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申??
摘要:隨著語文課改的推進,學生的書寫、書面口語表達、閱讀理解、想象創造等基本能力培養已開始弱化,但這些能力卻是學生一生必備的,因此對于這些能力小學語文教師還應大力培養,不容懈怠。
關鍵詞:加強;語文基本能力;培養
隨著近年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教師對于傳統的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已經有所忽視。在教學中表現為側重于對閱讀、寫作的無比重視,卻忽視了小學生的書寫、口語表達、內容歸納等基本能力的重視。從而出現小學語文教學課程設置沒有寫字課,即使有也是擺設,學生寫字難看,口語表達不清楚,一篇文章看不懂,理解事物缺乏想象力,沒有創造性。至于素質教育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中被改成四不像。因此,除了繼續進行教學改革之外,還應加強學生的基本能力的培養。
一、 文字的書寫理解能力
對于文字的學習,不光是文字的含義,文字的書寫能力也是小學階段甚至中學階段的學習任務之一。漢字之所以具有神奇的魅力,一方面是其承載的文化意義,另一方面就是其書法的魅力。學生對于漢字的書寫過程,一方面是了解中國悠久的古代文化的過程,另一方面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態度過程。因為書法具有涵養人精神、心理素質的功能,書寫能力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從一年級學生開始學習漢字的時候,就要規范學生書寫,并逐漸形成他們自己良好的書寫習慣和字體樣式。對于漢字的理解能力,主要靠教師在教學時要加強對漢字所承載意義的講解和學生刻苦的識記,甚至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
例如學習二年級上冊識字一“金秋”一詞時,首先要求學生把這兩個字寫得工整,書寫時“金”字下面三橫富有變化,一橫比一橫長,橫的起筆和頓筆都有變化?!扒铩弊种胸Q和撇的長短,“禾”和“火”的距離都要恰當。這兩個字的撇和捺也各不相同,同時還要注意兩個字的結構區別,金字是上下,秋字是左右。只有注意到這些學生才能書寫得工整好看。這兩個字也展現了秋天這個季節所有的特殊色彩——金黃色,寫出了它們所附帶的文化意義——季節、顏色、豐收。只有做到這些學生才算對這兩個字做到初步認識了解。
二、 書面表達要做到文從字順、條理清楚
初高中學生的書面表達從近年的中高考的反映來看,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是有下降的趨勢。究其原因還是在其書面表達的開始階段,對于學生的基礎表達能力的培養不夠,因此小學階段應加強對這方面能力的重視。首先在低年級造句訓練的時候,要讓他們造出通順的句子,無論是短句還是長句都要意思表達清楚、有條理。其次中年級在訓練看圖寫話的時候,更應強調要把圖畫的內容描寫得完整、有序、生動。而高年級在訓練寫作時不光要把事情敘述得詳細清楚之外,還應該訓練學生把事情敘述得曲折而有條理,在自然描寫中流露出真情,讓人讀起來感覺流暢、清晰、充滿情感。只有從小學開始分步訓練,才能讓他們的書面表達滿足所處學習階段的需要。
例如二年級下冊第16課課后第四題用“已經”一詞造句,造出來的句子在時間上表明事情已成為過去或完成等,因此可造句為“當他趕到學校時,已經上課了?!彪m然簡單,但意思表達很清楚。三年級上冊習作三要求學生在所給的畫上添上幾種動物,然后給整幅畫涂上顏色,再把它寫成寫作。學生在寫作時要根據所添動物和表達需要確定寫作順序,空間、時間、邏輯三種順序合理搭配,再加上生動的描寫,文章就會寫的凸凹有致、生動傳神。五年級下冊習作三要求按照新聞報道的方法寫一次體育比賽或學習競賽,學生在寫作時要注意新聞格式開頭第一段要總寫比賽情況,正文寫比賽過程時要注意按時間先后順序和詳略相搭配。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寫一次比賽習作,在敘寫時可以采用倒敘、插敘等制造敘述的曲折,但一定要把事情介紹完整、細致、清楚。兩種習作樣式都要重視敘述的條理性。
三、 對文章的基本閱讀理解能力
學生對文章閱讀理解能力從接觸文章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但是從學生這種能力的反應來看,大多數學生還是較差的,不知道文章的大意,不會概括段意,更別說分析文章的中心主旨和對關鍵句、詞的理解了。所以這種能力的培養提高還得從小學一步一個腳印的做起,不能心浮氣躁,更不能急功近利,只有功夫下到,才能水到渠成地具有這種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開始于對字、詞、句意的理解積累,然后是段意的理解概括和重要句意的分析,最后是文章思路和中心主旨的提煉。雖然這些步驟看似簡單,而且每堂課可能都在做,但是卻缺乏對這種能力訓練的針對性和完善,有時覺得這種能力大家都有,太小兒科,不屑于有意識的訓練,這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四、 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口語表達能力是現代社會需要的能力之一,口語的表達能力不僅是一個人的思維組織能力、知識廣度的展現,也是一個人心理素質和整體人格魅力的展現。它要求口語表達不光要意思清楚、有邏輯性、策略性,而且聲音有磁性、大小頓挫有致。這樣才能夠在現代這種開放性的社會中充分彰顯自我,西方社會就非常注重這種能力的培養。我們也已開始重視,在語文課本中大量設置了口語的交際表達練習,但是在考試的這種體制下這些練習也就是擺設,最多也就是寫作中的一點活動而已。因此在課改中也應該大力落實和加強這種能力的培養。在小學階段低年級主要訓練說話,中高年級則開展多種形式的交際活動,切實訓練。
五、 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
小學生的大腦是一張白紙,接受知識快,同時也充滿想象力,好問,富有創造力。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結合文本知識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課外也要和家長配合,家校共同努力讓學生的這種能力隨年級的增長而逐漸提高,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提供源泉。這種能力的探討較多,就不再多言,但一定要重視培養。
總之,學生的這些基本能力是他們今后學習、工作、生活所必備的,無論語文課改怎么改,這些能力的培養、提高都不容許忽視、弱化,作為小學教師更應該在這些能力培養的初始階段夯實,為學生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簡介:
孔祥申,江蘇省邳州市,邳州市華山路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