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音樂教育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基礎學習階段,能夠為未來音樂學習興趣的培養起到重要作用,是小學學習的必修課程之一。《小學音樂課程標準》要求小學教育應該利用音樂教育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要求教師實施美育教育。然而具體在實施方面與要求相差甚遠。本文結合實際教育經歷列舉出了小學音樂教學存在教師重視程度不夠、師資力量不足、音樂教學設施簡陋等問題,并結合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問題;建議
一、 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國家對人才的全面發展越來越重視。隨著政策的鼓勵與引導,越來越多的人對音樂教育學習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認識。音樂教育對精神文明建設、培養學生審美鑒賞能力、增加學生對情感的體驗有積極作用。然而,通過我的調查發現,現在大部分的小學音樂教育實施過程中與新課標的要求內容相差甚遠,小學音樂教育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結合教育現狀,本文列舉了小學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夠增加學校對小學音樂教育的關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 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1. 學校重視程度不夠,把音樂標注為“副科”,學與不學無足輕重。
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從學校領導到一線老師大部分都對音樂教育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分數論”現象仍然較為嚴重,盡管素質教育推行了這么多年,部分領導和老師仍認為,沒有一定的文化課分數就不能在班上站住腳。這些錯誤的觀念具體變現為,教育教學監察機構沒有對音樂教學的成果進行考核標準,現在學校對音樂的教學同樣沒有系統的評價方式,造成了學校老師對音樂教學的認識是學生學不學一個樣,在教學的過程中隨便一教就可以了。有些學校更是編寫兩套課表,一套是針對上級檢查,把各個科目的教學都編排進去;一套用于實際教學,對考試考核要求的科目編排盡量多的時間,針對音樂編排較少或干脆不編排課程。這些現象在現在的小學教學過程中比比皆是,老師們為了拿教學成績,突出教學水平,課堂上整天圍著“主科”轉,每天上課不是語文就是數學英語等這些科目。針對音樂這樣的科目,只有在一二年級才會有一些,等到三年級以上就變得稀少了,更有甚者還美其名曰,三年級增加了英語的學習,所以對于音樂的課程就相應減少了。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音樂課在學生的眼中上演了逐漸消失的過程,并被學生戲言,音樂課是“逐漸消失課”。
2. 缺乏專業的教師,音樂課成為主科老師兼職的科目。
現在小學音樂老師很少是科班出身的專業老師,教師教學水平良莠不齊。在小學不能夠帶專業的學生學習音樂,有些老師認為小學不能夠教出明顯的成績,個人的經濟方面也得不到滿足,所以不愿意來小學教學,人雖然在小學當老師,也是為了一年之后調到初高中去。存在這種現狀,很多音樂課的老師是不能夠勝任語文或者數學這些主科的老師去帶音樂課,或是老師是那些半路出家的非專業人員來教音樂課。有很少一部分專業的音樂老師有時候講課還存在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正是這種情況導致很多注重孩子音樂特長的家長把孩子送到校外民辦輔導班學習音樂知識。
3. 教學設施不足,音樂課變成了學生休息的課堂
古人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音樂課堂亦然。現在小學課堂能在音樂功能教室上課的學校全國也算少數,許多學校連基本的音樂樂器也沒有,全憑教師的一張嘴來填補一節課的時間實屬不易。另外,學生上課也是在平時上課的教室,音樂課上老師想組織活動時,教室空間也是會受到限制。
由于種種原因,小學音樂上老師在應付,課堂變成了形同虛設,根本培養不了學生的音樂能力。現在的學生會唱的兒歌很少,在小學校園里也很難再聽到小學生悠悠的兒歌聲了。
三、 對小學音樂教學問題的建議
1. 推廣素質教育,提升教育觀念。
要想改變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首先要提高教育部門以及學校老師的教育觀念。教育部門應該多組織音樂教學全面培養學生能力的學習活動。學校應該嚴格按照《小學音樂課程標準》編排課程表,在標準要求的音樂教學課時一定要上完。老師應該摒棄分主科和副科的理念,培養新的思想意識,音樂與其他科目一樣都能夠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具有使學生能力發展的知識。我們應該提升教師的素養,增加對學生的愛心與獻身精神,爭取每一節音樂課都能讓學生切身體會音樂的美妙。
2. 積極采取措施,增加小學音樂教師師資隊伍的建設。
提升小學音樂教育水平的關鍵在于小學音樂教師師資隊伍的建設。我們應該對現有的音樂教師增加進修和學習的平臺,每年組織先進音樂老師的評選活動,鼓勵老師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特長,努力建設美麗音樂課堂。另一方面,針對缺乏專業音樂教師的現狀,學校以及管理部門應該降低音樂專業人員應聘小學教師的標準,引進一些有音樂特長的音樂專業教師。學校要同樣重視音樂老師,在評優評先活動中要對音樂老師一視同仁,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音樂老師的教學積極性。如此這樣,音樂教師們在教學活動中不積極,對音樂課堂的應付心理自然而然地就會消失。
3. 增加音樂教育經費的投入,豐富音樂教學的硬件設施。
音樂的教學離不開各種樂器的使用,學校應該增加音樂器材的購買經費。現有的音樂器材應該與音樂教學范圍要求的音樂器材相一致。在實物的基礎上,老師教課能夠“因材施教”,學生學起來也會情緒高漲,增加學習興趣。比如,教學目標有鋼琴的學習,學校如果有相應設備的話,老師就可以先根據鋼琴按鍵的使用規則教會學生如何彈奏,然后通過課堂上學生的練習,逐步學會鋼琴器材的演奏。相信在這種情況下,未來我們的小學生也會組織我們自己的音樂演唱會。
總之,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它是對學生德育的最佳方式之一。我們應該從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增加對小學音樂教育的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小學校園也能夠充滿音樂的氣息,學生能歌善舞、多才多藝,能夠用歡歌笑語這種獨特的風景裝扮美麗的校園。
參考文獻:
[1]譚順來.論目前音樂教育的誤區[J].音樂創作,2012.
[2]高于.淺議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音樂時空,2014.
[3]于樂洋.當前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赤子(上旬刊),2014.
作者簡介:
楊蓓,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廣成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