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心理的相關研究表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擁有良好的情緒,可以有效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應試教育背景下,高中生面臨著繁重的課業壓力,他們希望借助體育活動來放松身心。但是縱觀當前的高中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為了使學生在體育考試中獲得良好的成績,常常會采取知識灌輸和動作演練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機械訓練,這種枯燥乏味的教學形式不但不能使學生獲得身心的發展,甚至會適得其反,使學生對體育鍛煉產生排斥。對此,教師可以將結合身體活動和心理活動的體育游戲引入其中,借助生動有趣的游戲來調動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關鍵詞:高中體育;體育游戲;教學運用;選擇原則;基礎教學
所謂的體育游戲主要是指在組織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有意識地以某種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來呈現教學內容,并在游戲中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借此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有價值的知識和體育技能。但是,由于體育游戲的種類繁多,不是所有的體育游戲都適用于高中體育教學,此時就需要教師遵循一定的原則選擇適當的游戲形式,將游戲融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以此實現有效教學。
一、 高中體育游戲選擇的原則
(一) 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
新課程倡導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以學生為中心,班級授課制下,教師在組織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以全體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選擇符合其實際情況的游戲形式。大部分高中生處于15—19這一年齡段,盡管其心智發展趨于成熟,但其心理發展仍處于不穩定時期,而且具有極強的好勝心理,此時教師為了維護每一個學生的尊嚴,需要根據男生和女生的實際情況和現實需要,編創一些難度較低,但極具競爭性和趣味性的游戲,以此可以使其在自身的體能范圍之內完成游戲人物,并獲得身心的發展。倘若游戲難度較大,學生經過反復操練仍無法完成任務,則會產生挫敗感,尤其是自尊心極強的男生,會對體育鍛煉產生排斥心理。
(二) 以課程需要為主的原則
體育游戲是輔助體育教學活動的重要手段,將其引入到體育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有效完成教學內容。所以,在選擇體育游戲的時候仍需要以教學需要為基礎,將符合教學內容需要的游戲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以此避免隨意、盲目的游戲浪費教學時間這一現象的出現。以籃球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置運球投籃接力活動來對學生的運球和投籃進行訓練,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 高中體育游戲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
(一) 體育游戲在基礎教學階段的應用
在傳統的高中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一般采取知識灌輸和技能反復操練的形式來對學生進行基礎教學,這種枯燥無味的教學形式難以調動起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甚至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使學生在學業壓力下對體育鍛煉喪失興趣。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將生動有趣的體育游戲引入其中,一方面為枯燥的技能訓練增添樂趣,另一方面刺激學生的各項技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工作”狀態,以飽滿的精神來應對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提高體育教學效率。良好的開端代表著成功的一半,但是在傳統的課堂導入環節,教師通常采取慢跑、定位操等形式,缺乏新意,此時倘若采取“龍尾變龍頭”的游戲活動,其效果會更好。我以小組為主要形式,在上課之初讓每一小組以縱隊形式排列站好,要求以勻速大步走、勻速慢跑、快速跑的形式來繞著操場走,每一種形式都以400米為限制,然后每一隊的最后一個學生需要從隊伍的右側以快跑的形式跑道隊首,以此類推,只要是處于隊尾的學生都要以此種形式跑到隊首,在這種快慢結合的游戲形式下,不僅可以調動起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還可以對其進行步伐訓練。
(二) 體育游戲在提升教學階段的應用
新課改倡導以學生為中心來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高中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也不例外。在基礎教學階段教師向學生傳授某一動作技能的基礎知識,并向學生演示該動作技巧之后,則需要學生主動地進行反復練習,以熟練掌握。倘若教師只是一味地以反復模仿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鍛煉,在枯燥的氛圍中學生難以堅持鍛煉,加之,一些簡單的動作技巧學生一學就會,但是教師仍堅持讓學生反復練習,只會浪費課堂時間,此時需要教師在學生基本掌握了鍛煉技能的基礎上,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編創一些極具挑戰性的游戲活動,以此豐富體育技能鍛煉形式,使學生在愉快中扎實地掌握動作要領。以羽毛球教學為例,為了鍛煉學生的身體平衡性和控制配合能力,我會組織“頭頂羽毛球行走”的游戲:我會給每一個學生分發一個羽毛球,將學生以縱隊形式進行排列,要求學生頭頂羽毛球(羽毛球需要頭朝上,尾朝下,以此保證穩定性),然后學生需要頭頂著羽毛球在音樂的伴隨下進行行走,為了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我會隨時更換音樂的旋律,在和緩的音樂中學生慢慢行走,在激蕩的音樂中學生快速行走,但是在行走的過程中需要與前方同學保持安全距離,避免出現踩踏事件。當學生頭上的羽毛球掉下來的時候,該學生則被淘汰,在時間限制內保持羽毛球穩定的學生即為獲勝者,對其給予相應的獎勵。
(三) 體育游戲在訓練綜合能力階段的應用
綜合能力訓練主要是指對本節課學生所掌握的所有技能進行訓練,使其在游戲中對本節課所學到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并鞏固所知。仍以羽毛球教學為例,因為某一節課是專門為訓練學生的加速能力而開設的,在其綜合能力訓練階段我會組織“羽毛球追逐加速跑”這一游戲:我以小組為形式對學生進行劃分,并從每一組中選取一名學生作為擲球員,擲球員需要將手中的羽毛球奮力向上拋起,然后大喊“跑”,以縱隊形式排列的處于隊首的那一個學生需要奮力向前跑,并在羽毛球落地之前將其接起,小組成員依次輪流完成該游戲。哪一組用時最少完成此項任務,則為獲勝方。如此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加速跑能力,還可以訓練其反應能力。
總之,在高中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實際、體育學習興趣以及教學需要等選擇適宜的體育游戲,并將其充分地運用到基礎教學、提升教學以及綜合能力階段來豐富體育教學活動,并激發學生的體育參與積極性,使其在游戲參與中培養體育鍛煉技能,并獲得身心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聶選臣.體育游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10).
作者簡介:
李建薌,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