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摘 要:翻轉課程是一種創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新媒體技術支持下,翻轉課程教學模式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展現了廣闊的前景。本文從翻轉教學的內涵及特征出發,列出了高中地理運用翻轉課程的意義,提出新媒體支持下高中地理翻轉教學保障措施,意在推動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的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高中地理;教學實踐
一、 翻轉教學的內涵及特征
(一) 翻轉教學的內涵
翻轉課程式教學最早出現在美國,是阿密大學教授在“經濟學入門”時采用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英文是FLIPPEDCLASS MODEL,中文翻譯為“翻轉課程式教學模式”。基于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教師與學生的角色發生變化,學生可以在家完成預習或學習的任務,而將課程變為師生和生生互動交流的平臺,教師不再單純地去傳授知識,而是引導學生發現、理解、解決問題。
(二) 翻轉課程的特征
1. 教學形式的改變
傳統教學模式以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為主,教師將每節課的重點或難點板書在黑板上,學生跟隨老師的教學步驟記筆記,它是一種“課堂講解+課后作業”的教學形式。翻轉課程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剛好相反,它是一種“課前學習+課堂探究”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成為師生交流和探索問題的場所。
2. 師生角色的改變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是知識交互和應用的中心,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固守成規的教學模式易禁錮學生的思想。翻轉課程教學將師生角色做了調整,這種模式中教師作為答疑解惑、知識運用的引導者和推動者,在課堂交流和互動中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
3. 課程時間重新分配
翻轉課程教學是基于現代化信息技術而產生的,學生利用課下時間瀏覽網頁,自主學習課程知識,并在班級群或社交平臺上討論自己遇到的問題,教師在線回答每位學生的疑問。相對于傳統“一體化”教學模式,翻轉課程教學將授課時間轉移到課下,課堂成為師生和生生交流互動的平臺。
二、 高中地理運用翻轉課程的意義
(一) 加深對知識的鞏固與理解
學習應該是自發性的行為,它能夠使學生本身受益,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和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傳統教學模式重點放在教師備課上,教師對每個知識點摸透后通過課堂講解傳授給學生。翻轉課程教學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遇到疑難問題可通過互聯網向他人咨詢、請教,這種探索知識的過程即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二) 促進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獨立思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它能夠間接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對學生日后發展有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班級看作一個整體,教師僅依靠大綱要求實施教學任務,并未從學生個人狀況考慮。翻轉課堂教學鼓勵學生自己探究知識的奧秘,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學會與同伴之間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
(三) 有利于提升整體教學質量
高中地理涉及很多經緯度計算的題目,只憑借想象學生很難理解它的來龍去脈。在新媒體技術的支撐下,學生不僅可了解到地理書面知識,而且還可以探索宇宙的奧秘,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傳統教學模式以應付考試為主,翻轉課程教學從教學需求出發,對地理知識進行全方位講解,有利于提升高中地理教學質量。
三、 新媒體支持下如何保障高中地理翻轉教學的實施
(一) 教師層面
1. 明確翻轉課程的實質
翻轉課程教學最典型的特點是師生角色的轉變,有些教師對此感到不適應。職業角色告訴他們“教師高高在上”,學生本應該“俯首稱臣”,這條“鴻溝”幾千年不曾改變。但事實證明傳統教學模式已不適應時代發展,教師應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促進個人思想和知識結構的更新。
2. 提升個人專業教學能力
教師應具備專業知識、管理能力、抗壓能力等素質,可以指導學生在地理作業方面的問題,同時也應具備管理學生的能力。翻轉課程教學的重點是課下時間的運用,如何扭轉學生思維,合理化運用課余時間這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內容。針對地理課堂特點,結合新媒體教學的優勢,對學生實施個性化教學,督促每位學生的進步也是教師個人教學能力的體現。
(二) 學生層面
1. 改變學習觀念
傳統教學模式以應試為主,學生對高考大綱要求的內容感興趣,對周邊的地理常識問題忽略不計。翻轉課程教學則以適應時代發展為背景,提倡學生全方位理解和探究知識的內涵,學以致用。因此,學生首先要改變學習觀念,清楚認識到學習的本質在于應用,“技多不壓身”,多學些知識對個人成長有益無害。
2. 提升學習能力
中國學生的思想普遍懶惰,教師講解什么知識,自己記錄什么知識,相關知識的擴展非常少,因此中國學生的創造力比外國學生差些。翻轉課程教學的優勢在于對新媒體的運用,學生可自由地瀏覽網頁和自主學習,整個學習過程是愉悅的、舒心的、積極的,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會格外用心,從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 學校層面
1. 提供軟硬件的支持
翻轉教學在新媒體支持下能夠得到更速度的發展,因此學校應增加軟硬件設施,推動翻轉課程教學的實踐。高中課程任務繁重,偶爾設施新媒體教學不僅能舒緩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是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一項有效措施。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學校應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以優質的軟硬件環境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
2. 營造翻轉學習氣氛
如今,廣大學校師生已認識到傳統的教學模式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教師也在追求教學形式的改變。但由于受高考制度的影響,各學校仍以書本知識教學為主,普遍實施翻轉課程教學仍有難度。從教育改革的角度出來,鼓勵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翻轉課程教學,營造一個大的翻轉教學環境,才能有利推進翻轉教學的實施。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基于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的翻轉課程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和自主性。但受應試教育制度影響,全國范圍內實施翻轉課程教學仍有一定難度,應從教師、學生、學校三方面給予調整和改變。
參考文獻:
[1]金一杰,王良玉,李詩等.新媒體時代新聞英語翻轉課程實踐探索[J].時代教育,2012,3(12):12-16.
[2]何偉康,肖憑.新媒體應用下的翻轉課程研究[J].科教周刊壇,2013,6(1):15-20.
[3]莊超輝,陳水生,李怡娜等.《新媒體營銷》微課程翻轉課程教學設計探索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3,5(2):16-19.
[4]李學敏,崔安琪.高中地理翻轉教學模式下的“項鏈式”教學法實踐[J].地理教學,2013,5(6):20-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