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物理的學習和實際生活有很大的不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簡而言之就是讓初中物理走入實際生活當中去,本文就這一現狀對物理教學生活化進行了講述,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水平,讓初中物理走向實際,邁入生活化。
關鍵詞:實際生活;初中物理教學;方法
初中生學習物理有些枯燥乏味,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教學方法的不合理,教學方法過于死板不靈活,學生學習初中物理沒有和日常生活相結合,吸引不了學生學習初中物理的興趣。最近幾年,義務教育新課程改革也提出了新規劃,初中物理教學也有很大的改善,為的就是改變這一現狀。讓學生對初中物理感興趣,老師在教學當中將初中物理深入到實際生活當中去,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學習初中物理,提高學習效率。
一、 物理教學生活化基本的含義與原則
(一) 初中物理教學的含義
當下,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有機地結合了學生的經歷、經驗以及物理教學過程,這就叫做物理教學生活化。從而使學生更多地學會運用科學,更嚴謹地看待問題,洞察秋毫,去觀察研究世界,并且充分地利用所學到的知識為生活服務。
(二) 初中物理教學的原則
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原則有三:首先,主體性原則。所謂主體性原則,就是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模型需要改掉,學習活動的主體將是學生,這樣,教師將集情景設計、生活引導于一身。其次,實用性原則。所謂實用性原則,顧名思義,實用即有效,在物理教學生活化過程中,教師需要發揮兩點:輕形式、重內容,自始至終保證學習內容及過程的有效性。最后,趣味性原則。枯燥無味是淡化學習導致缺乏積極熱情的所在,物理課程本身乏味無聊,使得學生覺得無趣。所以,伴隨生活化教學的應該是一些有趣但不乏實用的物理實驗來煥發學生的熱情與動力,這樣使得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得到有效的培養,并且對于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幫助。
二、 初中開展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價值
(一) 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
對于學生而言,最好的老師無非是興趣。沒有足夠的學習興趣,想要達到的教學目標不是靠好的教師、好的設備就能彌補的,可見興趣在其中發揮的重要性。所以說,教師最應該著重注意的,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懂得如何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說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想要達到預期的效果,生活化教學方式通常可以達到。它不但可以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又可以讓學生舒緩精神,時刻以積極樂觀陽光的態度對待學習,放松身心。總的來說,生活化教學方式比以往教學方式達到的效果要好。
(二) 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在初中,物理是很重要的必修課,教學目的之一則是提高學生親自動手、親自實踐能力。但是,枯燥的教育過程依舊是我國目前物理課堂的現狀,這使物理教學優越程度有了極大的限制。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開展生活化教學方式則是很好的方法。原因是它能夠使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有很快的提升,讓學生充分意識到,物理這門學科能夠切身、實際地幫助人們的生活難題得以解決。
三、 怎樣實現初中物理教學走向實際生活當中去
(一) 改變舊的教學思想,讓初中物理教學走向實際生活
初中物理本來就是與人們生活關系非常密切的,這不僅是新課改要求的教學理念,也是當今教學所盛行的教學方法,這樣一來既可以讓學生對初中物理有很大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舉例說明,初中物理有電功率這一章節的知識,老師在講這一章節的知識的時候,可以先讓同學了解一下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電器,這些電器上都有標簽,上有說明電功率的問題,同學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電器不同的電功率加以分類,在課堂上老師可以講解這些不同電器有不同電功率的原因。一舉多得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把初中物理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課堂變得生活化。
(二) 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解決疑惑
我們都知道初中物理和我們的實際生活分不開,所以學生們在學習初中物理的同時應該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而不是為了學習初中物理而死板地學習初中物理,靈活運用。老師在講課的同時可以舉出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問題,這樣既有說服力,又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舉例說明,初中物理課本上有氣化液壓這一章節的知識點,老師在講這一章節的知識點的時候,可以拿煮熟的雞蛋為例子,把煮熟的雞蛋從鍋中撈出來,讓同學們拿手握住去感受雞蛋的溫度,當然這都是在學生能夠承受的溫度范圍內,之后,再用雞蛋殼晾干之后的雞蛋做實驗,讓學生們用手握住,讓學生們感受雞蛋的溫度,很明顯,雞蛋殼晾干的要比蛋殼濕的溫度要低一些。通過讓學生們做這個生活中的小實驗,說明液化氣壓的問題,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們對學習有了積極的興趣。
(三) 讓物理作業和日常生活接軌
物理作業是學習物理過程中一項必要的任務,它可以加深和鞏固課堂上的知識,還可以得到物理的一種拓展,增強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老師可以根據下面幾個階段來分。首先是對物理的一種調查研究。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可以細心觀察物理現象,之后進行整理,不會的就同學之間進行討論分析,或者通過老師解答疑惑。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并且能提高他們之后在成長當中解決處理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其次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動手作業,改善當今我國的局面,因為我國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比較低。老師布置動手的作業來讓學生們處理我們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就是讓學生們閱讀關于物理生活化的資料。課本上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物理知識是無限的。老師可以給學生推薦相關物理生活化的材料來讓物理教學實現生活化,也可以擴展學生的物理知識。老師還可以訂好相關的材料,讓學生們輪流閱讀,提高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
四、 結語
初中物理實現生活化是當今教學方式的理念,也是新課改的要求。讓初中物理走向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的教學效率也有明顯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邵玉璇.源頭活水,渠清如許——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學探析[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4,32(4):61-62.
[2]白玉.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學模式的思考[J].文理導航,2016,(7).
作者簡介:
孟航生,中學一級教師,安徽省合肥市第48中學(蕪湖路校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