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珍
摘 要:在新課程理念中,衡量一節課好壞的標準,主要看它是否引起學生了注意力以及是否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良好的課堂導入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可以起到積極有益的作用,即所謂的“課伊始,趣即生”。也就是說,要想讓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牢固的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需要教師在合理設課堂導入。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就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導入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策略
小學語文是語文學科學習的基礎階段,是學生積累詞匯、培養文化底蘊的最佳時期。所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來說極為重要。而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是由課前導入的質量決定的。教師為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務必給予課前導入一定的重視。完美的課前導入不僅可以引起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的興趣,同時也可以活躍課堂學習氣氛,開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一、音樂導入,創設豐富情境
小學生的思維發展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于這些感官直接刺激的要素反應比較靈敏,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的特點借助與緊密聯系的歌曲、視頻、動畫作為課堂導入,這種方法既能讓學生在情感上引起學生共鳴,活躍課堂氣氛,使他們在寬松的氛圍中學習。如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內閱讀教學時,對于閱讀文章《歡慶》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選擇《今天是你的生日》這首歌曲導入,學生對于這些熟悉的歌曲便很快進入角色,陶醉其中,并隨著優美動聽的旋律唱了起來。這時候教師可以因勢利導,讓學生在余音繚繞中水到渠成的進入詩文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故事導入,激發想象
衡量一節課導入的好壞,主要看它是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小學生都愛聽故事,用故事的形式導入能夠很快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教師如果在課堂中根據學生這一特點以一些故事導入課文,這必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三顧茅廬》時,教師先講了諸葛亮的鵝毛扇:學生對這個故事非常感興趣,對里面的主人公諸葛亮有了強烈的探索欲,這時再進入文本教學,學生帶著好奇感很快進入文本,在歡快的學習氛圍中達到情感與知識的最佳狀態。當然,導入的故事一定要跟課文有一定的聯系,這樣才能使學生從動人的故事情節中過渡到課文中來,從而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
三、游戲導入,調動學生積極性
孩子生性活潑,天生愛動不愛靜,最喜歡的就是游戲。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陳琴鶴先生說過:“小孩子生性是好玩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比绻軌虬延螒驇У秸n堂教學中來,讓學生們邊玩邊學,玩學結合,就能夠大大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
比如,我在教授《曹沖稱象》這一課時,上課前我先拿了一桿電子秤,看著我拿的東西,學生們睜大了好奇的眼睛,不知道我要干什么。我故作神秘地說:“孩子們,上課前咱先來做個游戲好不好?”一聽說做游戲,孩子們熱情高漲。我拿出電子秤,讓他們來稱東西。孩子們高高地舉起手,爭先恐后,拿著自己的東西跑到講臺上,這個稱書包,那個稱書本,有的稱鉛筆,有的稱橡皮,還有的孩子把頭上的發卡都取下來稱量。孩子們個個都想參與,課堂上氣氛熱烈。接下來我說:“我們現在稱物品可以用稱,不但方便還很準確。那么,在古代要想稱一頭大象的重量該用什么方法呢?”學生搖搖頭,面面相覷。我趁熱打鐵說:“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曹沖稱象》,課文將會告訴我們古代人是怎么做的?!?/p>
四、問題導入,以疑促思
學貴有疑,疑則進也。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質疑是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更是發揮其主體性的重要手段。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質疑,教師首先要創造輕松的氛圍鼓勵學生質疑,在學生敢疑的基礎上讓學生掌握“問”的基本方法,使學生善疑,學會把學習過程中有價值的疑難點提出來。在教學中對學生敢于質疑作出肯定后,我們可以再通過啟發學生分析哪個問題提得好?為什么?來使學生逐漸把握住緊扣主題或重難點的問題才是有價值的問題。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從課題、文章關鍵詞句、標點符號處等方面引導學生質疑。
如在教學《和時間賽跑》一課時,筆者就引導學生圍繞課題質疑,學生提出了“誰和時間賽跑?為什么要和時間賽跑?怎樣和時間賽跑?結果是什么?”等問題,從課題入手,層層深入為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作了很好的鋪墊。《可貴的沉默》一課中,有這樣一個句子“教室里又熱鬧起來,只是與沉默前的熱鬧已經不一樣了?!睂W生圍繞這個句子提出了這些問題:“現在教室里因為什么而熱鬧?”“沉默前的熱鬧是怎樣的?”“兩次熱鬧有什么不同?”筆者根據學生的提問相機引導學生思考,文章哪些自然段在寫沉默前的熱鬧場面?哪些自然段在寫沉默后的熱鬧場面?從而使學生理清課文的結構,加強了對知識的理解。
結語
在小學語文課文導入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有很多方式與技能,教師在采用這些方案時要盡量靈活。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前提下,使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生動靈活、豐富多彩。通過不斷提高教學導入藝術,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的藝術性與實效性,不斷揣摩學生心態,不斷總結課文導入藝術,使每一類型的課文都有其獨特的導入模 式。正所謂:“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边m合于自己所教的學生,能夠使課堂導入技術服務于課堂,才是真正的課堂導入。
參考文獻:
[1]沙慧.低年級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2).
[2]羅長松.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環節探析[J].南北橋,2017(2):66-66.
[3]童瑤.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9):74-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