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網絡時代,自主學習知識,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對于高校數學科目來講,主要是學習一些基本概念和運算方法,包括微積分和微方程等。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既綜合體現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主能力,同時還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標準。本文對網絡環境下如何培養高校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高校;培養;策略
一、 引言
高校數學教學的目標,既是幫助學生在鞏固已有知識點的基礎上,掌握新知識,構建新的認知體系。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發展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但縱觀當前高校數學教學現狀,還存在著很多問題。而在網絡信息時代,學生自主學習恰恰能很好地解決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夯實了基礎。網絡環境下,我們應徹底變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利用互聯網的便捷,向探索式的自主學習發展。
二、 引入網絡教學,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作為一門具有較強邏輯性的學科,高等數學枯燥而又高深,很多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都是由教師對教材進行講授,采用“填鴨式”的講課方式,學生上課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課后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不具備一定的自學分析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作為理工科中的基礎科目,高等數學的學習,對于學生邏輯運算和抽象分析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網絡教學。可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利用各種手段設置問題情境,將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出來。例如,在講解幾何形體這部分知識的時候,為了讓學生直觀的認識幾何圖像,可利用投影儀進行教學。基于學生們對網絡技術的好奇心,通過有機的結合數學知識和網絡知識,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學習線性方程組的特性時,教師可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模式,或模仿電視節目,或者建立小組討論比賽的形式,充分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既能真正學到數學知識,還能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 明確學習目標,開展自主學習
開展自主學習的前提,是首先要明確學習目標。為此,學生應改變傳統的為學而學的錯誤觀點。教師也要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主動權交給學生之外,并做好必要的輔助和引導工作,向學生傳授解題方法和學習技巧。例如,在解決某個實際的問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課本上的知識,充分利用網絡。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答案。可通過上網搜尋相關線索,或者是查閱相關資料,讓學生完成最后的突破。引導學生如何更好地解決難題,而不是直接去揭曉問題的答案。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還能進一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對于開展自主學習能力非常關鍵。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巧妙地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鼓勵他們對網絡環境充分利用,盡量排除網絡環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四、 創設有效情境,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條件
為了構建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還應構建有效的教學環境,在網絡
環境中的多媒體技術,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供了條件。有效情境為學生自主學習,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使學生產生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教師可將一種叫推箱子的小游戲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這款游戲玩起來不需要較長時間,也不是很大,但卻能極好的鍛煉學生邏輯思維。隨著增加的關數,也隨之提高了難度,對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也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每完成一關,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就前進了一步。而通過玩游戲的過程,也不斷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也更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
五、 加強網上協作學習,實現學習成果的最大化
協作學習為了實現共同的學習目標,憑借網絡,師生、學生之間以小組形式參與,通過構建一定的激勵機制,將他人的習得成果最大化,以此構建自我知識的學習過程。協作學習主張將教學內容分解為各個任務,每個成員擔當一定的角色,并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學習。在協作過程中,共同解決某一問題,完成某一個任務。借助于他人的幫助,學習者在對學習資料共享的過程中,還能使學習處于動態競爭合作中。網絡能提供給學生良好的溝通平臺和新鮮的知識。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和困惑,自己解決不了。為此,可鼓勵學生建立和其他教師以及學生之間的聯系通道。學生們彼此取長補短,因為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的差異,對事物具有不同的認知,對于問題也有著不盡相同的推論和假設,而通過有效的溝通,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實現對問題認識上的統一,能更好地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網上協作學習,能將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打破。能夠優化學生課后自主學習和課堂教學。通過溝通和互動,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而在溝通的過程中,學生也能表達自己的看法,學會理清自己的思路,并對他人優秀的品格接納和兼容。通過共同解決問題,能更全面的認識問題和所學的知識。
六、 結論
隨著信息社會的迅猛發展,將大學數學教學有機的結合網絡技術,是每個學生個人發展的需要。在網絡環境下,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提升學生自主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習者主動學習和觀察,強調學習者是認知過程的主體。但在網絡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還應具備一定批判和鑒別網絡信息的能力。高校數學傳統教學和網絡學習并不排斥,二者各有所長,各具特色,應有機的融合,并且取長補短,才能實現最大化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遲言,王東紅.多媒體網絡環境下以自主學習為目的的計算機實驗教學模式[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08).
[2] 侯婕妤.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下半月刊),2009(07).
[3] 王鑫,周維霞.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的自主學習模式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04).
[4] 張曉河.淺談在計算機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08(05).
[5] 林燕.網絡環境下教與學的實踐和探索[J].紡織教育,2008(04).
作者簡介:
常馨元,吉林省長春市,長春師范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