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向前發展,科技飛速進步對人類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學生作為科技進步的主要推動者,對其的教學方式也應該與時俱進。尤其是學生在初中的數學學習階段,老師們必須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作為教學的第一要務。如果學生能夠增強數學思維能力,那么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就能在學習中獲得更多樂趣。然而過去的教學模式卻并不注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過去的教學往往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老師們只在乎學生是否掌握了某一個知識點,而且在這過程當中常常采用“暴力教學”來約束學生。這樣使得學生的學習思維空間受到了巨大的限制,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如今的初中數學教學應該對此問題加以重視,并采取恰當的措施改進教學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思維;培養方法
如今的初中數學教學,已經不單單是教會學生固定的知識,而是要學生學會正確的數學思維方法,老師們應該將其作為教學的第一要務。老師在教學時,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將同一種方式用于所有學生。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有所不同,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也不一樣。因此,老師們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摒棄舊的觀念和方法,不斷開創新穎科學的教學方法。根據每個同學各自的情況和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唯有如此,才能達到真正的初中數學教學的目的,幫助學生為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一、 應使學生對數學思維本身的內容有明確的認識
在過去長久的教學模式中,老師們都在教導學生學會“邏輯思維”,研習數學的演繹邏輯。而實際上,這種所謂的“邏輯”正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束縛,這種既定的思維方式會讓學生只關注某一個結論,而沒有注意到產生這種結論的發生過程。另外,一般的老師都會逼著學生做大量的習題。這樣,在死板的既定模式下,學生只會機械地重復某些結論,正確的數學思維能力根本無法培養。正確的數學教學應該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樂趣,這不能僅僅限于某些固定的公式定理的掌握,更應該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把數學當成程式化的工具,只讓學生學習邏輯化的部分。還應該讓學生把數學當做藝術性的學科來看待,它也應當包括感性、推測、假象等非邏輯性的一面。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適當的探索前人不曾研究過的方法,讓學生具有自主發現的思維方式。
二、 運用多種教學工具,豐富數學課堂,吸引學生興趣
在最近幾年,有很多業內人士對新型數學教學模式進行了諸多嘗試,其中不乏一些新穎且很有借鑒意義的方式,例如在授課過程中采用PPT演示、讓學生分小組交換意見等。由于老師在課堂上采用了新奇的演示方法,有趣的課堂組織形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得到提高,他們更樂于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在快樂的情緒下,掌握知識可以更加深刻牢固。
在學習數學基本概念數集的時候,有的老師會讓學生們做一個小游戲來區分有理數、無理數、質數等概念。在開始上課之前,老師制作了很多裝有數字提示的小禮盒,分發給每個同學,讓每個同學區分自己禮盒里所裝數字的類型。并根據提示,與其他同學的數字完成站隊、排隊等任務。這樣每個同學都會參與到數字學習的游戲當中,既讓學生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也保證了所有人對這個知識點的正確掌握,效果很好。
三、 文理綜合,化數學本身的枯燥為有趣
由于數學科目與其他科目相比較為特殊,它需要研究者很強的理性思維能力,其內容也較為抽象難懂。對于尚處于初中年級的學生,這些內容相對深奧復雜。因此,有很多學生都對數學不感興趣,學習效果也不是很好。有經驗的教育工作者看到了這一問題的本質,他們認為,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學生只看到了數學復雜難懂的一面。只要在教學過程中,將感性藝術思想引入數學當中,讓數學變得不再完全是枯燥難懂的,學生就會更樂于接受,更加容易掌握相應的知識點。
函數版塊是初中數學內容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版塊。在進行函數部分學習的時候,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數形結合的思想,讓抽象的函數變成直觀的曲線圖形,這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函數的定義、連續性、增減性等。
四、 掌握分類、轉化的思想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需要運用到很多重要的思想。其中有建立函數方程的思想、數學函數與直觀圖形相結合的思想、針對不同特點分不同類別討論的思想等。分類思想在數學思想中意義重大,它廣泛地應用于多種數學公式、定理的導出和證明。例如:矩形性質定理、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三角形全等證明以及方程根的存在定理等。下面簡單介紹分類的幾種情況:(1)按知識點的定義分類。例如:在對一元二次方程求根的學習當中,可以先對方程進行分析。將其分為有根、無根兩種情況。有根又可分為有單根和兩個根的情況。具體情況再分別求解。(2)按圖形特征分類。如:三角形的全等證明,可分為有角參與和無角參與兩種情況。函數零點的求解,可將函數圖形分為部分單調遞增和單調遞減,再分別求解端點函數值判斷函數在此區間是否有零點存在。
五、 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從實際做起,摒棄舊有的“填鴨式”的方法,采用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的方式。老師在講解一個知識點的時候,應該先讓學生進行提前預習,對這個知識點有個大概的理解。接著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們自由討論交換意見,得出一個或多個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再由學生分別闡述。最后,老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當中,從而得出最終的結論。另外在練習數學習題的時候,老師可以先不給出正確的答案,讓學生自由檢驗所得出的結果。同時,在學習一些抽象概念的時候,老師應該幫助學生一起建立直觀的數學模型,引導學生從立體式、多角度的方式考慮問題,改變從前呆板無趣的授課方式。
初中,是一個學生建立正確學習觀的關鍵時期。初中數學的教學工作,必須首先擔任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維觀的重任,其次才是數學知識本身的授予。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認真分析教學情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并在不斷的授課過程中,積累經驗,與其他教育工作者積極交流,不斷開創更優質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葛凌云.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8):51.
[2]高峰.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學教學參考,2010(19):78.
[3]郭昕.淺談如何在初中幾何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3(5):59.
作者簡介:
黃國強,福建省龍海市,福建省龍海市第四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