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人本主義應用在數學教學評價中,意在解決數學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如教學中的即時評價、學生作業的評價、學生評價以及試題評價等,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教學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教學評價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謂的人本主義主要是以讓學生的學習以自由為基礎,讓其在一種寬松、沒有威脅的環境中進行有效的學習。并且人本主義提出學習的動力應該來自于學生本身,學習應該讓學生的行為、個性以及態度都要發生變化,主張讓學生內發的進行學習而不是外部的強加行為。因此本文就對人本主義在數學教學中的評價運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人本主義;數學教學;教學評價
近些年來,在教學活動中有關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贊賞教育”一直被提倡,然而有些老師片面的把甜言蜜語當作鼓勵,把蜜語當作呵護,使數學課堂互動失去了實效性,學生變得麻木,那么什么樣的交流與互動才能使我們的數學課充滿活力,學生變得更加積極呢?人本主義認為,每個個體都具有無限的潛能,在合適的氛圍和情景下就會被激發出來,教師要努力創造一種“真誠一致,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同理心”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成長。這樣的課堂氛圍,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問題的思考以及對數學的認識等,能幫助學生糾正錯誤、能指導學生思考、能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通過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實現思維上的碰撞,情感上的溝通,學識上的提升,從而讓課堂教學因評價而美麗。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采取多種有效交流方式,適時地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支持和鼓勵,使我們的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的興趣,感受到自身的自我效能感,真正地愛上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堂應立足于學生“全面發展”和“終生發展”,“發展觀”是數學教育理念精髓之所在。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為要積極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努力尋找評價與數學互動相長的支點,竭力營造學生發展的可持續性學習的評價環境,引導學生以健康的心態、發展的眼光看自己,以自信、欣賞的眼光看世界。在“以人為本”的思想指導下,積極關注學生,發現和欣賞每個學生的優勢和特長,給予贊賞,使其感受被關注和支持;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不足,引導其成長。在教學知識的過程中,應時刻關注孩子情感和心理的變化。教學評價語言應該充滿激勵,充滿人文關懷,真正關注學生。
興趣是兒童情緒化的世界,調查數據表明:小學生從喜歡某位教師到喜歡這位教師所教學科,進而在課堂上表現出最佳心理狀態。學生對數學課的熱情程度關鍵是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在課堂上盡可能減少教師的規定行為,只要學生是圍繞學習的言行,教師都必須給予鼓勵;教師應善于發現學生的學習個性,加以引導和發展,避免學習過程公式化;算理融入生活情境并兒童化,克服單調枯燥;把抽象的書本內容形象化,枯燥的練習游戲化;進而在課堂上表現出最佳心理狀態。讓學生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感受到學數學是生活的需要。變“要我學數學”為“我要學數學”。
一個好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運用生動的評價方式,教師應用親切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語言要生動、巧妙,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使課堂內生機勃勃,如沐春風。如我在一年級《找規律》一課的教學時是這樣評價的:
……
師: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能不能自己創造出規律?
生1:□△○ □△○ □△○ □△○
師:能用圖形表示規律,你的想象力真豐富!
生2:××× ┃ ××× ┃ ××× ┃ ××× ┃
師:節奏感明顯,你很有音樂天分!
生3:336 336 336 336
師:真好!能用數字簡潔地表示規律。
……
從以上的教學案例中,我給予學生的評價就是多元智能理論在課堂評價中的具體運用。這種積極而客觀的評價,非常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增強學生的自我認識。對于生1,我側重的是對于學生自然觀察智能的肯定;對于生2,我側重的是對于音樂智能的肯定;對于生3,我側重的是對于學生數學智能的肯定。在看似平凡的口頭語言的評價中,體現的卻是評價標準的分層性。確立“分層多維”的評價標準,是課堂評價促進學生差異發展的重要前提。
以往在課堂上經常會聽到“不錯”、“很好”、“再想想”,“你能比她還好”等等這樣的評價語言。的確,有一定的激勵性,但久而用之,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無法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認為課堂上的評價不拘于一種形式,它應因人而異,因課而異,因時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教師通過創造性的對學生進行評價,可以使學生都得到學習成功的滿足,能提高學習的興趣,能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真正讓課堂評價語言發揮氣度。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生動的評價語言會使學生興奮不已,同時課堂氣氛也會異常活躍。即使學生的回答有問題,只要教師運用巧妙的評價語言加以引導、幫助,不但避免了學生的尷尬,還維護了他們的自尊,學生在糾正錯誤的同時,還會更有信心地投入學習。
總之,人本主義提倡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讓我們本著“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理念,關注學生,用愛心對學生真情的、正確的評價。一切為了學生,只有把“以人的發展為本”的理念真正融入到教學中,融入到互動交流中。關注學生,真誠關懷,才能促進數學教學充滿生機,教師應本著內心深處對學生的愛去營造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堂生活,激發學生的潛能,使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成為數學課堂上的陽光雨露,撒進孩子們的心田,讓孩子們得到心靈上的點撥,讓小學數學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和無限的生機。
參考文獻:
[1]傅欽志.人本主義視角下中職數學教學評價的探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0(22):46-48.
[2]周明遠.人本主義視野下的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策略研究[J].時代教育,2014(12):100.
[3]張惠源.人本主義教學理論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投資,2014(A19):464.
作者簡介:
張文英,山西省臨汾市,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玉峰街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