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摘 要:在對教材分析時,發現本節課不僅涉及數學上排列組合問題,還涉及遺傳病概率的計算。這對本身數學邏輯思維不太好的學生來說,接受并理解本節內容是一個困難。不僅如此,本節內容還是高考的命題熱點。如何讓全體學生接受并理解本節內容,是教師需要思考的一個教學難點。基于此,筆者對本節課教學策略的建議是同伴教學。同伴教學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講課者將所學習到的內容系統地講授給學習者,由于與學習者是同學關系,學習者在學習時也不會感受到有壓力,能盡可能多地提出問題。當然同伴教學也解決了當前大班教學,單憑教師一人無法顧及到每位學生的難題。
關鍵詞:教材分析;遺傳概率;同伴教學
一、 對《伴性遺傳》的整體分析
《伴性遺傳》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三節的內容,包括伴性遺傳的概念以及紅綠色盲的遺傳規律。在此之前學習了遺傳因子(基因)的發現、染色體行為以及基因與染色體之間的關系(基因在染色體上)。本節內容是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一個特例,即基因在性染色體上,在知識的順序上,是前一節內容的延續和補充。縱觀整本教材目錄,此節內容也是后面學習人類遺傳病的基礎,可以說本節內容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就本節教材內容分析,問題探討中闡述了紅綠色盲和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臨床表現以及在發病概率上男女的差異,這體現了在科學探究中由現象到本質的過程,通過對現象的討論進入本節內容的學習。具體到個體,課本上列舉了著名的化學家道爾頓通過發現自己的色覺與別人不同從而發現色盲的過程。紅綠色盲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為7%,如果有學生是紅綠色盲,也正好可以用道爾頓的事例去鼓勵他,身體上的缺陷不影響成為偉大的人。課本上通過對紅綠色盲的四種婚配方式的分析,得出紅綠色盲在男女中發病概率,解釋紅綠色盲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顯性遺傳病,分析方式與紅綠色盲類似。但課本上并沒有提到人類性別決定方式,在備課時,教師應該對此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伴性遺傳在實踐中的應用,雞的性別決定方式與人類不同,通過基因在性染色體上對雌雄中表現的性狀的不同,從而根據性狀多選擇雌性,有利于產蛋。
二、 對《伴性遺傳》的重難點分析
本節內容主要介紹了伴性遺傳,重點自然是幫助學生建立伴性遺傳的概念,難點在于學生第一次接觸遺傳系譜圖并要分析遺傳病的發病概率,如何使學生理解并且會計算遺傳概率就成為本節內容的一個難點。
(一) 在突出重點上,學生對人類性別決定方式還是很陌生,雖然教材上并沒有講到這一點,但是作為教師應該對此進行補充,由男女性染色體的差異導入伴性遺傳。
1. 繪出男女染色體的組成
男生的染色體組成為22對+XY,女生的染色體組成為22對+XX。
2. 人類的性別決定方式
從染色體的角度說,生男孩決定于父親。但是就整個生殖過程來看,生男孩和父母雙方都有關,男性性征的表現與后來發育過程中相關基因、激素的表達和維持都有關。
3. XY染色體結構的區別
從染色體的結構水平導入伴性遺傳,從而使學生從染色體上認識伴性遺傳。在此基礎上得出伴性遺傳的概念,即位于性染色體上非同源區段的基因在遺傳時,男女后代表現差異的遺傳現象,稱為伴性遺傳。可以聯系前面所學,染色體有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以及基因在染色體上,基因在常染色上稱為常染色體遺傳,基因在性染色體上稱為伴性遺傳,且伴性遺傳后代的表現在性別上存在差異。注意知識間的聯系,將知識連貫起來,幫助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
(二) 在難點的突破上,初學遺傳系譜圖者對遺傳系譜圖的概念很陌生,教師應該在此基礎之上,逐步引導學生對紅綠色盲遺傳病做遺傳方式的分析,以說理的方式讓學生掌握紅綠色盲的遺傳方式。
1. 繪出紅綠色盲遺傳系譜圖
引導學生分析該病顯隱性,如果是顯性遺傳病,顯然雙親正常不會生出患病的后代,所以該病為隱性遺傳病。在此基礎上分析該病在男女中基因類型以及婚配方式。
2. 紅綠色盲四種婚配方式以及計算男女患病的遺傳概率
第一種婚配方式是女性正常和男性色盲,此種婚配方式后代女性為攜帶者,且攜帶的色盲基因來源于父方,但表現型都正常。后代患病的概率均為0。第二種婚配方式是女性攜帶者和男性正常,此種婚配方式女性中有攜帶者,但表現型都正常;男性中有患病者,且致病基因來源于母方。所以后代中女性患病的概率為0,男性患病的概率為1/2。第三種婚配方式是女性攜帶者和男性患者,此種婚配方式男女均有患病的后代,且男女患病的概率相等,均為1/2。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傳遞給女兒;子代中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來源于母方。第四種婚配方式是女性患者和男性正常,此種婚配方式后代女性均為攜帶者,但表現型都正常,患病概率為0;后代男性均為患者,患病概率為100%。這種婚配方式更加直觀地顯示了后代男性患者致病基因只能來源于母方。通過對四種婚配方式的分析,在患病后代中,男性患病的概率總是大于等于女性患病的概率,從染色體角度解釋,男性只需要一個致病基因就可以患病,而女性需要兩個。這是從兩個方面說明了紅綠色盲在人群中男性患者遠遠多于女性患者。對紅綠色盲分析完,學生也可以嘗試抗維生素D佝僂病分析。
三、 在此基礎上,對本節內容教學模式的思考
本節內容學生開始接觸伴性遺傳,分析伴性遺傳病在男女中表現型的不同就涉及遺傳病概率的計算,而本節內容也是高考易考點之一。遺傳概率的計算涉及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高有低,如果僅憑教師一人很難做到對每位學生進行指導,如何讓全體學生都能理解并學會計算遺傳概率是本次教學中教師要思考的一個另一個教學難點。對此我的建議是采用同伴教學法。
(一) 同伴教學的概念
同伴教學是指學生充當教師的角色,通過培訓,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與相同或相似年級的水平的學生同伴學習活動,提高教學效果。endprint
(二) 同伴教學對本節課的指導意義
同伴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其有效性的原因之一是可以讓成績差的學生對自己不明白的問題進行提問時感到更舒服,在同伴教學時提問次數是教師進行班級教學的240倍。同伴教學同樣可以讓講課者和學生都從中受益,講課者知道自己要講課給其他學生聽,聽課時也就會更加上心,內在學習動機也會更強,在給其他學生講課的時候也能及時地將學習過程內化,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學習也有促進作用,從而達到講課者和學習者都能進步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也在加強,有利于促進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源地的學生建立友誼。
在高中階段,某些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已經發展得相當好,甚至有的都能超前學習,這么好潛能的學生如何引導其進步,并且在自身進步的前提下還能幫助其他學生進步,這是作為教師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本節課的內容邏輯思維能力強,從講課者的角度來說,本節課內容難度偏上,對講課者有吸引力,也有進步的空間。
(三) 同伴教學具體實施步驟
1. 將班級人數按總人數平均分成幾個小組,組長的遴選方式可以根據平時測驗及觀察數據選擇邏輯思維能力較好的學生。
2. 在上課之前就告訴各小組組長,這節課他們所擔任的任務,如果小組成員在課后測驗中集體表現良好,即可以得到某種獎勵。適當使用獎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3. 由于學生不懂什么是教學策略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在上課之前,有必要對每位組長進行適當的教學訓練,訓練包括一些簡單的教學策略、教學技能的運用。教師也可以給講課者提供一些教學構思,幫助講課者想出一些教學中可能涉及的難點。
4. 教師先進行授課,觀察每位學生掌握情況。
5. 可以利用晚自習的時間,給小組組長給組員講課時間。
6. 在教學評價中,觀察每位學生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四、 結論
選擇《伴性遺傳》作為同伴教學的教學內容,是基于對《伴性遺傳》教材內容的分析,包括考慮到本節內容的邏輯思維以及本節難易程度。基于對同伴教學的定義,它與合作學習主要區別在于小組中學習目標的不同。合作學習主要強調小組中為共同目標而學習,同伴教學教學者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無形將知識內化,而由于內在學習動機被激發,學習更加有熱情,學習內容的深入自然也不在話下,而學習者也能在教學者的幫助下,對基本知識的邏輯思維概念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參考文獻:
[1]錢晨,蔡薇.人類性別決定的研究現狀[J].現代預防醫學,2008,(20):4007-4008,4011.
[2]羅玲,彭少峰.同伴教育研究評述[J].社會工作,2015(1):116-123,128.
[3]簡妮·愛麗絲·奧姆羅德.教育心理學精要[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4]王恩軍.中學同伴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