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階段的學生即將面臨高考,課業任務很繁重,心理壓力自然而然會很大。而高中的學生學習時間很緊迫,所以參加體育課,可以幫助學生釋放壓力,緩解緊張的高中生活,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下面,本文就高中體育教學展開敘述,具體講解相關體育訓練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階段;心理壓力;高中體育;體育訓練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地對學生進行訓練,學生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可以促進學生的素質提升。相對來說,高中學生的學習時間很緊迫,高強度的學習生活導致學生學習壓力很大,卻又無處釋放。
一、 高中體育教學中的訓練價值
當今時代對于學生的要求是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這就需要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不能僅僅將著重點放在學習理論知識上,更應該充分重視起對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而體育運動相對來說,不僅僅可以加強對學生體質的增強,更可以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 高中體育訓練中的現狀分析
由于當前應試教育肆虐成風,導致高中體育訓練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 重視程度遠遠不夠
由于即將面臨高考,教師以及學校方面對于學生的體育課程并沒有引起多大的重視,體育教師也往往會讓步于其他課程,這樣就導致學生忽略了對自身身體素質的加強。
(二) 器材設備不健全
學校對于體育課的整體建設,僅僅停留在口頭方面,很多學校的器材設備并不完善,甚至存在缺失情況。學生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缺少專業器材的輔助,導致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同時訓練的質量也得不到保證。
三、 高中體育教學中訓練策略
運動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強身健體,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以更好的精神狀態進行學習。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加強體育運動訓練的意識宣傳
體育運動訓練畢竟是需要自主完成的,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自發性地愿意投入到體育運動訓練中。為了保證高中階段的體育運動訓練的順利進行,就需要首先從意識上加強對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意識宣傳。對于學生來說,需要幫助他們意識到體育訓練的必要性,意識到自身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只有學生真正地意識到體育訓練的重要性以及價值,學生們才能夠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之余真正充滿熱情地參與到體育訓練中。對于教師來說,需要加強宣傳幫助教師意識到體育訓練課程的必要性,要引導教師端正教學觀念,不能僅僅將所有的著重點放在文化知識的灌輸上,更要將學生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培養充分重視起來,要讓教師真正感受到體育課的不可替代性,即使是處于緊張的高中生活,體育課也選選不能夠被其他課程所代替。
(二) 完善相關訓練器材
教師在開展體育運動訓練之前,一定要完善相關的訓練器材,一般來說,體育運動訓練分為課堂上和課堂外的訓練。
在課堂上的訓練相對來說較為容易操作,器材也比較容易準備,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輔助工具完成各項體育訓練,發現存在錯誤之處教師及時進行糾正,幫助學生達到最好狀態,從而發揮出體育訓練的最大效用。
在課堂外的運動訓練相對來說規模較大,學生們可能絕大多數時間需要自己去解決某些問題,在這種訓練模式下,學生們需要帶上相對精準的器材,像指南針、對講機等等,這種規模較大的訓練需要更加充足的器材準備。
(三) 增加學生體育訓練的理論知識儲備
教師在開展體育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可以先給學生講解一些相關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對于體育運動訓練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相關體育訓練的延伸內容,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提高學生在體育訓練過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些相關的定向訓練的具體策略,豐富學生的體育知識,還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飲食方面的衛生情況,以及從健康的角度給學生講解平時的飲食。另外,野外生存、安全保障以及相關的應急措施內容都是相當有價值的。
通過相關理論知識的講解,幫助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的價值,引導學生構建起生活與體育訓練之間的關系。
(四) 體育訓練中穿插相應的趣味性活動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人生中比較重要的轉折點,所以對于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可能不高,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體育訓練的過程中,適當開展趣味性的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體育訓練,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
總結來說,當今時代的學生由于受到學習的限制,心理壓力也很大,加上高中階段的學生課業任務十分繁重,時間也很緊迫,高考對于學生來說又是相對比較重要的選擇。所以學生自然而然會將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忽略了對自身體育素質的鍛煉。所以,作為高中的體育教師,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研究中,從而幫助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白釗洵.高中體育定向運動訓練教學對策[J].學術期刊《華章》,2017(1).
[2] 王肖肖.高中體育教學方式創新[J].學術期刊《吉林畫報(教育百家B)》,2017(5).
[3] 白富強.制約高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分析[J].學術期刊《中學教育》,2014(1).
[4] 周奎.高中體育教學中游戲的運用[J].學術期刊《中學教育》,2017,6.
作者簡介:張勛輝,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寧夏靈武英才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