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治國
摘 要:中學英語高效課堂的關鍵在哪里?這是教師平時教學經常探討的一個問題。每一個教師都想讓自己的課堂教學變得高效起來,這不但是一個教師的本職所在,而且是教育事業追求的一個更高目標。
關鍵詞:中學英語;高效課堂;體會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5-008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5.048
什么樣的課堂才算是高效課堂呢?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才是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無疑是課堂教學深化改革的又一沖擊,同樣也是困擾我們的問題。下面就結合我校正在實施的“345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淺談我在實際教學中的幾點粗淺認識。
一、我心目中的高效課堂
一節課高效的標準是什么?以前我還未深思過此類問題,現在通過實施“345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真正認識到一節課高效的標準。
1.“清”。一句話,堂堂要清,留下夾生飯就不是高效了,清清楚楚一條線體現教學味。具體表現為要做到“五清”:知識清、方法清、思路清、環節清、滲透點清。
2.“新”。我們在平時說的新其實不算新,真正新的內涵在于內容新穎和方法創新。新不是標新立異,而是新得引人入勝,新得有更多探討的價值。
3.“活”。尤其是作為一門語言課的英語,如果不活,就會死氣沉沉。“活”具體表現在教學方法要靈活,不能將一種方法一用到底,讓學生感覺不到語言課的體驗性。
4.“實”。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課都各有側重,“實”字說起來簡單,落實起來難。要想在課堂教學中實現“實”,一方面要重在方法的指導,另一方面要重在知識的落實,兩方面都不能放棄。
5.“奇”。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教法也是如此,一堂課同樣要做到設計要奇,教法要有價值,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實際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要在備課上下功夫
磨刀不誤砍柴工,備課是教師的一項常態工作,無論怎樣備,目的都是讓學生能夠接受教師的所授內容。備課,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備課要備在點子上。
1.備教材。就是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吃透教學大綱,對全冊教材有一個整體把握,知己知彼。也就是說,要從總體上前后聯系著鉆研教材,做到心中有數。二是鉆研教材本身。對教材的知識點,特別是教材的特點、重點、難點、作者的意圖,要做到心中有數。總之,要想課堂高效,就要吃透課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備學生。教師備課備學生,主要是要充分了解學生,對不同學生的情況要心中有數。對學生的情況了解得越詳細,備課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根據學生的學情,設計教學內容,按照這個設計進行教學,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3.備教法。孫子曰:“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教學方法不是固定不變的,講究的是教無定法。備教法時要注意幾條原則:
(1)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一堂課內容很多,重點的內容有限,若要面面俱到肯定達不到。怎么辦?首先要充分考慮重點內容的落實;其次,才能考慮難點的突破,否則,整堂課的教學內容就不能按照教學計劃順利地完成。
(2)設計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因素。光憑教師的講,是無法提高學生能力的。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要借助先進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否則,老師一味地講,就會影響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知識。
(3)設計畫龍點睛的講點。滔滔不絕地講,結果是學生不知老師講在何處,“睛”在哪里,該怎么“點”,備課的時候要充分準備。如,我在上八上第10單元sectionB的短文閱讀時,就把該閱讀的核心詞語和核心短語事先布置給學生,同時又把它當作重點講的地方。備課的時候,教師就要充分做好“點睛”的準備。
(4)教法上體現精講多練。講要點到為止,練要面向全班,尤其要傾向學習上較差的學生,不要因怕他們答不好耽誤時間,而應該給予他們練的機會。備課時,哪些內容由哪一類的學生來練,要考慮周到。
(5)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考慮進去。備課時,設計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在備課的時候,要提前設計哪一環節要利用多媒體設備,做到有備無患。
4.要備自己。可以這樣說,教師相當于一個演員。一旦進入課堂,就要立即進入教學的角色之中。比如,我教九上英語第6單元sectionB第一篇短文閱讀(主要講著名音樂家貝多芬月光曲一課)時,我自己讀了兩遍,然后放了貝多芬月光曲原版,讀結合聽,自己先受到震撼,接著把自己這份感受渲染給學生,要讓學生身臨其境,如見其人,教師自己首先要身臨其境,如見其人,這堂課上完后,師生都感到輕松,效果自然非同一般。
(二)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關注教與學的過程
如今的課堂高效光憑一張嘴、一支粉筆和一本書是難以實現的。互聯網時代,新型設備輔助教學已成為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手段,教師的教學理念也要隨著對高效課堂關注的重點而改變。
1.改變傳統的教法。新課改時代下的教師要積極接受新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推廣翻轉課堂,轉變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在課堂上教師大膽嘗試新的教法,鼓勵學生自主合作、獨立思考,教師善于與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
2.把課堂讓出來。在課堂上把時間留給學生,要給學生合作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學習和思考的過程。通過合作質疑,使其變“學會”為“會學”,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
當然,把課堂變得高效起來不是一句話就能實現的,也不是一堂課就能完成的。要讓課堂變得真正高效起來,就要做一個能長期堅持的熱心人。我們并不缺為高效課堂畫餅的人,而是太缺少對課堂教學實踐進行高效優化的人。
參考文獻:
[1] 鄧清波.淺談新課程下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J].海外英語,2010(6x).
[2] 黃曉飛.高中英語高效課堂之感悟[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