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玲+錢丹


[摘要] 目的 分析急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整體護理干預方法及探討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該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56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兩組,對照組在治療基礎上給與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整體護理干預方法。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和護理滿意程度。結果 30 d后,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也明顯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治療中應用整體護理干預,可提高服務質量,對患者的治療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是較為理想的護理方式,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 急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治療;整體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8(b)-0125-02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飲食習慣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發病率也逐漸增高,糖尿病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對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且糖尿病中發病率最高的是酮癥酸中毒,具有危險度高、發病急的特點,發病原因多種多樣,有較高的死亡率[1]。該院選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5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為降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危害,針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采取了整體護理干預的方法,臨床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56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兩組,對照組在治療基礎上給與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整體護理干預方法。其中觀察組28例患者,包括男16例,女12例,患者年齡區間33~71歲,平均年齡(54.74±3.36)歲;對照組28例,包括男15例,女12例,患者年齡區間32~72歲,平均年齡(55.23±3.24)。兩組患者年齡區間、性別組成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在治療基礎上,對照組給予常規的護理方式。觀察組采用整體護理干預的方式,具體如下。①為患者安排合適的病房,病房保持通風,定時清潔,使整體環境看起來干凈整潔,利于患者在進入病房時心情放松,對治療起到幫助作用。②為患者建立兩條靜脈通道,給予吸氧,情況嚴重可用呼吸機,根據患者具體青情況,如是否出現腎功能衰竭、年齡等因素,進行電解質的補充,調節電解質的補充速度,糾正患者體內電解質,避免體液失調,對患者的臨床體征和病情變化密切的關注并記錄,預防并發癥的出現,在滴注胰島素時密切觀察患者的血糖水平,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調節胰島素的滴注速度,胰島素滴注過快會影響到患者的血糖水平,導致急性腦水腫,在滴注時避免應盡量避免患者出現血糖過低的現象,在臨床治療中密切監測患者五次指尖血糖,根據血糖水平調整胰島素用量,使血糖控制平穩,在患者沒有因為滴注胰島素出現低血糖的情況下,血糖越接近正常越好,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容易出現并發癥,如腦水腫、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等嚴重疾病,應做好相關準備,預防并發癥出現和感染的發生[2]。③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使用親和平易的態度和患者交流,多使用敬語,使患者盡快地適應醫院的環境,并感受到尊重和關懷,利于消除和患者的陌生感,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對患者的不穩定情緒進行安撫,使患者保持相對穩定的情緒,對患者的心態進行評估,正確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動,對患者出現的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進行排解,加強和患者的溝通,利用良好的溝通基礎,了解患者飲食的具體情況和不良習慣,讓患者意識到飲食不合理和習慣不良的壞處,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出現情緒波動,應及時讓患者放松下來,并教會患者自我調節的方式,多患者多加鼓勵,使患者心態陽光樂觀,積極配合治療,樹立起對抗疾病的信心[3]。④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對患者進行疾病的詳解,并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讓患者嚴格遵醫囑用藥,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鍛煉,有氧運動最佳,不宜進行強度過大的鍛煉。⑤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和具體身高、體重,計算患者所需的熱量,為患者安排合理科學的飲食計劃,糾正患者的不良飲食習慣,并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將糖尿病的注意事項和患者普及,多準備新鮮的水果,食物以清淡富含營養為主,待患者病情好轉,改進護理方案,調節飲食計劃,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應謹記不食用油膩生冷的食物,為控制血糖水平,應食用血糖水平低的食物。⑥應注意為患者保暖,預防患者出現感冒等疾病,對患者的身體狀況定期觀察,患者體質虛弱應多為患者做保暖措施,加強基礎護理措施。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進行對比,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其中顯效為患者基本體征都已經恢復到正常狀態,臨床癥狀大致消失,沒有出現其他并發癥;有效為患者基本體征明顯恢復,臨床癥狀得到了明顯改善,無并發癥;無效為患者基本體征沒有恢復,臨床癥狀沒有緩解,出現并發癥或病情有加重的趨勢。對兩組的護理滿意程度進行統計,采用百分制調查問券的形式,80~100分為非常滿意,60~80分為基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
1.4 統計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 19.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比較,以[n(%)]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x±s)表示,若(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對比
30 d后,將兩組患者治療結果進行對比,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程度對比
30 d后,將兩組患者治療結果進行對比,觀察組護理滿意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多發于I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疾病,主要病因是患者血糖水平高,體內缺乏胰島素,所以在臨床治療中多滴注胰島素,在護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關注患者血糖水平,通過整體護理干預為患者預防低血糖的出現,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使患者可以健康的恢復,長久生存[4-6]。該次研究采用了整體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總有效率、護理滿意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整體護理措施可提高服務質量,對患者的治療起到了積極作用。整體護理干預措施使患者的治療效果得到了提高,是一種新興的護理方式,護理人員通過加強對患者的關懷,落實以患者為核心的服務思想,將患者的環境進行優化,幫助患者平穩情緒,減少影響患者康復的因素,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和鍛煉計劃,減少患者情緒的波動,更好的滿足了患者的生理需求和生理需求,使患者盡快的康復,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減輕了患者和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經濟適用性較好,使醫院的服務水平得到了強化,明顯提升了醫院的護理質量,使為醫院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值得廣泛推廣和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冬梅,趙春瑛,張明月,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急診護理對策探討[J].醫學美學美容旬刊,2015,24(6):369-370.
[2] 金海燕,寧延霞,張慶榮.整體護理對急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1):162-163.
[3] 趙輝.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整體護理干預方法及臨床效果觀察[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6,27(3):134-135.
[4] 侯宏然.對糖尿病合并胰腺炎患者實施連續性血糖監測和整體性護理的臨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3):144-145.
[5] 王珊,吳華妹,黃珍影.綜合護理在急診科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中的運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9):126.
[6] 韓英,易夢秋,辛艷民.急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急診急救對策[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9):5745-5746.endprint