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時代下,教育的發展方向與互聯網的發展方向一致,因此,微信在教育領域中的運用也漸漸廣泛,本文以微信中的微課程為例,探究微信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運用,以期可以通過以下分析,為初中班主任開辟新的德育途徑。
關鍵詞:微信;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
微課程即“微式課堂”,是微信中的一個功能,應用于初中德育工作中,也不失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其利用互聯網打破時空界限的能力,讓教育不再拘泥于面對面的方式。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微課程已經在課堂教育中扎根發芽,并呈現出一派盎然生機。
一、 微課程的產生背景
(一) 現代教育理念的發展
現代教育理念要求做到以人為本,微課程是專門為學生量身定做的一類新型的教育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
計算機網絡的不斷發展,以微信為代表的即時通訊軟件大行其道,這也為微課程的產生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三) 社會教育資源壓力越來越大
隨著我國人口越來越多,教育資源越來越少,傳統的課堂教育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微課程的產生,一定程度上也是為彌補傳統課堂教育的不足。
二、 微課程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應用原則
(一) 可擴展性——微課程內容實時更新
微課程內容不同于傳統課堂內容,它可以以視頻的形式存儲在后臺服務器內存中,不僅不會丟失,還可以實現實時更新,如果班主任不滿意自己的教育視頻,可以選擇重錄或添加新的內容,最終的展示結果仍不會影響正常的工作。
(二) 實用性——以開展德育重難點工作為主
微課程要以講解重難點為主,在初中德育工作中,重難點往往非常集中,此時班主任就應該做好總結和歸納,將德育工作劃分為小的單元,逐一剖析工作重難點,同時,班主任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教育工具,在微課程中加入圖片和視頻,使工作內容更加直觀、形象。
(三) 適應性——可適應不同的德育內容
初中德育工作中,每一節課的課堂內容都不相同,側重點也不相同。微課程作為一種統一的教育形式,并不意味著其表現形式單一,真正的微課程形式是靈活多變的,具有較強的適應性。
三、 微課程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應用基礎
(一) 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
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是新課改根據當下社會發展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每一位班主任都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首先,班主任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其次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要根據實際教育情況分步驟地進行德育工作。
(二) 提高班主任的教育水平
首先,班主任要在深入貫徹以人為本教育觀念的基礎上學習先進的教育方法;其次,根據實際教育內容,科學地選擇教育方法,例如,生活教育法、游戲教育法等等;然后,善于總結教育經驗,發現工作不足,對于工作問題和學生的心理問題要高度重視,盡快解決。
(三) 提升班主任的個人魅力
班主任的個人魅力是創設和諧的微課程教育環境,提升微課程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某些初中學生對德育學習不是非常重視,所以更需要班主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引起學生的關注,激發其學習興趣。
四、 微課程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應用策略
(一) 引入微課程教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對初中學生來說,微課程教育還是比較新穎的教育方式,學生擺脫了氣氛壓抑的課堂環境,轉而以一種輕松的方式進行學習,這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微課程作為一種比較自由、自主的教育方式,學生容易接受,如果配合較好的教育方法,則教育效率和教育質量將有顯著提升。
(二) 制作微課程視頻,講解德育重難點
相比于傳統課堂形式,微課程用時較短,一般為15~20分鐘,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班主任要剔除所有與課堂內容無關或不是課堂重點的內容,突出德育重難點,從這一點上來說,微課程可以說是學生的“第二班主任”。
(三) 建立微信公眾號或交流群,收集改進意見
班主任可以在微信公眾網絡平臺上上傳自己的教育視頻,并鼓勵每個學生進入微信公眾號留言,此時,評價視頻好不好,學生作為班主任的“客戶”,自然是最有發言權,班主任可以通過這種形式不斷收集改進意見,一方面更加利于自己改進教育視頻,另一方面鼓勵學生的質疑行為,培養學生的探究心理和創新心理。
(四) 培養學生的微課程學習習慣
微課程畢竟屬于一種新型教育方式,所以學生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因此,班主任可以在傳統課堂教育中滲透微課程概念,并以播放小視頻的形式為學生展示德育視頻,此外,要不斷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讓他們學會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總之,培養學生的微課程學習習慣是在初中德育工作中運用微課程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憑借高效性、簡潔性、便捷性、降低教育難度、課程可反復觀看等優勢,微課程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發展可以說是不可限量,根據微課程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運用原則和運用基礎,本文總結了微課程運用于初中德育工作需要注意的問題和相關的運用策略,雖然只分析了微信的一小部分功能,但還是希望能為初中班主任提供較好的德育工作改革意見。
參考文獻:
[1]周曉紅.微信平臺開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12):233.
[2]陳漢文.基于微信的初中班主任互動德育工作探討[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班主任版,2017,(15).
[3]王再新.微信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7,(10):132.
作者簡介:
王春琴,浙江省寧波市,浙江寧波鄞州區姜山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