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行,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語言的運用已經成為新課改的重點培養對象,所以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地運用語言,積累語言,從而培養適當的語感。從調查來看,語感也成為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本文主要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對于語感培養及語文素養做出了進一步的研究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感;語文素養
一、 前言
語文作為學習的基礎學科,對于學生的要求也就變得越來越多,也是為了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為其他學科打下基礎,除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之外,還要重視對于小學生語感的培養,從而提升他們的素養,也能養成他們學習的良好習慣,語感和語文素養是以后學習的基本能力和關鍵因素。
二、 培養小學語文語感的措施
首先對語感做一個解釋,語感是能夠在閱讀或者使用的過程中直接地感受詞句的一種能力,也是體現語文水平的一部分。如果能夠在教學中加入語感的培養,學生們各個方面的能力都會有所提升,尤其是審美鑒別能力都會得到一定的改善。
(一) 通過寫作訓練的方式培養小學生的語感
學生的寫作同樣會用到語感,寫作是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一個重要的方法,可以使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力,也有一定的想象空間,也能帶著學生認真領會文章的含義,文章的主要思想,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日記的寫作或者給定一篇優秀的文章讓同學們進行模仿寫作等方式,來鍛煉同學們的語感能力。
(二) 通過聽、說訓練的方式培養小學生的語感
說話是一種比較直接感受語感的方式,最注重的是清晰準確,如果有錯誤,可以有效地改正學生的說話方式,能夠鍛煉語言運用時的流暢感。與此同時,學生在朗讀或者聽的過程中都能夠感受語調的不一、語速的快慢以及說話時注重的節奏感,主要通過學生自己分辨自己說話時的正確與否來判斷自己的說話方式,就是自查的方式感受語感的重要性,從而培養鍛煉語感的意識。
(三) 通過閱讀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語感
閱讀是學習語文的一個基礎,在閱讀中不僅能欣賞優美的詞句,還能夠感受作家在寫作時賦予的情感,也是一種鍛煉語感的方式。在掌握了整體的寫作思路和文章的中心思想之后,就能夠清楚地通過作者的語言想象更加豐富的感覺,從反復的閱讀中體會作者的語言風格,利用感受別人的寫作方式來了解語言,從而為自己的語言表達奠定基礎。
三、 培養小學語文素養的措施
語文素養其實主要就是表現在學生們運用語言的方式上,如果能夠準確地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那么語文素養自然就會有所提升。而且學生們的素質都會在語言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對于課外書的閱讀還有利于學生們價值觀的培養,精神境界的提高,這樣還能夠提升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感受語言的魅力,對于教師來說,還能提高教學效率,進而提升學生們的語文素養。
(一) 重視語文知識的積累
小學語文的學習大多是名篇名作,文字都是優美值得欣賞的,這些優美的語句更好的利用就是讓學生們學會積累,將好的詞句都總結下來,在以后自己的寫作和運用中都能夠起到大的作用。平時對于文字的運用也要小心翼翼,大量地閱讀課外的文章,開闊自己的眼界,也能豐富生活,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
(二) 走進文章,深入解讀
文章都是作者表達自己內心真實情感的敘述,對于學生們精神價值方面的影響是最大的,所以在語文的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就是要將學生們帶入文章中去感受真正的含義。
(三) 拓展閱讀,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
拓展閱讀就是要求學生們能夠在課本之外的材料中閱讀,多多感受不同的文化底蘊,引導學生們積累好的寫作方法。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在課堂結束時要給學生們留下閱讀的作業,要和課文的內容有所聯系,這樣既能理解課文的含義,又能在課外學習更多的閱讀,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增加了學生的知識面。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時,學生可以利用多媒體來觀看圓明園的相關視頻,同過網絡查閱圓明園毀滅的過程,這樣做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也對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提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四、 總結
小學生的學習還處于啟蒙階段或者模仿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知識的積累,對于語感和語文素養的培養也是至關重要的,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夠提升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因此,語感和語文素養的培養應該引起重視。
參考文獻:
[1]鄺堅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語感的培養[J].教師,2014,(29):49.
[2]盧彥紅.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語感及語文素養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2,(33):189.
[3]史秀娣.語感——不可忽視的語文素養[J].課外閱讀(中旬),2012,(8):314.
作者簡介:
劉秀,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門源縣第二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