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得到了深入與廣泛的應用。游戲化教學模式適合小學階段的學生,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等。教師應對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深入探討,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小學生在數學課程的學習中要培養的能力更加豐富,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革新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游戲化教學模式與小學數學教學相結合,充分發揮游戲的優勢,符合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能夠做到寓教于樂,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之中,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一、 游戲化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條件
(一) 硬件設施
游戲化教學要將游戲融入教學,將教育寓于游戲。傳統教學模式不具備這種特點,推廣游戲化教學首先要革新硬件設施。學校要做好相應的計算機硬件、軟件與網絡準備。硬件設施配置完善,是數學課程進行游戲化教學的基礎,讓游戲化教學具備可行性。
(二) 課堂結構須進行革新
實施游戲化教學要革新課堂教學方式,注重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個性特點,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與動手實踐能力,有意識地在教學中融入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到自身課堂主體的地位。
(三) 師生均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
游戲化教學能夠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推行,得益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信息技術在人們生活中的影響越來越大,當前大部分學生與教師都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能夠操作計算機,利用互聯網尋找學習資料。學生作為數學課堂學習的主體,應該與教師共同運用信息素養推動游戲化教學的運用。
二、 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 利用游戲導入課堂教學內容
在開始授課之前,教師對之前的內容進行復習,并進行本堂課程內容的導入,幫助學生串聯前后內容,有利于本次課堂學習。教師可以借助簡單的游戲導入課堂內容,啟發學生心智,帶動學生參與熱情,幫助學生盡快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
例如在學習“角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在多媒體課件上展示不同尺寸的物體中出現的類似角度的角,如圖紙上的零部件上的45°銳角、地圖上俯視兩條路的45°夾角、宇宙中兩顆星體的軌道夾角等,教師讓學生們上講臺,用量角器量一下各種情況下的角度,無論微觀與宏觀,角度都是一樣的,角度不會因為范圍更廣而變大。教師引入課堂內容,讓學生從感性認識角的特性上升到理性認識,幫助學生迅速進入知識學習。
(二) 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游戲
傳統教學模式較為枯燥,教師生硬灌輸,學生被動學習,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知識。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入各種游戲,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內容,避免出現厭學情緒。游戲的應用能夠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促進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學習“分類與整理”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準備有趣的教具,帶領孩子們做游戲。教師準備大量的不同顏色,不同長度的算籌,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觀察進行算籌分類,孩子們會根據觀察到的不同特性進行算籌分類,教師再讓學生將算籌放進有分割空間的盒子進行整理,讓學生們練習算籌收納。算籌歸納整理過程給學生帶來很多樂趣,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動手實踐能力。
(三) 利用游戲方式檢查學習效果
完成課堂授課之后,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方式來檢查學生是否掌握了課堂教學內容。教師通過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觀察,了解學生對課堂知識掌握的程度。課后練習也可以將課程內容融入游戲當中,讓學生喜歡做作業。
例如在學習“年、月、日”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要求學生回家后將全家人的生日搜集得到,制作一個時間軸,展示所有家庭成員的生日先后順序,以及相差多久,在日歷上標出。時間軸上不僅要標識生日,還要標識年齡差距。這樣的家庭作業交上來,教師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一目了然。
三、 游戲化教學應注意的事項
首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游戲來進行教學與鞏固,比傳統教學方式效果更明顯。教師應該以學生為本,立足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能力,用游戲給學生設計更多的動手實踐機會,讓孩子們的游戲天性發揮出來,做到寓教于樂。
其次,采用游戲化教學方式,教師要根據課堂內容進行游戲環節的安排,不能脫離課堂教學內容為了游戲而游戲,為了有趣玩耍而游戲。一切課堂環節都是為教學相關內容服務。
最后,游戲設置要適度、適時、適當。引入游戲化教學過程中,要保證游戲能夠幫助教學實現效果。教師在備課時做好游戲運用的準備,在恰當的時候引入游戲,抓住游戲時機推動教學。游戲不能過多,避免在課堂上喧賓奪主。
四、 結語
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學效果。教師在運用游戲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要采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合理運用,發揮游戲化教學的重要與豐富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牧寧.小學數學工作中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6:191.
[2]張麗麗.淺談學生能力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的體現[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128.
作者簡介:
于秀君,教師,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第六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