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學科在高中階段不同于其他理科科目,在很多學生看來,生物學屬于理科中的文科,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既要有理科的學習思維模式,還要有文科性的記憶模式。
就生物學習而言,生物學習是一個主動構建知識,內化知識,發展學生學習能力的過程。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難題對策
大量的調查研究表明很多高中教師都存在著這樣一種體會,很多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都存在著嚴重的偏科現象,學生對于某些要求記憶性比較多的科目失去興趣,如語文、英語、生物等。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因而學習動力不足。所以,切實提高高中生物教學質量問題是現如今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 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難題
(一) 教學基本理念,內容難以把握
教育教學的改革一直在發展,但是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很多老師無法掌握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高中生物教師普遍對新課程的教學目標非常模糊。新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在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基礎之上,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培養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從而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但是,很多老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有一點就是生物教師對新課程的教學內容不知道如何把握,也就是說,老師對新課程下的教學內容的教學深度難以掌握,而且現在的很多教輔資料與教科書并不是完全配套,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能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二) 教學單一,缺少課堂氛圍
眾所周知,生物學的大部分內容都來源于課本,也就是說從課外引進課內的知識量很少。也許恰恰是這個原因,導致了很多教師在講課時過分地依賴課本,甚至是帶著學生讀課本。當然,知識是來源于課本,立足于課本當然沒有錯,但是如果過分地依賴課本就會產生很多問題。老師在講課時照著書本讀,這會讓學生覺得教學方式非常單一,枯燥無味,失去了學習生物的興趣。長此以往,會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很明顯,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和老師都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三) 忽視評價教學的作用
高中生物涉及的知識非常多,知識點也非常雜亂,再加上很多高三學生都面臨著高考巨大的壓力,因此,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有失去信心的時候。因此,作為老師,老師的職責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多多鼓勵他們,給予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然而,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有些老師只負責機械的教學,不管學生有沒有真正地吸收知識,內化知識,忽視了對學生評價,學生也沒有正確地認識到自己。這一很嚴重的問題大大阻礙了學生自信心的增長,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二、 高中生物教學對策研究
(一) 培養學生思維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老師的正確引導與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否激發出來密切相關,那么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呢?首先就是要把握住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對學科的愛好。很多有經驗的老教師都會這么做,在課堂上提問時,非常注重提問的藝術性,通過不斷的知識引導,激起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讓其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教學中,老師應想方設法地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思維,引導他們自主的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即使是面對偏科的學生,面對非常有吸引力的提問,也會對這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的。
(二) 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
學習氛圍是學習的外在條件,卻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因此,營造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對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里所說的和諧教學環境,不是指簡單的傳統的教學模式那樣,老師在講臺說,學生在下面聽的教學方式,而是允許學生隨時打斷老師的講話,當學生有不同的觀點和對老師所講述的內容有所異議時,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來,更允許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和討論。這樣的學習氛圍,首先是消除了課堂上學生的拘謹,鼓勵他們大膽地提出問題,還可以調動激發學生對生物科目的學習興趣,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
(三) 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
單一的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感到厭倦,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設計出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生物學是由理論加上實踐組成的,對于理論知識的鞏固需要多加練習,因此,老師需要進行適當的課堂練習,因為研究表明,學生的課下作業完成的質量往往沒有課堂上好。那么,對于實驗的教學,實驗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去解決面對的現實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做到從認識—實踐—認識的一個飛躍。
(四) 課堂實例分析
在案例教學分析環節中,要注意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在學習自然界內的碳循環以及碳氧兩種元素的來源和去向以及這二者之間的轉換形式時,由于這一章節中轉換關系比較復雜,因此建議教師指導學生識圖,讓學生綜合應用之前學習的有關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關知識進行討論,進而讓學生加深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以及掌握情況。在物質循環這一章節中,有關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的特點和不同點較為復雜。在物質循環中,無機環境中的物質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復利用,而對于能量則不同,能量在生態系統之間的流動是單向逐級遞減的。因此,老師要引導學生畫出碳循環過程示意圖,搞清楚物質流動和能量循環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五) 完善評價機制
評價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在現實教學中,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針對現階段很多老師忽視了對學生的評價,一是老師無法了解自己的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二是學生也無法知道自己的學習能力到底如何。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有所了解,并且進行評價,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 結語
總的來說,關于高中生物教學問題中遇到的難題以及新課程下的改革,對老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老師要做到關注教育教學的質量問題,盡快適應新課程下的生物教學環境。不斷加強對新教材教學方法的探索和嘗試,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要求就是要求學生要有不斷加強的學習能力,以便適應新課程下的生物教學。
參考文獻:
[1] 尹林.“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學中的應用[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2] 姚立雪.高中生物的問題教學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3] 李淑丹.高中生物教學設計中的問題、歸因及對策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5.
[4] 唐謹丁.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
黃燕梅,高中生物一級教師,廣東省陽江市,陽江陽春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