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姝
摘要現代學徒制是通過學校、企業深度合作,教師、師傅聯合傳授,對學生以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與普通大專班和以往的訂單班、冠名班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同,現代學徒制更加注重技能的傳承,由校企共同主導人才培養,設立規范化的企業課程標準、考核方案等,體現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關鍵詞:室內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教學環境
室內設計專業為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與實踐能力,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并掌握消費者市場、材料市場、家居市場等室內設計相關市場與消費者的層次、需求等,而這些內容是學生在學校中單一的學習中很難了解并掌握的,這就需要學校、企業深度融合,教師、師傅聯合傳授,在室內設計專業中開展現代學徒制。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因為涉及到政府、企業、院校三方因素,因此對教學環境的要求比較高,那么,在職業院校中要想成功的開展現代學徒制需要哪些教學環境進行支撐呢?
一、政策環境
1.政府推出積極、優惠政策,為職業院校與企業搭建合作平臺
職業院校作為教育機構,要想實現與企業的深度合作、聯合教學、聯合培養,必須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才能為現代學徒制在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推行保駕護航。
之所以需要政府出臺政策為現代學徒制在職業院校的室內設計專業中推行保駕護航,是因為企業是利益的追求者,從企業的角度看高校,能為企業帶來的利益僅僅是高校能為企業提供人才,而與高校的聯合培養,從短期目標上看,無法為企業帶來其所追求的利益,因此,單純的依靠高校自身,無法實現現代學徒制在職業院校中的推行。這就需要政府出臺長遠性、規劃性政策,為職業院校與企業搭建合作平臺,出臺優惠政策,讓企業在現代學徒制的推行過程中,通過與職業院校聯合培養看到有利可圖,促進企業積極主動的與高校聯合、深度融合、聯合培養,為現代學徒制的運行提供政策性指導,以有效的推進現代學徒制在室內設計專業的運行。
2.職業院校制訂具體合作措施,保證校企深度融合
有了政府的政策指導保駕護航,有了企業參與的積極與配合,學院要在校企深度融合、現代學徒制的推行過程中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制訂好一系列校企業合作的具體方案與具體措施,為現代學徒制的推行提供最具體、最有效的方案。這些方案包括校企合作形式、教師、師傅的配備、待遇、教學模式的確定、學制的確定等等一系列具體內容,要做到詳實具體,具有可操作性。這樣才能保證現代學徒制在運行的過程中不受到阻礙,順利實施。
二、教學環境
職業院校室內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的推行對教學環境尤其是實踐性教學環境的要求非常高,這就要求學校與企業共同為學生建立相對穩定的實踐性教學環境——教學基地。教學基地中要有完整的室內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所需內容,如裝修材料、樣板間、家具、家電等教學中所需內容,讓實踐性教學基地成為室內設計專業學生的第一塊試驗田。
實踐基地不僅要提供教學需求,也要成為教師、師傅、學生展示個人專業能力的舞臺,擺脫室內設計傳統課程中閉門造車的現象出現,學生接觸的是真實客戶、了解的是真實的家裝、工裝市場、看到的是真實的設計方案,在教師與師傅的共同指導下,直接實現了由學生到設計師的轉變。
同時,教學基地還要為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提供依據,裝修企業要為室內設計專業提供優秀的設計師擔任師傅,在與教師共同培養的過程中提出建設性意見,參與到室內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中來,實現工作任務與教學任務的轉變,崗位標準與教學內容對接,讓學生真正的走進設計現場、施工現場、真正的與工人師傅溝通交流、真正的與客戶溝通交流,有效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與實踐技能。
三、教學團隊環境
職業院校室內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下的教學團隊,與傳統的教學團隊有著明顯的差異。它要求教師、師傅對課堂、對設計方案、對施工現場、對實踐環境有著較強的掌控與駕馭能力,因此,在推行室內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的過程中,要求教師要經常到企業中進行實踐,親自參與整合到企業的環境中,讓專業教師由學徒這一角色做起,逐步實現由學徒到設計師到主管人員的身份轉換,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完美的實現工作任務與教學任務的轉變。
對于師傅而言,其實踐能力毋庸置疑,但是教學又不等同于實踐,這就要求企業來的優秀設計師們,到學校但任教師過程中,學會駕馭課堂的能力,將自身的經驗轉化為生動的語言與行動力,做到讓學生能聽懂、看懂,會寫、會設計、會施工、會監督。
職業院校室內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的推行任重而道遠,如何實現傳統教學理念與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的整合需要政府、企業、院校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為職業院校室內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的推行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