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教育時期的數學教學,決定了它必須擁有基礎性、普遍性和長期性。把新時期課堂教學與實踐相結合,不僅是對老師的一個挑戰,而且是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基礎階段。處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高科技時期,要求老師不僅要具備創新的數學課堂教學思維方法,更要具備結合多種課堂內外實踐,促進學生數學興趣發展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
一、 引言
新時期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已由過去的教師、學生、內容“三個方面”轉變為教師、學生、內容、環境“四個方面”。通過四個方面的聯系溝通與整合,構建成了生動的、具有發展性的教學“成才環境”。其中最重要的方面當屬教學環境,它是課程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關鍵因素,教學環境分為課堂環境和社會環境,課堂環境包括:學生人數、教師個人能力、具體課件、教學氛圍等;社會環境包含:家庭教育、常出入場所、接觸人群等,數學教學方面的這些變化,把課堂內、外相結合,實現了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的理念。
二、 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一) 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單一性
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采取的是單一化的講課方式,學生沉浸在題海戰術中。教育者希望通過統一化、大眾化、標準化的方式實現教育教學目標,但是因為它是以應試為目標而制定的,這就忽略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差異性與個性化。課堂學習的進程只能適用于成績突出的一小部分同學,無法讓每一個學生都體會到數學的樂趣,跟上數學教學的腳步。我在生活中就曾多次出現這樣的情況,二年級的小學生,能熟練掌握書本中的兩位數的加減乘除。用人民幣買東西的時候,給了他15元,買了8元的東西,卻算不出售貨員應該退自己多少元。
(二) 新時期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以學生自我學習為主,老師教育指導為輔。”理論與實踐聯系在一起。新時期所展現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本質是:學生主體的轉變。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把老師放在了高位上,老師是知識學習的唯一來源,學生只能被動地吸收老師講授的內容;新時期的小學數學課堂,要摒棄這種單一化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師生平等交流、探討,開發學生的智商與情商。
現代高科技與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學生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課堂中可以適當地引進電子信息,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介于小學生所處在的年齡階段,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網絡資源只能作為特殊的輔助工具。
三、 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面臨的挑戰
(一) 小學生對手機游戲的癡迷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手機大量普及。手機游戲的趣味性與實踐性,成為了小學生心之所向。當代小學生對手機游戲的喜愛,正好體現了小學生對學習知識的渴望,對未知世界的新奇。他們之所以玩手機游戲,有的是為了在游戲中拿下高分,突出自己的智慧;有的是因為現實中得不到關愛,在虛幻中得到安慰;有的是因為家長喜歡玩手機,孩子長期看到父母習慣性的動作,當然會感到好奇。因此把游戲與小學課堂結合在一起,不僅能增強學習的趣味性,還可有效地避免手機對小學生的危害。
(二) 學生實踐能力較弱(以計算題為例)
低年級小學生的字跡潦草、書寫馬虎,這樣的學習習慣對數的運算有較大的影響。經常可以看到在批改學生的作業時,出現6、9顛倒,1、7互換等現象,有時候橫式寫:215÷5,列豎式的時候卻寫:125÷5等。
有些低年級的小學生認為計算題是“死題目”,不需要動腦思考,就憑著直覺下筆,常常造成錯誤率增多,口算能力下降。題目數量多的時候,為了早點完成任務,小學生易出現馬虎現象,單憑口算,不進行運算。題目數量少的時候,就容易出現輕視心理,沒有留出足夠的時間來進行練習。還有的小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驗算方法,花了大量時間,還不清楚題目是否正確;更有的小學生過于自信,直接忽略驗算這一步。由此養成了小學生算數后不檢驗的壞習慣,使其動手實踐能力減弱,導致運算上經常出錯。
四、 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與實踐之間的必然關系
“實踐是掌握真理的唯一方法”,沒有實踐,課堂成果就無法體現。那么,如何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與實踐相結合,讓學數學變成有趣的事呢?
首先,學習情景很重要,快樂學習總能讓學習效果突飛猛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情況,多引用生活中的關于數學的現象。適時創設學習數學的問題情景,使學生在問題情景中迸發出學習興趣,因而從自學,到好學,進而提升到樂學。下面是幾個學習問題情景創設的策略:課堂內與課堂外相結合,造成沖突情景,給學生以矛盾感,使學生思考里面蘊含的理論;新、舊知識結合,形成強大的“流水線”,讓知識的銜接無縫可尋……
其次,民主文化很關鍵,讓學生認識到是自己想學習,可以在課堂上形成“自由”的氛圍。課堂是老師引領知識的發源地,是學生思維碰撞的煉金場。為了讓學生能在課堂上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觀點,可以運用以下方法:(1)把問題開放化,釋放學生的思考空間。(2)把指導延遲化,讓學生盡情表達自己的觀點。(3)把評論激勵化,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理。
最后,心理學知識的運用必不可少,讓孩子們在快樂中輕松、高效地完成作業。例如,在上課前說:“同學們,如果你們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今天就少布置作業。”等到布置作業時,就說:“本來打算布置10道題目的,但是今天同學們上課表現很好,就只做7道題吧!”孩子們很高興,下一節課就會更加認真聽講。只有提高孩子們的積極性,增加完成作業的準確率,讓孩子們把課堂知識內化和吸收,才能實現“輕松學習,高效完成”的教學效果。
五、 結束語
只有讓孩子們喜歡數學、喜歡學數學和喜歡用數學,并且熱愛思考,才能使數學學習活動變得更加優質和高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以實踐為本,以多種教學方法為輔,從而實現快樂課堂。
參考文獻:
[1] 彭光明.數學教學方法思考與探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09).
[2] 王冬梅.智趣數學課[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1).
作者簡介:
于榮兵,江蘇省揚州市,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小紀鎮富民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