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音樂教學研究中,要想真正培養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就需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生活等各方面進行。同時還要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喜愛之情,只有學生發自內心進行自主性學習,才能最大化提升學生鑒賞音樂的能力。近年來,我國一些音樂節目的出現也促進了高中生對音樂的關注,包括《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等,打開了高中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促進了鑒賞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鑒賞能力;培養
一、 引言
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能夠增強學生自身的藝術感,深化高中生對音樂的感知和理性認知,并且促進高中生音樂藝術的培養。
二、 增強高中生鑒賞音樂的興趣
無論在哪種學習中,興趣永遠都是學生學習的根本所在。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的學習中,高中生基本已經具備了一些鑒賞音樂的知識,教師應該持續增多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融入學生的學習中,發現并了解學生對哪類音樂的興趣較大,從而針對性地做出相關教學方案。如,一些學生熱衷于當代流行歌曲,然而在教師詢問作曲家或者作詞家的時候,卻并沒有很多學生能夠回答出來,這種現象也就說明了部分高中生只是單純的喜歡曲目,卻并沒有對音樂進行深入的鑒賞。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對音樂種類的興趣進行鑒賞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了解音樂中包含的藝術感,并引導學生鑒賞優良的音樂。教師將大多數學生都感興趣的一首音樂拿到課堂上,抽取10-15分鐘的時間為學生講解其中的內涵,包括這首音樂的創作背景、寫作風格、歌曲創作等,其次與即將學習的課程進行比較,引導學生培養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例如,在學習《黃土高坡》課程時,教師可讓學生認真聽其中歌詞所表達的場景和情感,為學生講解音樂的寫作背景,充分體會到西北地域色彩。同時,可讓學生自行查找相關資料,并進行提問,進一步加強學生主動性發現音樂中的美。
三、 積極發揮生活相關性
音樂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而高中生同樣也具備一定的生活經歷,無論是情感上,或者是生活中。很多高中生對自身情感缺乏正確的認識,而一些音樂就會很容易對其產生情感共鳴,導致做出一些不合常理的事。高中生正是感情豐富的成長階段,對于一些音樂的認識大多數學生都會站在自身的角度進行,并不能真正體會到音樂的核心內容以及包含的情感。在此教師就更加需要及時了解學生日常的生活狀態和情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開發,從而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完善學生內心情感。
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音樂鑒賞,就需要通過學生真實的生活情況進行,音樂與學生的真實生活相互結合能夠引起學生更多的重視和樂趣,音樂中表達出的情感更加符合學生的生活,在鑒賞音樂的過程中融入相應的情感,能夠促進學生自身去領悟更為準確的鑒賞方法。例如,在學習貝多芬的《獻給愛麗絲》這首音樂時,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認識到貝多芬創作這首音樂的背景,充分感受貝多芬在這首音樂中包含的矛盾與真實情感,同時,教師應重點強調學生帶著感情來鑒賞這首音樂,這樣就使得學生專心的欣賞,并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音樂藝術以及感情升華。
四、 分層次進行鑒賞
學習需要從簡到難,鑒賞音樂同樣也需要層次進行。首先是民間音樂到西方音樂的鑒賞。中華民族具有十分濃厚的歷史,而許多歷史故事也都有相對應的音樂來描述,不同民族之間的風俗習慣不同也就決定了其民間音樂的不同。讓高中生學會鑒賞民族音樂也能夠增強其民族責任感,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現代化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民族音樂的魅力,從而產生學習民族音樂的高度興趣。例如,在進行《春江花月夜》的鑒賞時,教師可查找部分相關的圖片和資料讓學生觀看,充分了解音樂中所描述的場景,并感受民族音樂存在的價值,同時還能促進學生對民族樂器的認識。然后向學生講述西方音樂,如《命運交響曲》等,使學生掌握更多的音樂語言。
其次則是聲樂曲到器樂曲的鑒賞。聲樂曲的特點是具備較為簡單的結構,且歌詞的表達完全符合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與情感,在高中生中比較受歡迎。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要抓住這一點培養學生對聲樂曲的鑒賞能力,講解作詞、作曲人的故事背景以及音樂的創建背景,讓學生充分了解音樂的產生,然后教會學生鑒賞音樂的韻律,最后要進行學生對歌詞的欣賞,逐步完成整首音樂的鑒賞。這樣在學習器樂曲時,不會由于沒有歌詞而感覺到有非常大的難度,反而還能夠提升學生對器樂的欣賞。
最后是器樂曲到交響音樂的鑒賞。器樂曲雖然沒有歌詞,但一般情況下表達的主題都較為單一,有利于學生掌握,教師應該利用這一點促使學生慢慢適應器樂曲的學習,逐步理解曲子的整體結構。然后在鑒賞主題多、曲式復雜的交響音樂時就不會覺得異常困難,最終幫助學生提升音樂鑒賞能力。
五、 學會積累鑒賞作品
高中生在培養自身鑒賞音樂的過程中,要積累優秀作品的鑒賞,尤其是其主題旋律,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同時也能幫助學生鑒賞其他作品。如《梁祝》的主旋律較為活潑,而學生在鑒賞時通常會想起作品的背景,融入部分感情。優秀的作品具備鑒賞的價值,而高中生在鑒賞過后更加需要積累相應的鑒賞知識,滿足自身培養藝術感的需求,進一步提升學生音樂鑒賞能力。
六、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生到目前為止,其思想、情感等發育還不夠完善,而欣賞不同的音樂作品能夠豐富其內心的情感。欣賞民族音樂,則能夠提升高中生民族責任心以及榮譽感;欣賞優秀流行音樂,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認識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而欣賞西方音樂,則能夠提升學生對西方音樂的認知,可以進行中西方音樂的對比以及融合。教師要讓學生在鑒賞音樂的過程中充分體現其樂趣,并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才能為學生今后
的音樂鑒賞發展做好準備。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尋找更加有代表性的優秀音樂讓學生鑒賞,不斷提升培養效率。
參考文獻:
[1]韓菁菁.基于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培養分析[J].戲劇之家,2017,(08):216.
[2]戴勇.談音樂欣賞教學的基本方法及鑒賞能力的培養[J].音樂生活,2016,(07):83-84.
[3]劉佳.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樂感及鑒賞能力的培養策略[J].黃河之聲,2016,(06):20.
作者簡介:張巖,廣東省湛江市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