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影影+徐柏楠
摘要:混合式學習是在“適當的”時間,通過應用“適當的”學習技術與“適當的”學習風格相契合,對“適當的”學習者傳遞“適當的”能力,從而取得最優化的學習效果的學習方式。所謂“混合式”學習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只有將這傳統學習與網絡化學習結合起來,使二者優勢互補,才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慕課;高校
當前,信息通信技術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高校教學的環境,但從傳統教學到網絡教學,再到混合式學習,需要教師在教學理念上加以重新認識,進而自覺加以運用和實施。從e-learning演化而來的Blended Learning,為當前高校的教學改革提供了一種新的思想和方法。“混合式學習”是國際教育界對以美國為代表的“E-learning”實踐進行深入反思之后提出的概念。
一、什么是混合式教學模式
混合式教學是傳統教學與網絡化教學優勢互補的教學模式,在“適當的”時間,通過“適當的”學習技術與“適當的”學習風格相契合,對“適當的”學習者傳遞“適當的”能力,從而取得最優化的學習效果的學習方式。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既要發揮教師引導,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創造性。將傳統學習與網絡化學習結合起來,使二者優勢互補。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更新”
目前高校內開展的教學改革實踐中,意在改變老舊的教學模式,在新媒體時代下利用軟件進行“碎片式教學”,充分利用學生的閑暇時間進行學習,傳統的混合式教學就是利用錄播視頻、課件等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新興起的混合式教學多借助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開展。時刻可以連接,永遠不會“下課”。
三、混合式教學的優點
(一)混合式教學可以拓展教學的資源
傳統教學課堂會過于枯燥乏味,忽略學生的感受,一味地追求知識量的疊加,不顧學生是否能夠真的融會貫通。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可能會因此而出現抵觸之類的現象。將慕課加入到課堂之中可以讓學生不再抵觸學習,從而對學習產生興趣,慢慢的就會形成良性的學習氛圍。既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養成興趣后學生會自主的學習相關的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二)混合式教學可以延伸學習空間
學生利用平臺進行學習,在上課前就可以提前進去瀏覽預習,還可以在論壇發表自己對于知識的見解,不理解的內容在上課的時候就會重點學習,這樣可以了解自己的知識盲點,對老師沒有講解清楚的地方也可以通過平臺提問。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又能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機會,可以在學生困惑無助時及時給予心理安慰輔導。
(三)混合式課堂可以提升教學質量
提升課堂質量是混合式課堂的初衷,隨著混合式教學的不斷深入,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都有了質的飛躍。平臺擁有大量數據支撐著優質的課堂,開闊學生眼界、培養學生發散式思維,從而更好的吸收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并且能夠應用到工作中。
四、混合式教學的弊端
(一)習慣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師一時間無法轉變思維,導致教師的參與度低,無法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高校課程種類繁多,并不是每一項都適用。專業課、選修課、公開課等,每一個專業都有其特有的專業課程,改革初期處于探索階段,怎樣緩和將新型的教學模式“滲透”到學生的學習生活,是現在急需探討和實驗的。
五、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討
學生對于現代化的信息手段接受度很高,目前多家學校都引進了多媒體設備,也實現了網絡覆蓋,學生有自己的通訊終端,學校的圖書館也有大量的藏書,為學生的知識儲備奠定了基礎,也為實現現代化信息教學提供了保證。
實現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結合,需要老師嚴格的對課堂知識的把握,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多方面學習、深入學習。無論是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還是學生的層次、學習方式,都與以往的教學有很大的不同,這時候就需要調查統計,不足的方面分析處理,好的方面繼續保持強化,以實現對學生客觀的學業評價。
當前高校畢業生面臨嚴峻的就業挑戰,培養出應用型、技術型和創新型人才將會成為民辦高校教育的必然選擇。應用型本科教育,就是面向現代化建設,以就業為導向設置應用型的學科與專業,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適應產業、崗位群所需要的應用型中高級專門人才的本科普通高等教育。因此我們培養的人才更應該強調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適應社會經濟就業的能力,全面培養綜合素質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