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立勝
摘 要:擁有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有利于人文素質的培養,而人文素質的培養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其中美術教育在這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美術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具有獨特的魅力,發揮著重大的功能,由于美術教育具有的人文性質,再加上高中階段是青少年培養人文素質的最佳時期,使美術教育成為我國高中階段學生非常有必要重視的一門藝術課程。如果擁有先進的基礎美術教育理念,良好的教學方法,不斷進行開拓創新,合理利用美術教育這一媒介,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在廣泛的基礎美術教育中不斷練習,就能大幅提高學生的美學核心素養。本文將重點闡述高中實施美術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美術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的作用。
關鍵詞:美術教育;人文素養;校園文化建設;作用;價值研究
一、 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高中學校開展了像美術課這樣多樣化的課程,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依據《美術課程標準》要求: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高中教育階段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美術教育的功效在社會建設和人文素養中得到越來越明顯的價值判斷和積極體現,我們更應該積極探索先進的教育理念,引進優秀的教育方針,促進美術教育的大發展,不斷提高學生的美學核心素養,豐富校園文化。
二、 美術教育課程對提升人文素質作用重大
人文素質教育可以通過知識傳授和環境熏陶的方式使人們在學習和日?;顒又袑r值觀念、道德標準、人生態度和思維方式轉化為自身所需要的氣質,從而達到提升自我的效果。從美術課的性質上來看,美術是人文性質的課程。可以說美術課凝聚了人的各種思想意識、道德感情、價值觀念,具有豐富的人文精神內涵。美學關注人們的精神領域,注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因為任何的美術作品都脫離不開時代的背景,都有它特定的文化環境。開設美術教育課程,對提升人文素養具有重大的意義,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三、 通過美術教育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途徑
(一) 欣賞作品,發現人文關懷
美學以及自己獨特的方式來進行人與世界的交流,在人類發展過程中,美學行為起到了催化道德的作用。鑒賞美術作品,要了解美術作品,作者的生平經歷,以及該作品形成的原因,同時也不能忽略大的時代背景。自美學產生以來,美術作品都在不斷地記錄著人類社會發展的每一個步伐。不同的國家、時代、民族的美術作品,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反映著那個時代的作者對當時生活環境的理解和看法,所有的情感都蘊含在那一幅精致的作品中。而我們今天需要的就是通過一幅幅美術作品的欣賞去深入體驗到當時的文化環境。人美版美術鑒賞《美術作品的意義與價值判斷》,以羅中立的油畫《父親》為例,這幅畫以領袖像的規格描繪了一個樸實憨厚的、操勞了一輩子、幾乎是現實形象真實翻版的農民形象。當我們引領學生欣賞這幅作品時,就需要了解這幅作品在當時的“獨特性”所在:它以人道主義的情感述說著對中國農民的關愛和對鄉土的眷戀,它以現實主義的敘事表現使觀眾直接了解自己身邊的現實并引起人們的思考,從而引起更深層的傷感或人道主義情感。并通過對這幅作品細節的分析和展現,帶領學生深刻體會作品產生的時代性和作者細膩的情感。
(二) 美術欣賞以人文意識作為重要方向
美術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一門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在美術教育的發展歷程中,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主要體現在美術的功能方面。高中階段的美術鑒賞課,是整個美術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部分,它的價值走向應該是以教育價值為主。我們進行美術課的鑒賞學習,并不是為了通過學習美術專業知識,而進行美術專業型的人才培養。我們僅僅是將美術課作為一門普通的藝術課程,讓絕大部分高中在校學生能夠通過欣賞藝術作品,使自己的藝術素質和個人修養得到不斷的升華。在更加重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局面下,美術課更是作為重要的一個途徑成為了學生學習的一門課程。當學生在進行學習美術作品時,他們將自己置身于特定的文化情境中,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化藝術中的人文精神,不斷發展學生的審美眼光,陶冶審美情操,從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
(三) 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有大展身手的平臺
在美術的學習過程中,老師沒必要規定學生如何去做,指定一條循規蹈矩的道路,而是應該想辦法讓學生自己思考如何去做,讓學生有一個大展身手的平臺。當學生擁有自主權時,就會對美術課產生一種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對學習的美術作品進行思考和探求,不再會感受到美術課是一種負擔,而且能夠在美術課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極大的精神鼓舞和內心的滿足。而且學生自己主動參加美術的教學實踐,自己動手發現問題、克服問題,可以增加學生的樂趣,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美術教學中的人文情懷。學生能夠把自己的特長得到更好的發揮,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更具有自主學習的自覺性。
四、 高中美術教育對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優勢
(一) 美術教育是一門開放性質的課程
美術課程在一定意義上是一門開放性質的課程,它可以不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如果可以,學生可以把自己想要發揮的內容盡情地發揮出來。學生可以說是一種有著強烈主觀意識的自我生命體,在激勵下,他們樂于表現自我。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敢于想象,大膽地推陳出新,進行創作,主動探索,獲得新的知識。美術課程的開放性質很大程度上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行了要求。例如在人美版美術鑒賞《新藝術的實驗——西方現代藝術》的學習中,可以選取某位藝術家的作品讓學生進行交流分析甚至展開觀點的辯論,這種思想的碰撞更加激發學生對現代藝術作品的好奇,從而展開自主的探索和發掘,這樣的課堂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把學生放在主要位置。積極自主的學習方式也能深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辨品格。endprint
(二) 美術教育是一門綜合性質的課程
沒有人能夠生活在一個孤島上,社會是一個整體,人是一個整體,同樣,美術教育也是一個整體,它是一門綜合性質的課程,各個知識板塊之間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相互聯系,互為幫助的。美術課程綜合性質的特點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它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美術作品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多元化的格局,從而提高了自身的思路和眼界,打破了限制自己的框架,這是具有綜合性特征的一個獨特的優點。同時欣賞不同風格的作品,品味其中的感情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情感與想象的綜合過程中也會使得學生產生一種全新的體驗。
(三) 美術教育是一門實踐性質的課程
有實踐就會有變革,在美術的學習過程中,很多同學喜歡模仿借鑒。不可否認,初期的模仿和借鑒是學習美術的一個有效途徑,但是隨著學習深入的發展,一味地模仿,缺乏實踐,就會導致失去自我,變成了沒有自我的一種機械性質的學習。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自我,也就失去了學習的意義,因此,學生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敢于大膽的創新,摒棄傳統中自己認為不合適的東西。要勇于實踐,用自己的雙手開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美術學習的精髓就在于與眾不同,沒有新意境,也就沒有了生命。齊白石老人曾經說過,“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句話就是要更加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勇于實踐,具有革新意識。只有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大膽創新,積極實踐,才能夠不斷推動文化建設的發展。
五、 結束語
通常意義課程上的美術教學中的道德教育,人文素養不同于思想品德課中的直接說教。它可以在豐富的知識中,學習中,能力培養中潛移默化地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美術教學課程中,利用各種豐富的美學作品資源讓學生領會到美的體驗,這對學生的心靈是一種升華。通過高中美學教育,讓學生可以寓學于樂,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促進了自身人文素養的提高。事實上,美術創造是一個無限的過程。用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把對美術作品中的感情與自己生活中的實際經歷相結合,自然而然地去體會美術藝術品中的豐富人文內涵。在體驗優秀的藝術作品時,我們不僅能從豐富的畫面中得到直觀的視覺上的享受,還可以深入作品內在的深處體驗精神上的共鳴,從而加深了對生活的熱愛對藝術的熱愛??梢哉f,高中學校開展的美術課程,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孫鑫.論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2]張永龍.通過基礎美術教育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