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瓊 張小虎
摘要: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門課,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為做好小學語文教學,必要的師生互動必不可少,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有必要對此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師生互動;教學質量
一、 小學語文教學中做好師生互動的必要性
(一) 素質教育的要求
素質教育要求現代教育應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師生互動則是現代教育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師生互動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感情,讓學生更清楚學習重點,也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為他們成長奠定基礎。
(二) 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通過對師生互動模式的研究可以發現,它是我國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有效方式,隨著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知識學習中,還能讓學生成為教學主體,同時也可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因此,應加大對這一問題的重視。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問題分析
(一) 教師缺乏師生互動意識
盡管素質教育已經在我國推行多年,但很多小學語文教師依然缺乏良好的師生互動意識,并沒有認識到師生互動的重要性,尤其是年紀相對較大的語文老師,對于素質教育并不是很認同,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將學生作為主體,依然將自己作為課堂主體,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學習知識,這樣一來便影響了教學活動的開展,也影響到了學生成績的提升。
(二) 互動方式單一,缺乏靈活性
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研究可以發現,很多小學語文教師認為所謂的師生互動就是教師提問題,學生回答問題,并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評估他們的學習能力,這樣的互動方式較為單一,缺乏靈活性,且這樣的互動方式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互動,只是正常的課堂提問,這與小學語文教師對師生互動存在錯誤認識有一定關系。
(三) 互動時機掌握不準
語文中包括了很多知識,不僅范圍寬泛,內容也很豐富,所以在實際教學中主要加大對人文精神等問題的重視,還需要樹立良好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但不少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所選用的互動內容相對單一,并沒有意識到師生互動需要包括以上內容,很容易影響學生情感培養,也不利于互動實效性的體現。
三、 小學語文教學中做好師生互動的方式
(一) 教師正確認識師生互動的作用
為保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做好師生互動,首先應讓教師對師生互動形成正確認識,重視以人為本,認識到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的好處。現代教育提倡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師生互動則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為做好師生互動,學校應定期為教師組織一定的培訓活動,讓教師從理論與實踐角度認識師生互動,教會教師在課堂上如何運用師生互動,明確互動時機以及可以互動的方法等,同時,幫助教師樹立良好的教育思想觀念,讓他們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并學習教育心理學知識,懂得小學生在學習中容易出現哪些行為,會出現哪些變化等,只有這樣才能做好師生互動,進而提高教學效果。此外,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還要具有親切幽默的語言,經常與學生互動,能夠與學生打成一片,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引導者,而不是主宰者,這些都是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學習的地方。
(二) 選擇靈活多樣的互動方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采用的互動方式有很多,為做好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需要教師選擇靈活多樣的互動方式,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互動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如在認識漢字“口耳目”這節課中,教師可以先問學生“目指的是什么?”,讓學生紛紛猜想,然后再告訴學生正確的答案,再問學生“我們頭上這些器官的寫法是怎么的呢?”這時學生的興趣就會被調動起來,為幫助學生記住這些漢字,教師可以采用形象教學的方式,即在教學生認識“口”這個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張開嘴,發出“口”的聲音,并讓學生自己感受嘴部的變化,再觀察教師的嘴型變化,這樣學生的注意力也會被吸引過來,在學習中也會更加認真,很快也會將這些漢字記住。同樣,在學習《丑小鴨》這篇課文時,教師先讓學生讀一遍課文,然后談談自己的感受,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參與進來,并以小伙伴的身份參與其中,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對學生成長有一定好處。
(三) 創新互動內容,掌握互動時機
語文教學意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在師生互動教學中也要做到這一點,為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創新互動內容,如在學習帶有童話性質的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講一下自己所看過的比較喜歡的童話故事,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也可以調動學生課外閱讀積極性,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一定好處。同時,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還要準確掌握互動時機,如在提出問題以后,學生的意見不可能完全一致,很容易出現學生為證明自己的觀點相互爭吵的情況,此時教師就需要參與其中,站在客觀的角度引導學生如何正確研究問題。在學生認知受阻的情況下,教師也可以參與進來,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與思考問題,如在學習《司馬光砸缸》這篇課文時,教師應將互動重點放在學習司馬光的精神與聰明機智上,避免向學生提問與司馬光個人相關的其他內容,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很容易讓學生不了解學習重點為何,同時,在互動中,最好在學生仔細閱讀過課文以后,可以先讓學生說一下自己對課文的看法,以及學到了哪些,然后再提出自己的問題,并讓學生在小組間或獨立思考,只有這樣才能為小學語文教學奠定基礎,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好學生培養工作。
四、 結語
通過以上研究得知,師生互動是現代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師生互動成為難題,因此,文章聯系實際情況從多方面提出了做好師生互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措施,隨著這些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理運用,勢必可以改變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作者簡介:
伍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興涇鎮中石油希望小學。
張小虎,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興涇一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