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乾
摘 要:近年來新課程在不斷改革,教育模式和教育要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分層教育就是新課程改革要求下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接受能力各有差異,采用分層教育這一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關注到每個學生,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分層教育的實施有助于加強對每一個學生的關注。針對小學數學教育的分層教育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分層教育;小學數學;教育教學
因為每個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情況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同一個班級里學生的差異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在一個班級里經常會出現等級劃分的情況,如果采用統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就容易使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不利于整個教育行業的發展。新課程改革要求下,關注每一個學生成為新的要求,因材施教是必要原則?,F在新型分層教育模式是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學得輕松,進而喜歡上學習,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
一、對于分層教育的認識
1.小學教育實行分層教育的優勢和意義
因為小學生是一個智力等各方面發育尚不完全的群體,因此需要我們格外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施分層教育有利于老師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學生之間有了劃分以后老師可以針對快班采用特殊的教學方法,同時應該格外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每一個學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提高優秀學生的目的。針對學習能力較弱的慢班學生,老師應該給以鼓勵,充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相對簡單的、學生容易理解的教學方式來實施教學。分層教育有利于每個學生的發展,能夠讓學生培養對小學數學的熱愛,進而為中學階段的學習也打下堅實基礎,這是現在新型分層教育的意義所在。
2.正確認識分層教育
現在有一些老師對于分層教育有一些錯誤的認識,認為分層教育只是單純地通過考試成績將學生分為幾個等級,從而只關注優秀的學生,忽略中等和較差的學生,這是對于分層教育的錯誤認識。所謂分層教育不僅僅是成績的劃分,應該根據學生實際接受能力的強弱、學生的性格等多方面因素進行劃分,針對不同分層的學生設定不同的要求,這才是真正意義的分層教育。
二、小學數學教育的分層教學嘗試
1.將教學目標分層
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好備課工作,備課工作不應該只是備教學內容,還應該備教學方式、備學生。在同一個班級里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即使是學習成績差不多的一類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老師在備課過程中應該考慮好如何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更深入地理解知識點。學習的最高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感受學習的樂趣。作為一名教師在備課時應該考慮好講課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分層教育應該做好讓優等學生學得好,讓中等學生能夠學得更多一些,讓學困生愛上學習,這是分層教育的目標所在。
2.將學生分層教育
分層教育是將學習內容根據學生的層次不同進行分類?,F在主要的分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單一組,另一種是混合組。單一組是將同一層次的學生分為一組,比如優秀的學生為一組,這類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強,分為同一組內能夠互相學習,學習中等的學生在一組內除了相互學習以外還需要老師的額外指點,因為這類學生的基礎不是特別扎實,因此還離不開老師的指點。而對于學困生而言,將學困生分為一組由老師直接輔導,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混合組的優勢在于優秀學生幫助學困生和中等學生共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起到互幫互助的作用。
3.將課后練習分層
在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里,老師布置課后作業是沒有針對性的,只是單純地布置作業。分層教育模式要求下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該分類,應該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設定有層次的作業。有人提出這樣的建議: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想要的作業,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只有這樣才能將自己不會的問題得到更加充分的訓練,此外,老師還應該鼓勵學生自主完成作業,只有學生自己思考之后才能真正的有所獲,才能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數學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對于一般學生來說數學學習是相對比較困難的。數學代表的是人類思維方式。對于特殊的年齡階段的小學生,是否能夠學好數學在于是否對數學有濃厚的學習興趣?,F在的分層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緩解學生學習數學的壓力,因此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上擁有很大的優勢。分層教育能夠讓每一個學生都充分釋放自己的天性,優秀的學生學得更加扎實,更加喜歡數學,中等學生越來越喜歡數學,學困生能夠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分層教育在新課程要求下的發展是具有很大優勢的,對于每一個學生的未來的發展有很大幫助,對于未來教育事業發展也有很大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振俊.教育公平的微觀研究: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分層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0(26).
[2]王銀美.簡論數學課堂中的分層教學[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2(23).
[3]陳桂春.淺談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教學研究,2011(29).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