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祥
【摘要】學科核心素養是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由學生核心素養轉變而來,這一方面的研究進展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學科核心素養的研究在中學化學教學有很好的啟發作用,中學教師通過對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研究在中學化學教學方面提出了很多啟發性的新觀點。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 化學教學 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9-0161-02
引言
核心素養作為我國課程改革的重要概念,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一直是被重點關注的。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中學生的核心素養重點在各學科的教學方面體現。所以,僅僅研究學生核心素養的一般性發展是不夠的,重點關注中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是必須的。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表現在課程質量、內容、難度、容量等方面的選擇與安排。近年來由于深化課程改革的需要,以學科核心素養為研究重點的各學科研究成為熱潮。
一、學科核心素養的研究進展
(一)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與內涵
目前的學術領域還沒有形成統一明確的學科核心素養概念。研究者在各學科的基礎上融入了學生素養內涵的概念,把兩者綜合起來,強調其在學科知識、思維能力與品質方面的表現。
(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和學科核心素養之間的關系
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不能只停留在概念中,要在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才能去實現,這兩者不能單獨實現。尋求兩者之間的平衡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研究的重點。研究者認為教師應根據各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科內容,把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去,這樣就找到了學科核心素養的切入點。同時,還應該認識到學科核心素養在各學科的聚焦點是不同的,語文強調語言能力,數學的重點在認知思維。
(三)構建各學科的學科核心素養內涵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內涵的構建具體通過數學推理、數據分析、數學建模等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語文學科則重點關注閱讀與文字表達能力。其他各學科的學科核心素養內涵構建也都把關注點放在學科特色上,學科之間的共性研究還沒有。研究者都在理論上提出了新觀點,但是,還沒有看到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在教學實踐中的實例,教師應該在教學中運用新的觀念和方法去驗證自己的理論。
二、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科核心素養
(一)創設問題情境,構建學科知識
培養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要在具體的化學知識教學中,激發學生對化學的探究欲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的發展學科核心素養。創設問題情境就是一種最常見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初中化學《生活中常見的鹽》一課中,老師可以先讓學生舉出生活中遇到的鹽,最常見的就是食鹽,它的化學式是NaCl,它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老師接著提出鹽的概念,再寫出其他類型鹽的化學式,讓學生認識到食鹽只是鹽的一種。老師從最常見的生活用品入手,培養學生從生活中學習知識的科學精神。
(二)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創新意識
在中學學科中,化學是含實驗較多的學科,學生對化學實驗有非常高的興趣。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通過指導學生實驗,探索化學問題,學習化學知識,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欲望。例如,生活中最普通的水是由哪些元素組成,電解水的實驗就很好的解答了這一問題。在電解槽中裝入水(可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或硫酸鈉以增強水的導電性),插入的電極為兩個惰性電極,分別連接直流電源正負極,在裝滿水的兩個試管中插入電極,閉合開關,可以看到兩個試管中氣體體積比為2:1,并用燃著的木條檢驗是氫氣和氧氣,由此實驗可以得出電解水的原理。這種實驗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更加主動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自己發現問題的答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參與精神和創新精神。
(三)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化學學科是一門重要的科學性學科,要想讓學生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想,教師就應該在教學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教師在一旁指導。例如,石灰煮雞蛋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化學實驗,還有魔棒點燈的實驗也很有趣。魔棒點燈就像一個有趣的魔術一樣,不需要用火,只需要把少量高錳酸鉀的晶體放在玻璃片上,滴上兩滴濃硫酸,用玻璃棒蘸一點去接觸酒精燈燈芯,就可以點燃酒精燈。這些小實驗學生自己就可以做出來,教師只要去引導學生學習在實驗中用到的化學知識就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的科學性在生活中的體現。
三、結束語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重點在化學學科的科學性。近年來,學科核心素養的研究為化學學科的教學提供了很多新理論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新方法。中學化學教學要在這些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優化學科教學,將核心素養融匯于教學過程,不能過分的強化學科特色,顧此失彼。
參考文獻:
[1]朱鵬飛,徐惠.核心素養的研究進展及對化學核心素養構建的啟示[J].化學教學, 2016(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