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學具有抽象性和嚴密性,這就使得許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比較困難,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不足,因此,初中數學教學要在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科學有效地構建一些有意義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探究的積極性。本文就目前初中數學構建教學活動的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教學活動構建進行一些淺顯的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活動;問題和建議
一、 目前構建初中數學教學活動存在的問題
(一) 構建教學活動比較形式化
由于初中數學教師受到長期傳統教學的影響,在進行構建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比較側重于理論,沒有體現出教學活動開展的意義,這就使得教學活動流于形式,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對于教學效率的提高沒有明顯的幫助,加上教師教學觀念和思想比較落后,使得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和方法不能在短時間內有效地進行轉變。在這樣的背景下,目前初中階段數學教學活動的構建基本處于形式化的狀態,沒有實質性的意義,更談不上提高教學效率了。
(二) 構建數學教學活動不到位
新課改實施以來,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構建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讓全體學生都進行實踐活動的參與,通過學生的參與和體會,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達到構建數學教學活動的目的。然而,目前初中數學的教學活動構建還不到位,表面上是在進行教學活動,但其實質內容還是以老師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多是以被動的形式來進行,起不到構建活動的目的,不利于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
(三) 構建數學教學活動內容死板單一
當下,一些初中的數學教師在構建教學活動的時候,對構建的內容和形式掌握得不夠靈活,甚至有些構建出來的教學活動比單純的數學理論知識還要復雜難懂,這就形成了教學活動內容枯燥單調,沒有什么實踐性可言,使得學生參加的興趣不高,數學教學活動的效果也不好,不能達到提高學生積極性和興趣的要求,教學活動如同虛設。
二、 有效構建數學教學活動的建議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教學活動的構建,是為了讓學生通過教學活動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把教學活動有機地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地轉變教學思想,借鑒和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結合教學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教學活動,促進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下面是如何構建高效的教學活動的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 轉變教學觀念
新課改以來,以往的傳統教育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教師要積極地學習和接受新的教學理念,改變以往教學理念,對一些不符合時代精神的觀念要及時地拋棄。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掌握新的教學觀念和方法,以新課改為契機,貫徹和實施初中數學教學活動建構式教學的思想方法,掌握構建教學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在教學中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形成一套適合學生學習的系統教學觀念。
(二) 轉變教師的角色
教師在進行構建數學活動的時候,要進行教師角色的積極轉變,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主體,教師起到引導和幫助的作用,通過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和探究,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學習的習慣。教師在構建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找一些貼近課本知識的內容,構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集知識性、趣味性、學習性、探究性、開放性于一體的活動,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參與和充分的思考,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體現出建構式數學教學方法的激發學生熱情、啟發學生思維,增強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效果,有效提升數學教學效率。
(三) 理論聯系實踐
初中數學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構建時,要充分考慮知識內容和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將生活中的一些有關的知識、背景恰當地融入到數學教學活動中,豐富數學教學的內容,增強學生的理論知識實際應用的能力,將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體形象的生活實際問題,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啟發學生進行充分的思考,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意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再感覺數學單調乏味,有效地提高數學構建教學的效率。
(四)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的學習離不開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構建教學的時候,要注重啟發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通過有效的課堂活動構建,還原數學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分析歸納原則,讓學生從具體的事物上,運用數學的思想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由具體的思維向抽象的思維進行平穩的過渡,培養起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初中數學教學活動構建中,教師應該精心地選擇一些有利于開發學生思維能力的素材,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究,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習慣。
(五) 鼓勵學生進行全面參與
傳統教學的不足就在于學生進行教學參與的活動比較少,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構建教學的過程中,要選擇一些適合全體學生的話題和活動,讓學生能夠進行積極的參與,活躍課堂教學氣氛,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讓學生能夠進行自主的學習和探究,體現學生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擁有學習的方法和能力,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的主動性,提高構建數學活動的效率。在教學中,老師要提倡和鼓勵學生進行全面的參與,相互之間進行密切協作和配合,讓數學教學活動有序高效地進行,推進構建式教學的深入開展。
三、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建構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容易地掌握數學知識,理解知識的內涵,把握具體形象思維到復雜抽象思維的過程,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促使學生能夠積極自覺地進行學習和探究,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羅新兵,李晶.數學生活化的含義與功能及其情境標準[J].數學教育學報,2011,(4):43-46.
[2] 曹一鳴.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與“數學化”[J].中國教育學刊,2006,(2):46-48.
[3] 陳克勝,潘鳳.新課標下數學活動課的現狀分析與思考[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7-9.
作者簡介:任廷妃,貴州省銅仁學院附屬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