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花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嘗試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趣味十足,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式;樂趣;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6-010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6.061
教學最重要的任務之一,照赫爾巴特的說法,在于引起多方面的興趣。他將興趣看作優良教學最重要的條件和手段,并指出:“津津有味地學習的東西,能夠很快地學會和掌握。”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我們要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同時也是對我們教學能力的挑戰。
一、“親其師,信其道”
實踐證明,學生對一個學科的接受和喜愛程度與本學科的教師有著密切的關系。課堂上發生的點點滴滴無不折射出師生情感的互動,是培養師生之間良好感情的契機。
一次數學課上,一個平時很調皮的學生突然“哇哇”地吐了一地。其他學生好奇地向他看去,并開始交頭接耳。離他近的學生還夸張地捂住了鼻子,把頭扭向一邊,本來安靜的課堂頓時亂了起來。我上前問明情況,得知他感冒了,現在感覺很難受,于是馬上打電話通知他家長來接他。這時已經快下課,我決定先不講課了,問道:“誰愿意下樓用簸箕去鏟點土來把吐的東西蓋上?”幾個好動的男生都爭著舉手喊道:“我去”“我去”。我叫了其中一個學生下樓鏟土,等他回來,我又問:“誰愿意把這個同學吐的掃掃收走?”這下卻沒有一個舉手的了,有的人臉上還現出嫌惡的樣子。我故意說:“這有什么怕的,我來掃。”于是走過去掃了起來,我看到一些學生臉上現出了驚訝的神情。這時一個學生喊道:“老師,我來吧。”“我掃吧”“我掃吧”,其他學生跟突然醒悟了什么似的紛紛舉手。我說:“不用了,老師不嫌臟。”并且幾下收完倒進了垃圾桶里。之后,我走上講臺表揚了那個鏟土的學生和后來舉手的學生,他們都面帶驚喜又有一些不好意思。我接著說:“咱們班就像一個大家庭,以后你們之間平時要互相幫助,老師更會像家長一樣關心每個人的。”“老師您真好”“他平時不聽話您還對他那么好”……學生紛紛說道。“那老師對你們好,你們以后一定要聽老師話認真學習呀。”“肯定聽話”“聽話”……我想,不管學生以后是否真正能做到,畢竟一個小小的舉動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為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二、讀書不能“死讀書”“讀死書”,教書也一樣,不能“教死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機械的復制書本內容,不能“教死書”。要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趣味十足,就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其充滿生活氣息,使他們對知識樂學、樂用。
生活豐富多彩,包羅萬象,自然科學的知識就是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數學也不例外。它本來就與生活水乳交融,但其高度的抽象性使人們忽略了數學的本質,將其從生活中剝離出來,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并使數學知識的傳遞也愈顯得機械枯燥。要想恢復數學本身的生命力,就必須讓數學回歸生活,將數學小課堂變為生活大課堂,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利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生活素材作為傳授知識的載體。因此,數學教材中編排了大量與生活相關并為學生所熟悉的內容,給教師提供了一個聯系生活實際講數學知識的平臺。以小學三年級下冊《統計》單元為例,課本中出現了許多學生熟悉的生活內容:超市貨架上成排的礦泉水;電視中常聽到的天氣預報等等;并且將課本向生活進行了進一步的延伸,如讓學生在報紙書籍上找統計圖表,并了解其反映出的信息。這樣就使得課上的教學與課下的知識練習過程都與生活密切結合起來。
三、方法比目的更重要
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維持一堂課的活力,就要有獨特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和一些家長接觸中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學習很被動,可對電腦游戲卻樂而不疲。這至少說明一點:電腦游戲比學習對孩子有更大的吸引力。那么,如何使學生的興趣轉移到學習上來,增強課堂的吸引力呢?我覺得要保持課堂對學生長久的吸引力就必須要采取一些適當的方法。
我認為適當的獎勵是必不可少的。這包括語言上的肯定和激勵,也包括物質上的獎勵。我們要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哪怕很小的改變和進步也要適時予以表揚。在對他的正確行為的不斷強化過程中使其逐漸改正缺點,不斷進步。在平時的測驗和各種考試過后,我都會對成績好和有進步的學生發些小獎品予以獎勵,以調動其進一步努力的積極性。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我精心設置了一些競賽的小環節,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也通過這些比賽使學生的好勝心充分激發出來,從而帶動全班學習的積極性。我還把課上一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充分的討論交流,聽取他們對一些問題探究的結果,使他們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總之,有了學習的興趣,數學學科在學生眼里就不再是一些枯燥的數字和符號,而是等待他們去探索征服的數學知識的游樂場。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數學問題源于生活,從生活中提煉而來,生活有多豐富,數學就應該有多精彩。我們要在實際教學中體現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認識和生活經驗,使學生感到所學知識是有用的,能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激起學生熱愛數學,樂于學習數學的學習動機。作為數學教師,我們不僅要熟悉數學小課堂,還要不忘記調動生活大課堂中一切與數學有關的元素,時時給數學教學以滋補、營養。讓學生學到生活中的數學,對生活有用的數學,才能使學生心目中的數學由抽象、晦澀難以攀登的峰頂落到現實,變為觸手可及的生活的一部分。也只有改變學生對數學的認識,樹立“數學為我所用”的觀念,才能真正迎來數學教學的春天。
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學生的興趣所在。彼之興趣所在,正是我們教學成功的關鍵。只有讓學生體會到學習中的樂趣,讓課堂變成他們真正的數學樂園,才能使我們的課堂閃現數學知識的靈動之美,我們也才能真正感受到為人師者三尺講臺春種秋收的耕耘之趣。
參考文獻:
[1] 傅道春.新課程中課堂行為的變化[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 王立軍.新課程數學教師教學設計應樹立的五種意識[J].中學數學研究,2006(11).
[3] 黃國東.淺談新理念背景下的數學教學設計[J].時代教育,200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