培養的對策,以期為今后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制定有關改進方案提供依據。
【關鍵詞】高職院校 輔導員職業能力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2-0190-02
習總書記指出,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1],是大學生與學校交流的橋梁,兼顧教育者、管理者及服務者的多重角色,是學生的知心人、成長成才的導航者[2]。輔導員職業能力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與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標之一。為此,結合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實際,設計編制了《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調查問卷》并進行調查,為輔導員職業能力培養研究提供有針對性的參考依據。
一、研究設計
1.對象
2017年3月-8月,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在蘇高職校中抽取10所學校的全日制專科生和輔導員發放調查問卷,共計發放教師問卷70份,回收70份,回收有效率為100%;發放在校學生問卷230份,回收217份發放問卷,回收有效率為94.3%。
2.方法
本問卷設計以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需求為主線,一方面通過調研理清了高職院校輔導員應該具備的核心能力范疇,另一方面從學生群體的立場調研,統計學生對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訴求。編制《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調查問卷》,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思想引導能力、心理健康輔導能力、學涯規劃和職涯規劃指導能力、就業和創新創業指導能力、社會實踐與服務社會指導能力及其他等九個條目。量表采用李克特五點法計分,分數越高代表能力越重要。
二、結果分析
有95%的被調查教師認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輔導員日常的工作重點,其次為學生發展指導能力,目前各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精力和時間主要集中于學生事務管理服務方面,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學生能力發展指導方面相對較少。由于輔導員隊伍建設體制的不規范,工作分配的不合理等原因,導致輔導員工作重點偏離學生需求,不利于大學生的能力培養。
學生方面則對學涯規劃指導、職涯規劃指導、就業指導、心理輔導、創新實踐指導以及思想政治引導幾方面表示出極大的興趣,輔導員有必要考慮學生的訴求和需要,以滿足學生能力發展為考慮的首要因素,有針對性進行能力進修。此調查結果將為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提供了數據準備工作。
三、對策建議
1.突出地位,強化隊伍建設
教育部對高等學校輔導員的職業能力有明確標準,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3。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引導始終占據輔導員工作首要地位。
首先,輔導員應該注重自身思想政治理論的提升。學習大學生思政教育方面的理論和方法,拓寬相關學科的知識儲備,有效地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其次,輔導員應該加強前沿思想文化的學習。順應社會快速發展,及時補充新知識,時刻了解熱點和焦點,保證用先進的思想和理念教育學生。再次,輔導員應該善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當前大學生都樂于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輔導員應運用好媒體技術和網絡平臺等新載體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更深入到學生心中。
2.關注需求,增強教育實效
根據調查,學生對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需求所占比例較大的是學業生涯、職業生涯的規劃以及就創業指導等方面能力。輔導員應針對學生的需求,重視和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一是引導學生制定正確的學業規劃。輔導員應該教育學生結合自身實際與社會需求,確定未來發展方向,制定在校三年內的階段目標和總目標。增強學習的主動性,為今后的職業生涯規劃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引導學生具備科學的職業規劃及就業能力。輔導員應該擴展自身職業規劃及就業相關的知識儲備,提升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能力,幫助學生發掘自身潛能,制定合理規劃,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實現職業目標和理想。
3.健全體系,完善機制保障
完善輔導員的崗位培訓體系。縱向形成崗前培訓、日常培訓和專題培訓等多層次、多類別、多形式的培訓體系,橫向開設一些就業知識、管理學、職業規劃學等課程培訓,促進輔導員職業能力的提高。支持輔導員參加生涯規劃師、職業指導師、心理咨詢師等日常工作所需的職業資格考試,鼓勵輔導員進行博士學位攻讀,全面提升輔導員綜合素質。
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和考評機制。將日常評價和年終評價結合,工作過程與工作成效結合,從個人評價、學生評價、同行互評、系部評價和學校評價出發,綜合評定輔導員的工作效能。學校也可根據此評價結果,建立獎懲機制,從制度上保障輔導員在工作中充滿積極性。
4.以賽促練,增強實戰能力
近年來,各地高校都紛紛舉辦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通過職業能力大賽來評估輔導員的綜合能力,也通過比賽相互溝通交流,促進共同提高,使大賽已成為提升工作水平和職業能力的新途徑。
大賽包括基礎知識測試、主題班會、談心談話、案例分析、主題演講等環節。基礎知識測試通常考察的是黨的基本理論、學生管理的規章制度、獎助貸知識、危機事件處理、心理及就業相關知識等,有利于提高輔導員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主題班會環節比的是班會課方案和現場輔導員的綜合能力,有利于輔導員提高組織策劃能力和整體協調能力;主題演講是圍繞演講主題組織材料,將個人工作中的思考和感悟展現出來,有利于輔導員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案例分析環節主要考察在工作中遇到的突發事件如何進行協調處理和思想教育,通過案例背景、關鍵點、解決方法和教育啟示等角度闡述對案例的思考,有利于增強輔導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談心談話環節是將平時工作中會遇到的問題情景再現,通過談話,認真傾聽學生給出的信息,對癥下藥,有利于增強輔導員的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endprint
學校通過搭建校外的輔導員職業能力學習交流平臺,采用以賽促練,以賽增能的方式,全面提高輔導員職業能力水平。
5.科學研究,升華理論成果
輔導員科研能力的提升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輔導員的科研能力提升了,工作的認同感和興趣也會增加,將更進一步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實現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
高校可以為輔導員搭建學術交流的平臺,按科研興趣建立學術交流小組,共同交流和討論,定期開展專項研討,發揮集體的智慧進行學術難點的攻克,并探尋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途徑。還可做一些應用型研究,開展調研,互相學習和督促撰寫高質量的學術論文。還可以組織一些有經驗、資深的輔導員與年輕輔導員形成團隊,進行相應的學術指導,開展科研方面的討論,相互合作,激發團隊合作力。
輔導員則應從自身出發,多參加培訓,鞏固基礎理論,完善知識結構,增強自身科研意識。注重將實際工作中積累的大量資料,用專業的學科思維,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拓寬研究方向,做出交叉學科類的研究,進一步提升理論深度和廣度。
在新形勢下,加強輔導員職業能力的培養工作,將有效促進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向職業化方向發展,幫助輔導員由事務型轉變為經驗型、科研型,整體提高輔導員隊伍的綜合素質。我們要清醒看到,輔導員職業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輔導員要強化學習,拓展綜合素質,在日常工作中積累經驗,進一步形成理論成果,學校輔佐以制度的保障和平臺的搭建,助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05.
[2]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3.
項目基金:2015年江蘇省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會專項課題《互聯網+背景下學生工作精品項目培育建設研究》(項目編號15FYHZD15),課題主持人:賈虹。
作者簡介:賈虹(1967-),女,江蘇無錫人,本科學歷,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工作處,高校教育管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學生素質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