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隨著對教育的關注與重視,民眾普遍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力度不斷加大。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因先天疾病、后天事故或病變誘發殘疾,無法到學校接受正規教育的學生,為此,社會創辦了一些特殊學校,使這些人同樣可以接受正規教育,學習知識,掌握生存技能,為殘疾孩子辦實事,滿足他們渴望獲得優質教育的需求。本文以聾校為例,闡述聾校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希望可以為其他聾校開展教學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 聾校;初中數學;活動課
耳聾的學生在學習知識時難度較大,無法通過聲音進行學習,只能通過手語、圖片、活動等進行學習,與正常學生相比,學習效率較低,授課難度較大,學生無法有效接受知識,需要循序漸進的開展教學,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為學生創造有利的學習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一、 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分組
針對學生存在的差異,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分組是聾校初中數學教學開展活動課的基礎,通過恰當的分組,準確的備課,才能夠促進活動的順利實施,因此,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分組十分必要,不僅可以提高活動質量,還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一般情況下,在對學生進行分組前,需要對學生進行模擬測驗,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與學習能力,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分組,將學生分為三組,第一組學生,反應快,接受能力較強,聾生耳聾原因不同,耳聾的年紀不同,因此,利用手語溝通、解決問題、學習問題的能力不同,一些年紀小甚至天生就耳聾的學生語言發展緩慢,學習難度極大,很難理解數學知識。一些年紀較大耳聾的學生在耳聾前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語言發展較好,理解能力較強,在學習手語后,對一般問題都能夠有效的理解,因此反應較快,接受能力較強,教師可以根據綜合因素與成績,對學生進行分組。第二組學生,反應能力與接受能力一般,教師在選擇活動的過程中,需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在體現教學大綱基本要求的情況下選擇恰當的活動,確保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學生能夠聽懂、學會,掌握數學知識,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第三組學生,基礎較差,接受能力較差,針對此部分學生的教學,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提升學生自信心,使學生相信,只要努力付出,就可以獲得收獲,主要進行一些簡單的知識講解,由簡入難,循序漸進,達到基本的教學目標,保證學生學有所成。
二、 結合學生實際選擇恰當的活動內容
耳聾學生會覺得自己與眾不同,低人一等,因而,耳聾學生普遍缺乏自信,缺少學習的信心,再加上學習難度較大,會遇到各種阻礙。因此,學生學習效果較差,缺乏學習的興趣,缺乏學習的信心。為解決此問題,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對癥下藥,選擇恰當的活動內容,寓教于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確保數學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結合學生實際選擇恰當的活動內容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進行角色扮演與情境模擬活動,通過情境模擬,在活動中潛移默化的實施數學教學,講解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第二,創設活動情境,開展豐富的數學活動,通過創設活動情境,可以增加數學活動的趣味性,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學習創造有利的條件。通過競賽活動、合作學習活動等開展數學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全等三角形”時,教師可以組織找規律活動,將普通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與全等三角形等三角形混合在一起,要求學生進行配對與分類,通過查找規律,領會全等三角形的規律,體會三角形的特點。
三、 在授課過程中呈現貼近生活的材料
在授課過程中,融合恰當的活動,選擇恰當的貼近生活的材料尤為必要,不僅關系到授課質量,還關系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授課過程中,呈現貼近生活的材料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選擇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材料,耳聾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生活技能,為今后的獨立生活,獨立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因此,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以為生活服務為目的,需要選擇恰當的生活材料開展教學,實施活動課,提高教學質量。第二,選擇學生經常接觸的,可以理解的材料,耳聾學生對于一些聲音、音樂等內容不夠了解,因而,對于一些無法親身體會的內容無法有效理解,因而,需要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選擇生活材料,達到理想的數學教學效果。
四、 選擇具體真實的材料開展活動與教學
認知發展理論強調,兒童的思維與智慧發展,是兒童主體認知與體驗中經過順應與同化實現的,因此,選擇具體真實的材料開展活動與教學十分重要,是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氛圍,開展豐富活動的有效途徑。選擇具體真實的材料開展活動與教學十分必要,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第一,要求學生根據真實的生活事件、真實的材料開展活動與教學,在活動與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確保數學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第二,要求學生選擇具體真實的材料,以生活為載體,開展符合耳聾學生實際需求的,提升耳聾學生生活技能的活動,完成教學任務,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聾校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活動課十分重要,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針對聾校學生,分析學生的學習基礎與學習情況,開展針對性教學,通過因材施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分組,選擇恰當的活動與材料,可以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葉芝.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開展有效教學[J].學周刊,2015,(27):54.
[2]張建超.淺談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式學習[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0):107.
[3]張定智.淺談在農牧區學校如何開展數學活動課教學[J].學周刊,2011,(29):24-25.
[4]解天生.聾校初中開展數學活動課的策略[J].現代特殊教育,2002,(11):27-28.
作者簡介:
孫彥玲,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寧夏特殊教育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