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曉燕
摘 要:由于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像(Gif、Flash等動畫)這樣的特點,所以能提供理想的教學環境,它必然會對教育、教學過程產生深刻的影響。利用多媒體將背景知識轉化為適宜的表格、圖片、動畫等,可以順利引出學生對核心知識的學習,同時節省大量的教學時間,從而有效提高生物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生物教學;應用;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的迅速興起和蓬勃發展,給生物教學帶來了很多方便,生物學涉及面廣內容多,需要縱橫聯系多門學科的基礎知識,它必然會對教育、教學過程產生深刻的影響。而將多媒體技術運用于生物課教學,利用其展示信息的多樣性和生動性的特點,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熱情,下面我就多媒體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 多媒體技術與生物教學的優勢
1. 用多媒體教學,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有利于創造優美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展示大量的教學資料,同時多媒體技術具有直觀形象逼真的優點,可以將學生的非注意力因素集中起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各種感覺器官,帶動學生盡快進入教學情境,從而誘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遺傳的物質基礎時,通過動畫課件演示DNA的復制過程(解旋、堿基配對)、蛋白質的合成(轉錄、翻譯)等。動態的事物比靜態的事物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采用傳統課堂教學法,如果講得簡單,大多數學生對所講內容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如果花大量的時間去講述,勢必壓縮基本知識的講授時間,影響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可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將艱深的理論探討轉化為一些文字、表格、圖片、音頻、視頻、動畫而形象直觀地說明問題,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樂學、愛學、會學,為課堂的順利推進奠定基礎。
2. 突出教學重難點,利于學生理解記憶
多媒體技術由于具有將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體化、直觀化的特征,可以使學生從形象的感知中獲得知識,在充滿趣味的學習中形成技能。生物教學知識面廣,在授課前應仔細備課,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將重難點標記清楚,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利于學生理解記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要向學生講述不可見的事物變化過程、微觀結構,或因為受條件限制而難以直接展現的現象,或者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甚至是“越說越說不清楚”的情況,這些內容往往形成了學習過程中的難點,例如:減數分裂中精子的形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的講解,將多媒體運用到其中,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很直觀、很清楚地將過程展現給學生。多媒體技術的圖文并茂、綜合處理功能的協同運用就可以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感知,加深對抽象內容的理解,從而達到切實掌握有關知識的目的。由于多媒體技術將音頻、視頻等技術融會貫通,能刺激學生的多個感覺器官,引起學生很強的注意,再加上多媒體技術展示的畫面形象生動,必要的內容又能停留與分解,因此,可以促進學生記憶效率的提高。
3. 拓展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技術信息容量大,可以存儲大量的信息數據并能及時從計算機網絡獲取最新信息;它兼容性強,可以同時執行多項任務,因而它可以用多種方式(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等)同時傳遞大量的信息。在教學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晦澀難懂、抽象枯燥的內容,要想讓學生真正地理解這些內容,必定要花費大量的教學時間,這就有可能擠占其他內容的教學時間。由于受到教師個人知識面、時間、精力的限制,要靠傳統的教學方法,在短短四十多分鐘的課堂時間里傳授給學生豐富而又廣闊的知識,顯然是不太可能的。而多媒體技術因為信息量多、獲取信息方便快捷、傳遞速度快、能多方位展示的特點,因而其輔助教學就成了有限的教學時限內最大限度地傳授知識的必然途徑,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 多媒體技術在生物教學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1. 課前充分備課,靈活應用多媒體
多媒體教學備課要求高,按傳統教學方式寫好教案,并寫好教案,使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統一,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生物知識,有一定的電腦課件的設計能力和操作水平,如果從網上下載一個課件,沒有通過自己的思考加工,就不能很好地駕馭課堂,還會顧此失彼,多媒體教學就會與課堂知識脫節。對相關的知識一定要簡明扼要,避免沖淡主題,對核心知識一定要從內容特別是措辭上進行推敲,以醒目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在授課過程中,對基礎知識要深入淺出,在做好引題與鋪墊后及時地轉入講述生物學的核心知識。在講述核心知識時,一定要注意節奏,可采用放慢速度、總結的方法,保證學生能聽懂。
2. 實現多媒體與傳統教學的優勢互補
多媒體教學容量大,有助于解決大量的邊緣知識,但同時由于多媒體教學知識的再現性差,學生很難處理看、聽、寫、記之間的矛盾。傳統教學雖然死板,但老師與學生的講與聽、板書與筆記之間在時間上配合默契,
多媒體技術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是相互依托、相互滲透、相互彌補的關系,各有所長。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地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但傳統教學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很多的寶貴經驗,我們必須加以繼承和發展,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們要把握好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時機,正確處理與傳統教學的關系,絕不能一堂課從頭到尾只用課件。
總之,在教學活動中,我們一定要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資源,揚長避短,有效地簡化教學過程,生動、直接地展示教學內容,使教學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推進,增強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傳統教學在教學節奏的把握上亦有其合理之處,能使老師與學生之間在教學進程上有效地展開互動,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術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馬寧,余勝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層次[J].中國電化教育,2002,(1):9-13.
[3]任友群,王旭卿.教育技術的后現代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03,(11):9-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