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芳
摘 要 本文通過對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科學素養問卷抽樣調查,整理分析調查結果,總結了現階段瀘職院學生在科學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客觀的思考意見。
關鍵詞 科學素養 高職學生 調查問卷 科普知識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2.001
Abstract Through sampling survey on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questionnaire of the L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tudents, the paper analyses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and summed up the problems of science education as the stag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resents the objective views.
Keywords scientific literac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questionnaire; popular science knowledge
科學素養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學習、交流、工作等過程中均能體現。比如在日常生活交流中談及某個科技話題,有些人能準確地侃侃而談,有些人卻只字片語一頭霧水;在學習過程中,科學教育的課堂中依然可以體現你的科學素養;在工作或實踐中,你的思維和處事過程亦能體現。所以說,每個人的科學素養養成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和平時科普知識的學習興趣、來源渠道、應用實踐等都有關系。近年來,國家對高職教育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高職院校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瀘州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其中的一員,在教學管理、學生素質等方面均有挑戰。瀘州職業技術學院,2002年由瀘州師范學校、瀘州教育學院和四川水利機電學校三家單位合并而成,學生招生人數從當年的每年196人到今天的3000人,其規模不斷擴大,生源質量卻降低不少,學生的知識基礎相差甚大。因此,本文根據國際對中學生科學素養調查的PISA模型,結合我院學生的實際情況制作科學素養調查問卷,通過抽樣調查,總結分析我院學生現階段的科學素養情況,并進行整理分析,思考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對策。
1科學素養問卷內容
通過對PISA模型進行細致分析解讀,并查閱現階段國際和國內相關研究情況,結合我院學生的實際,制定了科學素養調查問卷。問卷的問題秉承科學知識的普適性,包含健康、能源、環境、生物醫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測試題的設置適合多數學生,知識應用貼近生活、學習實際,具體從五個方面進行調查:
(1)學生的基本情況,包含性別、年齡、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等,了解我院學生的構成。通過對學生進行生源地和家庭氛圍等方面調查,分析對學生科學素養養成的影響程度。
(2)科學基礎知識,知識涉及能源、健康、環境、食品等方面的問題,問題設置盡量普適性、基礎性,貼近生活。通過測試一些普適性的科學常識,調查現階段學生對科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3)科學方法和技能應用,問題針對日常實際,比如問卷中有問:如果你一個人在家,突然聞到廚房的煤氣味,你采取的措施?通過此類問題來考察學生面對實際問題能否運用科學方法和技能進行解決的能力。
(4)科學觀念,調查學生對科學認知和對科學的態度。
(5)科學興趣和科學知識獲得渠道,調查學生平時獲得科學知識的渠道。
問卷從以上五方面進行設計,較為全面地對學生進行了科學素養調查,我們通過郵件和紙質調查兩種渠道,對我院不同年級的文、理科學生進行抽樣調查。
2科學素養問卷調查分析折射出的問題
通過對收回的問卷進行整理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出了高職學生現有的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
第一,我院多數學生來自山區農村,學生父母文化水平多為小學未畢業,極少數家長的文化程度是高中及以上,從家庭科學教育的角度看,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是人的行為、素質養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針對調查表反映出的結果,我院學生入學基本情況反映了其最初的科學素養水平。
第二,通過調查折射出的第二點,學生對科學基礎知識的掌握不扎實,對知識的應用也較為欠缺,比如問卷中問及光速是否比聲速快?有22%的學生不清楚;激光因匯聚聲波而產生?多數學生對此類問題感到模棱兩可。在中學階段,基礎知識學習是關鍵,升入高職院校的這部分學生恰好是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的那部分學生,學生多體現出“聽過卻不知”的狀態,因此問卷結果所顯示出來的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欠缺是一個常規性問題,也恰好是科學素養水平衡量的重要點。
第三,學生獲取科學知識的渠道有限,學習習慣差。在知識獲取渠道這部分,學生很少通過書本、報紙等方式,大都通過電視和網絡,但學生看科教頻道和科普知識的幾率不高,網絡多用來娛樂,用于學習的時間甚少,因此高科技工具作為學生獲取科學知識的重要通道,其實收獲甚微。另外,高職學生多屬于高考分數較低的那部分學生,其學習習慣不好,在生活、學習等方面都能體現出來。
第四,在對科學態度和知識興趣方面的調查,學生問卷回答結果顯示,對科普的興趣較濃,但是對科學的態度,多表現為冷淡,很多學生認為“科學與我無關,離我遙遠”等,凸顯了當代學生對科學發展的漠不關心。
然而,科學發展作為一個時代進步的重要標志,科學素養水平也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年輕人作為時代的未來,其科學素養的提高是相當重要的。普及科學知識、科學技術,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推動學生對科學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3提高科學素養的對策endprint
通過對問卷分析所折射出的問題加以再分析,思考提高我院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對策,以真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3.1在現行高職教育中依然緊抓基礎科學不放松
現在的高職教育,過分地強調技能,忽略學生的基礎,很多高職院校把學生的基礎課程課時減少,為專業課讓時間,為實踐課讓時間,在科學知識的傳授過程中存在著大量問題,很容易給學生造成一種重“技術”,輕“科學”的錯誤傾向。加大對基礎科學的重視程度,對學生的技能提高大有裨益,學生的認知能力提高了,后期的技能培養也容易很多。
3.2基礎科學課程改革迫在眉睫
在現階段高校中,基礎科學課程教學依然普遍實行灌輸式教學法。許多高職學生在中學階段已經養成了諸多不良習慣,再加上基礎知識缺乏,不扎實。因此在基礎課堂中一定要進行教學改革,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基礎課堂可以引進“趣味性”的微課,讓課堂生動活潑;同時課堂結合普及科學性,課堂除了課本基本知識外,還可以加入相關的專業知識和科技前沿知識,讓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能拓展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破基礎課程體系教育,根據專業所需,把知識碎片化,課堂引用專業和生活實例,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3.3教輔人員的合理引導是關鍵
輔導員是學生進入高職院校首先接觸的人,其影響力不亞于任課教師。學生步入大學階段,很多人以為其已經獨立,實質上這個階段恰是學生自我提升和轉變的關鍵時期,當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難題,輔導員就成了他們的重要引導者。因此輔導員的工作不僅僅是處理學生日常工作,他們還應從教“心”和交“心”開始,幫助學生進步。與此同時,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如班會時間、與學生交心時間等,就可把科學素養滲透到學生心里,讓學生的科學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輔導員就應該多與學生接觸,尤其是高職學生,其思維方式、處事方式等都有待完善,因此多關注學生,與其一起感受、一起生活,能更好地溝通。引導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要學會分析問題,要有理有據,這樣才能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輔導員還是學生和任課教師之間的橋梁,通過與任課教師交流,能了解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況,只有多角度地了解學生,才能客觀衡量學生的科學素養,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合理建議。
3.4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同時并進
在學生學習科學基礎的同時,人文教育也應并進??茖W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輔相成,才能教育出完整的人。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認為:“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币虼?,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僅注重技能不行,單注重知識也不行。在科學教育的過程中,加入一些人文方面的知識,讓學生明白科學知識離自己并不遙遠。
另外,對高職院校的學生,一如既往地加強科普知識的教育,讓科學走近學生,與時代接軌。學校應該多給學生組織科學方面的學術講座、科技競賽等活動,鼓勵學生開展科技探索,增強學生的科技意識和科技素質。
4總結
通過對我院學生開展科學素養問卷調查,指出了一些問題,并給出一些建議,目的是培養出更加合格的高職人才,高職學生應有高技能,也應該有較高的科學素養。科學素養的培養能幫助一個人站得更高,走得更遠,正如愛因斯坦所言,讓學生做個完整的人?,F在高職院校的學生,其科學素養水平與普通高校學生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們一定把教書和育人合力,培養出高技能的專業人和高素養的“和諧人”。
參考文獻
[1] 李永威.關于科普、科學和科學素養[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1).
[2] 陳首.科學素質建設:國外在行動[J].科學學研究,2007(6).
[3] 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