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驥
摘 要:品德與社會是小學階段培養學生道德與情操、幫助學生認識社會與生活的重要課程。通過相關課程的學習,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對社會進行了解,在與現實生活相對應的教學中,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能夠更好地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對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有效開展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工作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小學品德與社會;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傳統教學當中,品德教育的受重視程度相對較低,家長們將更多的視線投射到學生的文化課成績之上。隨著教學理念的改變以及社會的快速發展,品德與社會相關知識的教育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相關教師應當采用先進教學方式,積極引導學生開展相關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
一、讓學科教學內容緊密切合學生生活
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育目標之一便是要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讓學生保持樂觀的心態和積極的情緒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讓學生的道德品質能夠快速進步,身心健康地成長起來。因此,在品德與社會教學當中,教師應當積極聯系現實生活,讓學生能夠從生活當中對理論知識進行印證,提高學科教學工作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走進健康文明的生活》相關知識點時,教師便可以開展現實生活主題的學習活動。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讓學生講述學習和生活當中的故事,并將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或者自己曾經見到過的、聽說過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列舉。在這樣的活動當中學生能夠將自己的生活經驗充分地應用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活化的討論中更好地與書本當中的知識點相對應,印證知識點的同時,找出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例如,學生會列舉出一些上課說話擾亂課堂秩序、亂丟雜物等不文明行為。在對這些不文明行為進行總結和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將會發現很多自己并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便是體現文明程度的表現。學生對這些問題加以重視并積極改正的過程中便會逐漸形成文明觀,讓學生能夠進行自我反省并杜絕此類事件繼續發生,從而提高學生思想文明道德,實現教學工作目標。
二、讓課堂教學方法更加科學豐富多樣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長時間處于枯燥的機械式記憶性學習當中,使得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逐漸降低,甚至會讓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問題,產生一定的逆反心理。這樣的心理狀態會使得學生的學習狀態受到嚴重影響,阻礙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進行品德與社會教學工作時,教師必須要針對學生的興趣特點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造適合學習帶有趣味性的課堂學習環境。要讓學生能夠跟隨教師的引導積極開展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當中對教學內容進行感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教學內容,強化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向人民英雄致敬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便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些歷史資料,讓學生能夠清晰地了解到自鴉片戰爭以來我國一直經歷著怎樣的屈辱,要讓學生通過觀看資料更好地體會到現代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教師要在資料當中進行充分的對比,將當時的中國國情和國家實力與西方列強相對比,將當時的中國與現代中國相對比,加強學生對祖國強盛才能使得人民安居幸福的道理的認識,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要讓學生能夠更加努力地學習,為了國家的強盛和將來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三、綜合實踐活動充分發揮激勵作用
小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新生力量,所以在培養學生知識素養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更要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得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得到全面的發展。教師為能深化教學目標,需要組織多種主題綜合實踐活動。例如,教師為學生講授《地球真美麗》這一章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先要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同時教師要讓學生樹立起保護大自然的責任意識,讓學生了解到自然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組織學生保護環境,并對破壞環境的行為進行調查,并讓學生參與到社會公益活動中,積極參與保護自然的活動。教師可以組織環保活動,每年組織一次校園綠色環境保護日,讓每個班級在校園空地上種植一顆綠色植物,并以班級為單位進行保護,定期為綠色植物澆水施肥。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教學宣導,讓學生認識到自然的重要性,進而以喚醒全社會保護環境、保護自然的意識。同時教師讓學生積極參與各類實踐性活動,使得學生在動手中體會到植物生長的不易,從而能讓學生了解綠色植物也是地球的一員,更需要我們精心呵護。
新課程背景下開展的品德與社會,能讓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素質,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積極影響,同時教師使用各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用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能讓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成長發展中不斷地深化自己的德育素養,進而能讓學生做有紀律、有理想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
參考文獻:
[1]趙志華.淺談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93-94.
[2]佟和平.試論新課程理念下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教學實效性的提升策略[J].才智,2016(9):11-1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