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育民??
摘要:初中教育和教學的成效不但由學校教師的教育決定,還需要學校和學生家庭的默契緊密合作。然而目前,初中學校的班主任老師在同學生家長的合作指導教育過程中依然出現了許多問題,就需要有關教育工作者努力改善工作方式。本文將簡要探析初中班主任和家長合作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問題,并提出對應的解決措施,希望可以為有關教育工作者完善合作教育提供有利借鑒。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家長合作;問題與解決對策
初中生階段所接受的教育不止停留在學校的課堂中,也通常以家庭背景為主要的教育陣地。學校班主任教師和家長在學生教育的整體環節中都發揮著關鍵的作用,尤其對于正處在青春期的初中學生而言,更為需要家庭與班主任教師的共同教育,致力于參與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合作教育。伴隨我國新課程標準改革等教育革新對策的實行,當前已經由應試教育逐漸過渡到綜合素質的培養,這就要求家長和班主任教師需要更加注重彼此的交流互通,默契配合,構建起完整良好的教育環境與氛圍,推動初中生全面綜合發展。
一、 初中班主任同家長合作中存在的問題
學生在初中時期開始逐漸形成特定的性格和個性,初中階段也是學生思想最為復雜和情感極其多變的時期。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家長容易忽視他們自從步入中學大門以后的身心變化,其在初中階段產生的生理與心理改變均會為其學習和生活帶來重大影響。然而因為許多學生的家長忙于工作,或在平時也疏忽同孩子的交流,導致與孩子之間的隔閡愈加不易突破,在這種情形下,家長極易把過錯歸咎在學生身上,情緒焦慮但卻不知道如何才能解決。同時教師可能經常會忽視同家長有效交流這一關鍵過程,待到學生的個別方面發生了問題,才意識到應當聯系學生家長。實際上在初中整體的教育環節中,家庭與學校教育是互相幫助和彼此依賴的有機共同體,在引導學生健康發展的任務中起到難以替代的作用。
因此,初中生的教育能否取得優質效果,要依靠家長與班主任教師之間的良好交流與通力合作。而學校與家庭教育的基本目的及內容直接關系到學生教育的效率與質量,家庭和學校教育合作越默契,形成的教育合力就越強大,可以產生更加明顯的成效。因此班主任與家長需要加強密切聯系,注重學生的身心變化和健康發展,及時疏通問題和不足,有助于引導培養初中生的健全人格。針對初中班主任和學生家長雙方合作意識淡薄,沒有明確權責,缺乏直接溝通,投入合作的時間有限等問題,需要研究有效的解決對策,來改善這些現象。
二、 完善初中班主任和家長合作的有效措施
1. 積極組織召開家長會,充分發揮其價值和影響力
作為推動教師與家長之間親密溝通的合作平臺,家長會可以為家校共同探討初中生的學習和成長狀態創造良好的契機。班主任教師同家長可以參照學生的個性特點,共同商討出許多有針對性的改善策略,以推動學生學習進步與全面發展。在組織召開家長會以前,教師必須注意充分協調好學生家長的時間,確保家長會的正常出席率,同時要為學生家長明確介紹此次家長會的具體主旨,并邀請家長適時參加教育經驗交流會,收集和借鑒每位家長合理正確的建議,從而提高其參與的積極性。這樣既可以拉近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又能使家長體會到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質和勞動成果的不易。班主任能夠借此機遇,借助家長的社會關系,擴展教育的單一途徑,鼓勵學生邁出校園,多進入社會開展實踐活動,有利于加強學生彼此之間的情感溝通,促進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大家庭,體驗社會生活。
2. 緊抓家訪活動的契機,開展有效的家訪工作
班主任和學生家長進行交流互動的最佳渠道即是家訪,可以增強雙方合作的有效性。一方面,家訪任務能夠幫助班主任了解初中生的心理活動,有助于解決學生學習與生活上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家訪還能加深同學生家長間的情感交流互通。所以班主任教師應當采用恰當的家訪形式,提前預先準備好需要溝通的問題,在和家長的交流中特別需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務必保持言辭的誠懇。作為家長而言,一般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他人的肯定和贊賞,因此在家訪過程中,班主任需要首先肯定學生在校表現的積極面,贊揚其優秀的行為特質和獨特的價值,然后再向家長指出需要得到指正和改善的方面,借助家長和學生的有效交流,共同完善學生的教育任務。因為班主任自身承擔的教學任務繁重,親自家訪會增加其工作壓力,因此可以靈活選用不同的家訪模式,針對居住地較遠的學生,可以借助電話聯絡或者網絡視頻的途徑和家長加強交流,并采取多樣的交談形式。
3. 調動和營造融洽的合作氛圍,擴展家校合作的途徑方式
當前我國中學生家長的教育觀念,仍然部分停留在分數第一的傳統層面上,延續了以往教育模式的基本內容和言語邏輯,導致了初中生學習熱情不足,成績不理想甚至產生厭學情緒。而學校班主任則可能認為是由于家長的不配合所造成的。基于這種情況,班主任教師需要盡力營造出和諧融洽的家校合作氛圍,用誠懇的交流合作態度,切實有效地感化學生及其家長,為致力于家校合作配合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而共同努力。除了家訪和家長會,班主任教師還能夠選擇建立學生成長檔案、構建合作信息聯系平臺、訂閱家校教育微信公眾號以及健全家校合作評價系統等手段,擴展同家長合作的途徑和教育方式。例如可以讓家長將孩子在家庭的生活狀況借助檔案記錄的模式,填補信息資料;或者在網絡平臺上搭建專門供家長教師溝通的群,使家長自愿參與教育經驗交流活動,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通過微信群,可以展示所有學生的優秀作品,與家長共同分享欣賞。
三、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生的教育成果依賴于家庭與學校的共同一致影響,班主任與家長的有效合作可以促使初中生健康成長。因此雙方應當構建起融洽和諧的合作關系,互相信任配合,為了共同目標建立良好的教育平臺,推動學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娟.初中班主任與家長合作中的問題與解決對策研究[J].中學時代,2014,(08):25.
[2]賀志燕.初中班主任與家長合作中的問題與解決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
[3]劉群艷.初中班主任與家長合作中的問題與解決對策研究[J].亞太教育,2016,(10):30.
[4]王瑞昆.初中班主任與家長合作中的問題與解決對策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6,(08):223.
作者簡介:陳育民,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銘選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