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課改倡導“自主學習”是學生發自內心的“要學、想學、樂學、會學”,是發揮學生能動性的一種學習。在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是教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是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解決當前家長集中反映的問題的有效途徑。另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導致其生理和心理發展的差異性,從而影響其接受知識的能力。而新課程理念下的分層教學前提是保證班級授課制度不變,以此為基礎,在同一個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同一班級不同層次和類型的學生,分別實行與學生所處的層次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分層教學針對的是全體學生,是“因材施教”這一思想的具體化。
關鍵詞: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自主學習
分層教學的宗旨是任何一種教學工作都要從實際出發,抓住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師的教授過程應該以學生的學習為基礎和根據,分層與提高,從而達到班級整體的優化。下面談談我在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做法:
策略一、 在學習過程中分層遞進,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老師只應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的分層要求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采用相應的學習起點、學習坡度和速度以及學習方式,實際上也是為了適應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我把全班學生分成9個小組,每組6個人,分為A、B、C三個層次,明確跟學生講,B、C是流動的,根據課堂上的表現及考試的成績進行調整,剛開始分到C層的學生心里不是滋味,但很快就調整心態,認真去預習,復習,不會的問題還會跟同組的同學請教、討論,盡量讓自己在課堂上表現好一點,希望能成為B層次,而B層次的學生看到C層次的學生那么認真,上課也不敢含糊,更加認真聽課,積極動腦、動手,認真思考、討論。而老師方面,則是把問題設計成A、B、C三個層次,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回答問題。學生對函數較難理解,從而產生了厭學情緒,也就阻礙了思維的發展,教學時我就講了法國數學家笛卡兒的故事,介紹了他不平凡的一生,學生聽了不禁肅然起敬,同時也對這個笛卡兒的直角坐標系產生了興趣,都想探究其中的奧秘,一下子提出了好幾個問題:“為什么一次函數的圖象是一條直線?其他函數的圖象會是什么樣子呢?”“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是由什么確定的呢?”對于這些問題,我沒有給予回答,而是給出幾個不同的函數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主探究,互相討論,最后得出結論。從而發展了思維的求異性、獨創性,這樣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
策略二、 在學習反饋中分層遞進,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不同層次的學生智力因素是差異,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就有強弱之別。如果對每個學生的訓練都采取同一標準,那么較差的學生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因此,在做練習訓練時,設計有側重層次的練習,采取不同的訓練要求,避免好的學生“吃不飽”,差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參與訓練的機會,提高整體水平。
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初三總復習時,在復習到混合運算時,我讓每個小組的學生輪流出題目,讓其他小組的學生解答,題目出得好的給予獎勵,做對的也適當獎勵,但做錯的要反扣分數。這下子每個小組學習熱情高漲,積極的想題目,銳角三角函數、求無理數的絕對值、冪的乘方等等都用上了,連平時懶得動筆、上課愛打瞌睡的學生都爭著搶著上去做題目,為小組爭光,效果非常好。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的課改精神。
策略三、 在學習評價中分層遞進,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研究學生,掌握學生的特點,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有研究資料表明:激勵性語言評價可使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面向全體學生的每一個方面,讓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希望得到激勵是每個學生所期盼的,特別是學困生,對激勵的渴望更加突出,這時教師就要發揮好激勵和引導的作用,幫助學生跨過自己心理的“坎兒”和思維上的障礙。尤其在分層教學環節中,教師必須明確哪層學生達到哪個度,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評價,及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多角度評價,改進學習方法。希望得到激勵是每個學生所期盼的,特別是學困生,對激勵的渴望更加突出,這時教師就要發揮好激勵和引導的作用,幫助學生跨過自己心理的“坎兒”和思維上的障礙。我們可以從課堂上的表現,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問題的層次性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只要學生有一丁點的進步都應該通過評價加以肯定,鼓勵學生不斷進步,不斷發展。從多個角度去評價學生,引導學生在自我評價,同伴評價時都要從多個角度去評價。如果教師能從多個角度去發現學生的閃光之處,使學生覺得自己受到尊重、受到欣賞,就會更加努力的在課堂上去表現自己,那么他的學習成績就會越來越好,各方面也會越來越好。
策略四、 建立激勵機制,促進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的理念”能引導全體學生的學習收到實效的教學、能訓練學生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不好”到“好”的教學、能引導學生力求更高效率有所收獲的教學。在課堂中引進激勵機制對有效教學會產生什么影響呢?現代教育教學強調以人為本,提倡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自主發展。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課堂上所學內容。
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培養各組小組長的能力,發揮合作學習對學生個體發展的激勵作用,設立幾種獎勵機制如:哪個小組的學習氛圍較和諧、討論問題熱烈、回答問題積極,均給予小組長獎勵,根據各個小組每位同學的不同表現進行獎勵;一周總評一次,根據分數選出前三名,可分別獲得智慧小組稱號、最和諧小組稱號、超強大腦小組稱號等,再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有了這個獎勵機制,在學習過程中,每個小組長知道自己在小組中的位置,都盡量發揮自己的能力,小組中那些成績較差,不善于思考,不善于言語表達的同學一改平時上課的狀態,積極認真的聽講、思考、回答問題,每個同學都想為小組掙得一份榮譽,不想拖后腿。當時擔心那些愛講話、調皮的學生會趁機搗亂,事實證明,這份擔心是多余的,因為他們都很在乎這份通過自己努力得來的榮譽,他們會齊心協力為著共同目標而努力,小組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每個組員的努力程度,因此合作學習小組之間的評比讓每個學習個體產生了一份以小組為榮的責任,這種責任激勵著他們不斷地進步。每個同學都能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有利于增強小組優勝的信心,促進小組成員參與學習,參與競賽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有利于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揮。可見,合作學習對個體發展的激勵作用不容忽視,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促進了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讓學生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課堂上所學內容,促進有效教學。
總之,課堂上采取分層教學,分層不分班,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參與訓練的機會,可以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教學,從而獲得一種自我滿足與成功感。有利于鼓勵學生勇于創新,鼓勵學生不囿于常規,敢于突破陳規,從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非邏輯性和躍進性,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提高整體水平。
作者簡介:
黃美蓉,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南靖縣湖美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