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 要:如今的小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各門功課都要兼顧,所以優化美術課堂教學是非常必要的。針對目前小學美術課堂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對優化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優化;審美能力
近些年,小學美術教育作為審美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關注,但是要把小學美術課程教好,則必須注重對課堂教學內容、過程的優化和完善。大專的時候,我們在學校的安排下,在祁縣祁城小學實習了一個學期,這一個學期的實習使我對小學美術教學的現實狀況有了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教學優化的方法策略。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從外因和內因兩方面對優化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一、美術教學外在因素的優化
(一)教具的優化
美術教具應分為兩種形式:
1.筆、紙、泥塑等美術材料的運用
我在小學實習的時候,在課堂上第一次給一年級的學生用刮沙紙,記得他們好奇天真地問我:“老師,這是什么紙?”小手迫不及待地摸來摸去:“老師,這紙粗粗的怎么畫呀?”由于學生對紙的好奇,瞬間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方面需要教師與家長共同配合:一是教師必須經過專業的美術教育和學前教育,或是參加過這兩方面的學習培訓,具有勝任美術教學的能力;二是要提高家長對美術教學重要性的認識,這樣家長才能在美術學習或美術學習材料方面給予學生支持。
2.計算機等信息技術的運用
計算機、幻燈片、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形式新穎,清楚直觀,能很好地吸引學生。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集照片資料等方式,多方面搜集一些美術教學素材,通過計算機讓學生欣賞,開闊眼界,這對啟發學生的創造力非常重要。所以,教育部門和學校應盡量多配置計算機等信息技術設備,使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二)教學環境的營造
要提高美術教學有效性,就要注重營造恰當的教學氛圍,這些氛圍包括:美術教學的活動場所、美術教學設施、人文精神、藝術氛圍、和諧的師生關系等內容。
二、美術教學內在因素的優化
美術教學內在因素的優化是美術教學優化的核心和關鍵,主要包括提高教師教學的專業能力,科學運用教學手段方式,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等方面來實施優化。
(一)提高教師能力
1.豐富教學經驗
在實習過程中剛開始的幾節課我記憶猶新,美術課堂亂哄哄的一片,學生私底下的小動作等現象讓我束手無策,下課后與經驗豐富的教師交流。老師告訴我這種現象對于新教師來說很普遍,甚至從教幾年的教師都會遇到,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善于從學生的心理出發,通過科學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見,教學經驗對一個教師的重要性。
2.作品的評價意識
在評價學生作品時,不要將考試成績或某一次作業效果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對作品不要簡單地采用橫向比較,因為學生是有個體差異的。采用縱向的作業評價方式,能清晰地觀察學生不同時期的作品,了解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需要。要善于發現學生作品中閃光的表現,給予及時的肯定和指導,適當地采取鼓勵激發學生的興趣、積極性,幫助學生不斷進步發展。
(二)教學內容的優化
在實習的時候,一些小學美術課程由于材料的有限無法正常進行,尤其是一些高年級,水粉顏料、墨汁配備不齊全,家長認為花錢不如花在正地方,覺得沒必要買美術用品,在鄉鎮這種現象更嚴重。教師不能按照教材進行授課,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調整教學方案,對一些廢棄的材料進行再利用,如小碎布、樹葉、一次性紙杯、小塊的彩色紙等,并設計一些吸引學生的課程,多進行寫生課,如校園寫生等,以保證美術課的正常進行。
(三)教師素質的提高
1.提高道德素質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應具有基本的文化素質、教育素質,更應有作為教師基本的道德素質:熱愛學生、為人師表、嚴謹治學、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在實習時,聽小學美術教師的課,老師做了一個簡單的導入,學生看著書本上的實例臨摹著,亂哄哄的一片,學生一節課毫無收獲。美術方面的知識缺乏,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要不斷提高教師對美術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增強教師的責任感、愛崗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水平,堅定美術教師獻身教育事業的信念。
2.轉變教學理念
積極更新美術課教學理念,樹立素質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和教師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注重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與素質,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美術教育能夠增強學生的審美觀念,提高學生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創造美的素質和能力,從而培養高素質的學生,實現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陳衛和.小學美術新課程教學論[M].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8.
[2]陳海霜.突破常規,優化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模式[J].學生之友,2010(8).
[3]呂軼敏.讓情境教學“活躍”小學美術課堂[J].新課程學習,2012(7).
[4]王軼瓊.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美術課堂教學[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14).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