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往的備課形式是“一個中心發言人+全組教師討論”,而這次備課,我們采用了集體研討的形式,“每個人都是中心發言人+共同探究”。這樣的模式可以更好地調動每位教師的積極性,備課前認真準備,備課中積極探究,尤其是選題過程,一人提出問題,全組共同商議,無論是骨干教師還是年輕教師,大家都可以以放松的心情點亮智慧的火花,共享思想的精華。
關鍵詞:集體備課;共同研討;團隊合作
教師要上好課,首先得備好課,集體備課是教師備好課的有效手段。什么是集體備課呢?集體備課是指教師以教師團隊為紐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設計出既凸顯教學共性與個性特色,又達到資源共享的生態教育理念的文案。集體備課的目的是讓同一學年的教師就某一教學內容進行集體討論與研究,發揮集體的智慧,以期在思維的碰撞中產生更多智慧的火花,幫助教師加深對教材的理解,設計合理的預案,拓展教學思路,提高業務能力。可是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很多時候集體備課成為了一種形式,內容空洞,大家參與度不高。
如何能夠更好地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最大程度地發揮團隊作用,這是值得我們思考和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谶@樣的思考,一種新的備課模式——我們稱之為“特色集體備課”的模式誕生了。新模式下的集體備課第一層意義是有利于教師快速成長,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快速立足課堂;第二層意義是加強了教師團隊合作意識,放棄過去的“單打獨斗、閉門造車”。
2017年4月,學校組織了高三二模考試。二模試卷講評非常重要,為了更好地為學生“把脈”,診斷錯點是試卷講評的重要環節,因而試卷批改就顯得尤為重要。由于試卷批改采取流水作業,所以閱卷教師對于自己不批改的試題情況了解不全面。針對此種情況,教研組提出了“特色集體備課”思路,試卷采用“誰批閱誰負責”的方式,由每道試題的主批人進行分析講解。具體過程如下:1. 整理學生的易錯點。為了更直觀地看到學生的錯誤,教師將典型試卷拍照、匯總,制作成幻燈片。2. 針對典型錯誤給出相應的訓練習題,并將試題歸納總結成新的試卷作為周末作業。這樣,同一學年的所有教師都能夠最大化地了解學生的易錯知識點及書寫漏洞,進而對學生進行全面糾錯,強化細節,強調知識結構。尤其是周末作業的試題剛好是試卷的延伸,質量高,針對性強,學生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此次集體備課后,無論是年輕教師還是老教師都表示受益頗多,因為每個人對考試大綱的把握程度不同,對高考試題的重難點的認識是不一樣的,對教材的理解、把握、加工處理也是不同的,一次深度備課,7名教師就像聽了7節精心準備的公開課,效果非常好。
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教師隊伍建設,而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必須要重視青年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搭建青年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多元平臺,也是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全面提升德才素質的重要舉措。深度集體備課通過資源共享,集體合作交流和充分討論,促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大力提倡團隊精神。教育也面臨著改革和發展,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從學科間的互相滲透到知識廣度的拓展,都需要教師提升自身能力??墒敲恳粋€教師都不可窮盡所有的知識,同時為了盡量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就有必要提倡教師的團隊精神,培養成員之間合作能力及協作意識。一個具有團隊精神的教研團隊,能使每位教師時刻保持高昂的士氣,激發工作的主動性,自愿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貢獻給團隊,同時促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特色集體備課”為加強團隊合作搭建了平臺,關鍵是它的形式,常規備課是“一個中心發言人+全組教師討論”,而“特色集體備課”打破常規采用了集體研討的形式,即“每個人都是中心發言人+共同探究”,這樣的模式可以更好地調動每位教師的積極性,無論是骨干教師還是年輕教師,都可以獲得自信心和自尊心,更主要的是對教師個人鉆研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個人鉆研是集體備課的基礎,備課前必須認真準備,備課中積極探究,尤其是選題過程,一人提出試題,全組共同商議,每個人都必須認真再認真,并且互相點評,相互促進,研討過程中大家都以放松的心情點亮智慧的火花,共享思想的精華,這種形式拉近了學校成員的心理距離,消除了心理障礙,使教師工作順心、相處開心,對學校的常規管理起到了良好的輔助作用,為學校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學校定期組織各種形式的“特色集體備課”,如“多個中心發言人+集體研討”“分組合作交流”“個人反思+集體反思”“座談式集體備課”等,多樣的、變化的特色集體備課可以更好地調動教師積極性,節約教師的寶貴時間,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能快速促進青年教師盡快成長,使青年教師能在高起點上發展,增強教師的團隊合作意識,教師能互相促進、取長補短,教師隊伍建設做大做強,教學能力整體提高。
為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校本培訓是主要的方式和方法。校本培訓以中小學教師任職學校為陣地,因校制宜、內向挖潛,學校、老師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采用適當的方式,選取適合需要的內容,有的放矢地完成培訓任務。學習不再是孤立的活動,人們不必撇開工作專門抽出時間來學習。相反,學習就是工作的核心,學校就是教師學習的場所。因此,要改變過去脫產才能學習的陳舊觀念,在教學和工作的過程中進行學習,提高和充實自己。校本培訓最大的特點是學習與工作有機統一,以工作中的問題解決激發學習動機,通過工作能力的變化和工作效益的提高體現學習的價值;同時,通過校本培訓的組織和管理,加強教師間的協作與交流,增進團結與友誼,互幫互學,互教互學,互相激勵,比學趕幫,建設會學習的教師群體,促進學校由教師忙于授課、輔導、出題、判卷的事務性組織向學習型組織發展。精準高效的特色集體備課+教師教學能力的快速提升,合二為一才能實現完美的課堂教學,最終實現高效課堂。
特色集體備課就是非常好的校本研修手段和平臺,集教學、教研、科研一體化的精準校本研修。
參考文獻:
[1]王勇.淺談集體備課質量提升[J].中國教育學刊,2013,(08).
作者簡介:
于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二十四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