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娟
【摘要】文章闡述了中職學校“課前十分鐘素質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并將討論教學法運用到“課前十分鐘素質養成教育”的教學設計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實踐證明,“課前十分鐘素質養成教育”有利于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關鍵詞】課前十分鐘素質養成教育;道德品質;教學設計
2017年4月,新疆工業經濟學校基礎教研部主任牽頭完成“課前十分鐘素質養成教育探索”校級課題的立項工作。本人作為一名專業教師,參與到這項課題的具體實踐中,感到受益匪淺。下面具體闡述本人對“課前十分鐘素質養成教育”教學設計的思考及實踐。
一、“課前十分鐘素質養成教育”的重要性
本校學生年齡普遍較小,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大部分學生學習基礎較差,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學習興趣不高。面對這樣的學生,只靠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和管理,而其他專業教師只教授書本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就想把學生培養成道德水平高、技能過硬突出、深受用人企業歡迎的人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本人認為要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合格有用的人才,所有的教師就必須齊抓共管,對學生進行共同的德育教育。特別是課堂上前十分鐘的素質養成教育尤為重要,這樣的教育既能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又能讓所有的學生經常接受德育教育,從而形成良好的品德。
二、“課前十分鐘素質養成教育”的教學設計
討論教學法強調在教師的精心準備和指導下,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通過預先的設計與組織,啟發學生就特定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討論式教學的環節大致包括設計問題、提供資料、啟發思路、得出結論。下面列舉“課前十分鐘素質養成教育”中的兩節教學案例。
(一)教學設計案例一:不抱怨,一切靠自己——CCTV中國創業新生代榜樣崔萬志的成功之路
1.素質養成教育方向:抱怨不如改變。
2.素質養成教育目標:樹立不抱怨的積極心態,養成不抱怨的好習慣。
3.授課方法:討論教學法,即首先提出問題,觀看典型案例視頻,進行小組討論,談感想,做總結。
4.素質養成教育過程。(1)導入。認識抱怨。首先請大家想想有沒有每天抱怨的事情,這些事情有沒有因為抱怨而改變。最終同學們得出結論:事情并沒有因為我們的抱怨而有所改變。
(2)播放視頻案例。觀看《超級演說家》崔萬志演說主題“抱怨沒有用,一切靠自己”。當演講嘉賓崔萬志邁著蹣跚的步伐緩緩走上舞臺時,全場為他掌聲。舞臺上,崔萬志回顧了之前自己的人生。他就像一個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似乎生活也在有意給他更多的磨煉。面對曾經的挫折和痛苦,崔萬志抱怨過、迷茫過,但最終身殘志不殘的他戰勝了磨難和困苦。所有的一切,變成他成長中寶貴的財富和經驗。
(3)談觀后感,并討論怎樣做到不抱怨。看完崔萬志的勵志演講視頻后,請同學們談感想,并提出問題:“怎樣做到不抱怨?”同學們紛紛發言,大家都表示:“和崔萬志相比,我們所經歷的困難不值一提。”關于怎樣做到不抱怨,同學們總結如下:多和積極快樂的人在一起,自己也會快樂積極;學會感恩;轉換思維角度,對他人多一份理解和寬容。
(4)教師做總結。也許你認為上天對你不公平,但請你相信一句話:老天給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必定會給你打開一扇窗!改變你的言語,改變你的思維,你就能改變自己的人生,讓我們一起大聲地說:“抱怨不如改變!”
5.素質養成教育達到的效果。同學們看完視頻后,感觸深刻,有的學生甚至被崔萬志的故事感動得當場流淚,總體效果不錯,同學們都意識到“抱怨沒有用,改變自己,才能改變人生”。
(二)教學設計案例二:信義兄弟——孫東林、孫水林的故事
1.素質養成教育方向:誠信教育。
2.素質養成教育目標:言忠信,行篤敬,通過學習信義兄弟——孫東林、孫水林的故事,使同學們了解“誠信”的重要意義。
3.授課方法:討論教學法(同上)。
4.素質養成教育過程。(1)導入。提出問題:什么是誠信?并分小組進行討論。
(2)播放《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的感人事跡》視頻,同學們集中觀看。孫水林,孫東林(孫水林弟弟),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泡桐鎮人,建筑商。2010年臘月廿六,孫水林因查看天氣預報了解到雨雪封路的情況,所以決定在封路前從天津趕回武漢,給民工發放工錢。次日凌晨,由于路面結冰,孫水林一家發生重大車禍,五口人全部遇難。弟弟孫東林為了完成哥哥的遺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將工錢送到了農民工的手中,60多名民工如愿領到工錢,孫東林如釋重負。“新年不欠舊年賬,今生不欠來生債。”孫水林、孫東林兄弟20年堅守承諾,被人們贊為“信義兄弟”。
(3)談觀后感。看完視頻后,結合小組對“誠信”主題的討論,每小組派出代表談感想,做總結,最后得出大家對誠信的理解:誠信即誠實守信,就是實事求是,誠實做人,做事講信用。
(4)教師做總結。教師總結:誠信,是誠實守信的縮寫,也是衡量一個人道德修養的標準。如果一個人誠信,那么他將是一個可靠的人;如果一個人守信,那么他將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如果一個人誠實守信,那么他將是人上人。無論是在家庭中、學校中乃至社會中,擁有誠信就是決勝的王牌。
5.素質養成教育達到的效果。同學們看完視頻后,感觸深刻,課后每個人都寫了觀后感,總的來說,通過本次課前十分鐘教育,增強了學生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
三、“課前十分鐘素質養成教育”教學實踐效果
“課前十分鐘素質養成教育探索”自2017年4月份開題以來,在全校開展了大量有效的工作,涵蓋了所有專業。各專業教師如果精心設計,巧妙實施,課前十分鐘便會成為素質教育的大舞臺。如何充分利用課前十分鐘的時間,選擇合適的內容,采取恰當的方式,最終達到課前素質教育的目的,在實踐活動中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僅談談本人自身實踐的效果。
第一,“課前十分鐘素質養成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課堂紀律,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在后續課堂上能夠沉下心來認真學習,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
第二,有利于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學校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陣地,只要教師能夠把握住課前十分鐘,并采取適當的方法措施,不斷對學生的道德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懂得什么是善惡、是非、好壞,知道怎樣行動和為什么這樣行動,就會讓學生自覺地產生一定的道德行為,進而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祝展.討論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J].江西教育,2017(09):14-15.
[2]劉春艷.淺談如何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44):1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