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
摘 要:數學不是學會理論基礎就能理解的一門課程,它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自然科學,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任何一個知識、概念的學習都離不開相關的合作學習,所以注定兩者之間不能有任何的脫離。近些年來,數學合作學習被各大學校廣為應用,它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多方的支持,并且依舊在探索發展之中,2003年教育局發布的課改文件里也特別強調了數學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數學合作學習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因為初中的數學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了解相關的基礎知識,并不需要多少深層次的教育教學,所以我們的目標也只是對老一輩數學家所研究的結果和研究思路的再現,并不具有實際的創造性。
關鍵詞:初中數學;創設情境;合作學習;探究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當前數學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人文化、趣味化的教學模式成為教育的主流方向。目前,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化,“合作學習”逐漸得到了廣大專業人士的關注,廣大教師也為了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不遺余力,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依舊很嚴峻。面對數學教學中效率低下等現狀表現出無能為力的態度,其根源的毛病沒有得到徹底的根除,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大部分的教師根本不清楚“教什么”和“怎么教”兩個問題,課堂教學的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這種功利性嚴重的影響了教師的教學質量,方法不當導致數學學科的特色難以凸現。在本文中,筆者深刻反思了這一問題,也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創設合作學習問題情境探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夠拋磚引玉,以提高初中的教學質量,推進初中課程改革實踐的順利進行。
一、 創設合作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
創設情境是提高教學方法有效性的一大利器,只有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學生才能懷抱開放的姿態,適應課堂氛圍,努力的接受新知識。這樣既能最大化的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也能增加其主動性,這也是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率的重要因素,是初中數學合作學習實施成功教法的集中體現。要想學好數學合作學習,最可行的辦法就是創立情境,這是最基本的原則和教學方式,初中的數學合作學習比較基礎,合作學習的結果也比較容易觀察,所以相比較來說較為簡單,但是也有個例,舉個例子來說,教師在教習“多邊形的外角和”一課時就可以把教學內容融入生活當中,在前一天的課程結束以前為學生拋出下一課的問題,鼓勵學生合作思考,合作觀察:
教師:清晨,小明沿一個五邊形的廣場周圍的小路按逆時針的方向跑步。
問題1:小明每從一條街道轉到下一條街道時,身體轉過的角是哪個角?在圖上標出它們。
問題2:他每跑完一圈,身體轉過的角度之和是多少?
教師:請同學們結合你在平時圍繞學校六邊形花壇走一圈的體會,認真思考上面的問題,談談你的想法。
這就是生活情境和提出問題技巧性的融合,為了拋磚引玉,吸引學生的關注點,增加學生的感知能力。這樣將靜態的數學合作學習進行了實質上的改變,可明顯改善合作學習效果,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 尊重主體,增加合作學習趣味性
數學合作學習,不光是課本上單純的理論學習,涉及數學方方面面的趣味性小知識也是我們合作學習的內容之一,我們教師要引領學生了解中國數學發展的歷史,提升我們個人的數學能力和修養。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涉及范圍廣實用性強的學科,在注重自學能力的今天,將所學運用到實踐顯得更加有意義。所以我們在課堂上要將理論知識生動形象的教授給學生,課下也要鼓勵學生積極聯系生活實際,只有以牢固的理論做支撐,才能在合作學習中熟練的運用,要讓學生們認識到這一點。
同時,教師也可以舉行適當的比賽,引導學生以小集體討論或合力完成的方式分工合作,之后通過小組評比的模式對做得好的小組進行表揚及鼓勵,對有待改進的小組進行更正指導,有目標性的進行教學。增強學生的團結性的同時達到增強學生數學能力的主要目標。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
三、 夯實內功,精選信息,著力提高課前準備的有效性
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最重要的環節就在于課前準備工作方面,而好的教學準備就是明確教師要“該教什么”、“怎么教”的最重要的環節,這對初中數學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期望。初中時期,大部分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教師要想以學識淵博來征服學生,必須練就一身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并儲備相當多的文化知識,要做到博覽群書,思維活躍。在授課中也需要有自己的特色,無論是在語氣方面、還是神態方面都要別具一格,力求做到吸引學生,古人有句老話說的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其實教師就是這個樣子的,面對學生時,需要在臺下準備良久,扎實內功、豐富知識底蘊,力求避免造成課前準備的蒼白膚淺。再者,課前準備不光需要扎實的基本功外,精心的課堂設計也能增加課堂上教學工作的有效性,在備課過程中要集思廣益,針對各種學生的各種興趣愛好,去迎合學生胃口,大大增加課堂趣味性以及靈活性。不要以提高成績為目的,而是要以增加知識為目的。只有正確的三觀才能引領出健康向上的學生,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四、 結語
不得不說,在這個加速前進的社會里,人們逐漸拋棄了質量而是選擇了數量,這在初中教育中是一大禁忌,教學貴不在多而在精,只有追求效率才能最快的促成教育改革,而合作性學習并不只是一個空頭口號,具體實施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具體的策略表現在各個環節之中,在課前準備、教學結構、教學方法和教學反思、科學創設和諧情境、優化教學節奏、深化思維模式、回歸人性和理性等環節中只有面面俱到,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這才是我們初中數學教學應該注意和努力的地方。
參考文獻:
[1]劉曉偉.數學合作學習有效才是硬道理[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09(2):39.
[2]陳洪遠.怎樣提高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實效性[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0(1):36-38.
[3]黃柱起,閆亞民.中學JIP主體教育實驗報告[A].走進新教育:黑龍江省教育學會“十五”教育科學研究規劃項目成果集,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