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虹
摘 要:信息時代,互聯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并對數學教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通過直觀的方式表現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使教學效率得到提升。
關鍵詞:互聯網;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5-01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5.095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數學教學內容與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使小學數學課堂變得生機盎然,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為其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引領學生走向成功的階梯,有了興趣,才能促使學生不斷進步。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主觀能動性得到發揮。教師要改變傳統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開拓學生視野,滿足他們對于數學學習的心理需求,從而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最終實現數學學習水平的提高[1]。
學生之所以對數學學習感到吃力,是因為數學學科本身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而言,學習起來更加吃力。這種情況對于學生數學水平的總體進步極為不利。為有效改善這一情況,教師應充分發揮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勢,打破數學課堂固有的局限性,以嶄新的課堂面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置身于五彩繽紛的數學世界中,使其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有助于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
例如,在學習“認識圖形”一課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為學生放映各種圖形的圖片,使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對圓形、長方形以及正方形等有一定的認識。這樣的教學形式,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視覺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當中。
二、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開拓學生的視野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將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相關聯,并讓學生通過自身的不斷探究,使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得到解決[2]。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的視野得到開拓,增長學生的見識,使學生數學學習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出現,為學生的數學教學提供了良好的輔助,為數學教學提供了便捷與方便,教師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找到學生所需要了解的資料內容,提升了教學效率。并且,教師可以提煉出資料中的精華知識,在數學課堂中與學生分享,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視野得到充分開闊,最終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
例如,在學習“圓”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在網絡中搜索出有關祖沖之與圓周率的知識,讓學生受到良好的熏陶,感受數學知識的奧秘,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激發,視野得以開闊,增強學生學習的決心,促進學生學習觀念的轉變,讓學生進行有目的的學習,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互聯網信息技術有利于為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自由馳騁,從而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發揮。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實現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讓學生的思想碰撞出火花,進而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能夠獲得成功的體驗,促進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提升[3]。課堂教學是教師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互聯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改變傳統數學課堂的枯燥狀況,使小學數學課堂變得趣味十足,提高學生的主動探索能力,進而使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學習“角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在組內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究。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探討,使其學會傾聽,學會交流與互助,最終使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四、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由于許多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若教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不但會破壞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使數學課堂變得極為枯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讓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直觀的方式展示出來,為學生的數學學習鋪設好道路,提升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參與性與積極性,讓學生對于數學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提高。另外,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指導,讓學生走向一條正確的學習之路。教師要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學習,感受到數學學科的魅力,從而發揮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
例如,在學習“圖形的運動”一課時,對于其中抽象的數學概念,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直觀的知識,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此過程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進步,使學生獲得全面健康的發展。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地降低學習難度,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提高,使教學效率得到提高,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將互聯網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結合,不斷創新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與進步,最終發揮出互聯網信息技術對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 林艷清.淺議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策略[J].吉林教育,2016(33):123.
[2] 周義元.互聯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15):177.
[3] 趙歌晨.小學數學教學中“互聯網搜索”的運用[J].成才之路,2011(35):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