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明??
摘要:自主學習是當今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主題,學生自己掌握學習進度,參與設計評價標準;積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控,并作出相應的調適。本文首先闡述目前中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存在哪些不足,然后進一步闡述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哪些提高。
關鍵詞:信息技術環境;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習主體
作為一種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就是學生個體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教師必要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在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發展心智、形成品德等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必需的穩定的心理特征。即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意識、主體地位、主演角色和主動作用
一、 傳統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歷史情況
很多學校因為經濟能力的原因到目前為止還處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自主學習的能力雖然被培養著,但是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從學生日常的學習習慣中就能看出。
(一) 上課走神,抓不住重點
很多學生在課堂的開始還能夠認真聽老師講課,但是聽著聽著就會走神,不知道老師在講什么,思緒根本不在課堂,等到回過神來早已跟不上課堂節奏了,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專心地學習,不能掌握該掌握的知識,課后的自主學習毫無保障,更沒有質量可言。另外還有一部分上課較為認真的同學,在課堂上總是會做很多的筆記,但是這些東西往往不是重點,學生不能把握重點地盲目記筆記,反而將教師所講的重點給遺漏了,自主學習的方向模糊或者是錯誤。
(二) 作業太多,沒有自主學習的時間
中學生的學習任務越來越繁重,科目多,作業多,尤其是歷史這樣的文科科目,一旦有作業,便需要大量的時間來做,文字太多。所以學生大量的時間都用在完成作業上,沒有時間去進行獨立思考,所以這就造成了學生作業會做,但是考試拿不到高分的情況。老師布置的作業都是偏重基礎的,基本都是課堂知識,但是考試會出現很多綜合性較強的題型,學生遇到這種題目就不知道怎么解決,因為沒有進行獨立的思考,做作業只是盲目地完成任務。
二、 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可以被培養的,但是這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實現。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和社會的需要,營造輕松友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從各個方面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和能力。
(一) 利用信息技術,優化學習過程
全面考慮教學目的,遵守教學原則,改變教學形式,變換教學方法,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這就是教學過程的優化。教學過程優化,教學的效果就會好,教學質量就會高,反之教學質量就會低下,所以教學過程的優化關系著教學質量的高低。眾所周知,在傳統的課堂上,用于教學的工具過于單調,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一部分同學因為自制力比較強,所以會強迫自己好好聽課,但是大部分同學是會分散注意力,學習的勁頭不足。傳統教學教師大部分的課堂時間都用在板書上面,實際上傳授的內容并不多。傳統的板書對于視力較差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挑戰,另外教師板書的時間里,學生容易被外界的因素影響學習的興趣。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加的形象,有趣味,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的幫助式教學也節約了教師板書的時間,保證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還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互動。信息環境下的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了教學方法,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優化了整個學習的過程。
(二) 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習效率,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能夠改變傳統教學課堂上的壓抑氛圍,傳統課堂上,教師強調的是知識,是應試教育,但是信息技術的引進,能讓學生從感官上發生改變,多媒體的授課,圖文并茂,生動并且形象地展示了教學的內容,不僅能夠充分地引起學生的注意,還能讓學生自由地選擇記憶知識的方式。就像在中學歷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采用播放影片的形式來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大型的紀錄片《大國崛起》就能讓學生從中學到很多關于清朝后期民國時期的歷史內容甚至包括了國外的歷史。學生對影像的記憶會更加的深刻。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并且在課堂中就能解決自己的疑惑。讓學生徹底地告別了邊記筆記邊聽課的狀態,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和學的效率。并且多媒體教學能夠給學生帶來快樂,讓學生能夠快樂地學習,從心底認為學習是一種享受。信息技術用于教育的過程中,彌補了傳統教育的不足,讓教學活動智能化、形象化、網絡化,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三) 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信息技術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并且學生能夠自主地選擇學習的內容和方法,在學習中會主動地去尋找資料,會跟別人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并且自主地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價。信息技術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不僅僅是在課堂上,在課外,信息技術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課堂上所能看到的視頻是有限的,所以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建議去觀看一些關于歷史的視頻或者是圖片,根據所學的知識進行搜集,比如說在學到清朝歷史內容就可以觀看《中國通史》等寫實性較強的影片,有針對性地了解歷史內容。所以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起到一個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掌握有利的信息,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從一段歷史材料中獲取解決問題的有效信息。培養學生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聽課,有效地學習,考試之前也能夠高效復習,不會把時間浪費在復習內容的選擇上,也不會做無用功,這樣無形中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三、 總結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學習不再是局限于教師在課堂上的傳授和書本的內容,這就大大地改變了傳統的教學和學習的方式。在信息技術的環境下,學生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平臺和廣泛的學習資源掌握更多的知識,擴大知識面,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很大的提高,也意味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有所提高。我們不難發現,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自由地選擇學習的內容和方法,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創新思維得到有效地展現,幫助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作者簡介:黃軒明,福建省南安市,南安成功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