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數學教育的意義非凡,是孩子們第一次正式的接觸數學,因此它還承擔著相當重的責任。孩子們面對抽象概念,如何才能發現學習數學的樂趣,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方法之一就是使用激勵策略。本文深刻探討了激勵策略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如何有效地運用,既能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水平,又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激勵策略
一、 前言
人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影子,小孩子也不例外。從出生就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數學現象,并對這些現象并不陌生。但是,要想把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用抽象的概念來總結,然后讓小孩子理解也不是件易事。小學數學教育就是扮演著這樣的角色,把抽象的概念教給小學生理解。對于小學生來說,個體的學習能力不同,在集體教學的環境下,如果落后于學習能力強的同學,內心會產生自卑感和緊張感,不利于良好的學習。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入激勵策略,運用多種策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讓課堂變得生動又有趣,達到教學目的。
二、 激勵策略實施中的要領
1. 激勵的語言要自然、親切
小學生的心情受外界影響很大,老師的任何一句話都會波動學生的心境。當學生正確回答問題后,老師一定要給予鼓勵,運用親切的口語化語言,讓學生內心得知得到了肯定。對待學生們要一視同仁,對所有回答正確的學生都要給予鼓勵,不能漏掉學生,否則會造成學生心理落差,甚至在心里思考為什么唯獨沒有鼓勵自己,在課堂上來較差,降低了學習效率。老師的語言一定要自然,是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語句,比如:“你和老師想到一塊去了”。激勵性的語言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展現更多的求知欲望。激勵的語言不能太過夸張,讓學生感到不真實,比如:“你可真是研究數學的天才”,諸如此類。
2. 激勵性語言要有差異、體現個性化
在課堂進行過程中,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表揚。老師表揚學生的形式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語言激勵,還有適當的肢體接觸。一個班集體里有男生、女生,性格各異,所以老師表揚同學的語言形式,不能太單一,要形成差異。對待男生可以使用語言與肢體結合的方式,比如,口頭表揚時可以拍拍學生的肩膀,傳達一種再接再厲的情感,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待女生適合用一些婉轉的語言,首先是鼓舞,讓學生的回答得到肯定,然后提出疑問,將學生的思路推向發展的方向。對待不同的學生要使用不同的語言,可以結合課堂外老師對學生的了解,抓住各自的特點,融合課堂上的表揚,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真的對自己有了肯定,畢竟與其他同學的表揚不同,有利于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三、 激勵性語言的使用環境
1. 在學生靈光閃現時
李白曾說過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話適用每一個小學生。他們的靈光火花不一定在某一刻突然迸發出來,又與眾不同。但是小學生的體會能力又有限,在智慧的火花閃現時,可能大多數學生自己都不知道。而老師作為課堂的指引者,要善于捕捉學生們智慧的火花,在正恰當的時候給予發現和鼓勵。老師作為過來人也可以對學生新出現的思路進行指導,對不成熟的思路做出正確的取舍和進行鞭策,讓學生突破思維的局限性,發揚學生的優點。
2. 在學生質疑時
學習就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的過程,學習數學同樣是這樣。在課堂上老師傳授給學生知識,學生在接受的時候總會有不理解的地方,這時候學生就會產生許多疑問。老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氣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然后交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老師的鼓勵在這個時候就顯得尤為重要,能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安全感,為學生后來不斷質疑提供強大動力,不會對自己的想法質疑。這個過程就培養了學生勤于思考,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
3. 在學生有困難時
在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習慣還沒有養成,學習新內容比較吃力,特別是學習數學這樣的理科,難度還是十分大的。因為對新內容充滿的是陌生,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需要緊緊跟隨老師的步伐。但小學生的集中力不強,在課堂上很容易開小差。而數學又是邏輯性十分強的學科,一步沒跟上就會馬上陷入困境。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遇到困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這是就需要老師發揮激勵和引導的作用,包容小學生愛走神,然后給予鼓勵和支持。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如果一位老師能做到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走出困境,也是十分有意義的事。遇到理解力差的學生更要有耐心,正好抓住這個契機,幫助學生度過困難,同時還能培養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優良形象,讓學生養成努力解決問題的習慣。
四、 使用激勵策略時要注意的問題
老師是校園里與學生相處最多的人,對學生的成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師在校園生活中不僅要做好首要的教學任務,還要關心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全面呵護學生的發展。在課堂上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針對學生學習情況上的差異,要尊重差異,發展共性,不能一刀砍斷,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學生還不具備導學自主的能力,但是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討論中學習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的想象力豐富,思維也比較活躍,所以課堂氣氛也不會沉悶,老師就要保持這種良好的現狀,讓孩子們喜歡上課,想要上課。這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就有利于促進老師的教學任務完成。
五、 結語
教育的真諦不僅在于傳道授業解惑,還有激勵、鼓舞學生今后更好的發展,培養他們強大的自信心和對世界探索的能力。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小學教育中需要老師不斷實施激勵策略,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劉紅云.小學教育中激勵性語言的運用[J].現代教育,2015(12).
[2]胡海波.淺談小學教育中激勵法的運用[J].湖南兒童教育出版社,2013(9).
[3]崔夏鋒.激勵、喚醒和鼓舞策略在小學教育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報,2014(10).
作者簡介:王緒芳,山東省臨沂市,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石門鎮前莊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